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雅菲 《国际交流》2007,(2):11-13
去年是中国与非洲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半个世纪来,中国与非洲政治关系密切,高层互访不断,人员往来频繁,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其他领域的合作富有成效,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协调日益加强。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非洲国家也给予中国诸多有力的支持。去年底中非合作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被称为是中非外交史上规模最大、级别最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与非洲国家关系的快速发展使西方国家尤其是法国感受到威胁.非洲是法国在海外传统影响最深、经营时间最长、经济利益最集中的地区,较之其他西方国家,法国与法语非洲国家的关系由来已久,其影响亦根深蒂固,对中国在非洲的活动更为敏感.中国与非洲国家关系的发展也必然会与法国产生利益冲突和竞争,谨慎处理与法国在非洲的分歧将使中国、法国和非洲三方受益,同时也可为中国参与国际多边合作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年来中非政治和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国际媒体、西方政界和学术界有关中非关系的报道和讨论急剧升温,有关中国在非洲搞所谓“新殖民主义”的恶意歪曲也在泛滥。事实上,旨在互利共赢的中非能源合作与西方掠夺式的开采有着本质不同,中国参与非洲油气资源的开发有助于非洲产油国实现石油投资和开采技术的多元化,以及非洲国家在石油工业决策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建立在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与合作基础之上的中非经贸关系在促进非洲国家经济发展,提高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对非援助和贷款则帮助非洲国家建立了许多基础设施项目,并以其灵活和高效解决了许多非洲国家发展经济的燃眉之急。  相似文献   

4.
西方大国角逐非洲石油的战略及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桂梅 《亚非纵横》2005,(2):64-69,80
非洲石油开发前景可观,引起西方大国高度关注。西方大国对非洲石油资源的角逐,给非洲国家的政治、经济带来双重的影响:既有提升非洲国际地位、推动经济总量增长的积极一面;又有诱发政治西倾,助长腐败、加剧动荡,阻碍经济多样化、排斥南南合作的消极一面。当前,中国与非洲国家的石油合作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激烈竞争,中国企业自身也存在各自为战,缺乏统筹规划的致命弱点。中国政府应尽快成立国家级能源机构,设立海外石油勘探、开发基金,支持企业拓展非洲市场。  相似文献   

5.
中国三代领导人与中非关系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与包括非洲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独立自主外交路线的基本立足点和重要依托。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是发展中国家最重要的群体。50多年来,中国三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关系。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从新中国建立至1979年的30年里,为中非关系的发展确定了基本原则,并与非洲国家老一代领导人共同努力,建立了中非国家与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相似文献   

6.
对西方抹黑中国、离间中非关系、并在部分非洲国家引起共鸣的新殖民主义论等谬论最有力的回击,莫过于向世人、尤其是非洲人民展示中国企业在非洲所创造的一个又一个辉煌。中国企业在非洲所遭遇的人身与财产安全问题,它们同当地政府、社会和民众间的各种矛盾与纠纷,也应引起中国政府和学界高度重视。非洲国与国之间有共性,但差异性更多、更大,中国投资非洲企业应洞悉具体投资对象国各方面的情况,立足投资对象国自身的发展状况与需求启动投资项目。鼓励和支持更多有实力的中国企业投资非洲,帮助非洲国家和人民脱贫致富,也可能是解决中国与众多非洲国家贸易不平衡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减缓非洲债务是当前国际关系中的重要问题.在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上,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减免非洲债务的举措.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是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对非洲减债问题上的根本差异所在.作为国际减债的新模式,中国对非洲国家实施的减债举措,有利于推动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改善其融资环境,深化中非经济合作,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减免非洲对华债务,符合中国和非洲人民的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8.
友谊与利益:中非关系的独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中非关系在最近十年的发展,如何为中非关系定性的话题也随之而来有的称中国为“新殖民主义者”,而有的称中国为非洲的帮助者。对中国的指责主要来自西方国家(主要是美、英、法三国)的政治势力和新闻媒体,而在非洲人的积极支持下,中国人也做出有力的辩驳。本文认为,在涉及非洲发展和非洲尊严的重大问题上,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与非洲建立联系的特点表明中国是对非洲更为有利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区域化发展是中国与非洲葡语国家经济合作的外部动力,谋求自身发展则是内部动力.对中国与非洲葡语国家经济资源结构互补性的探究表明,双方的比较优势资源和比较弱势资源可以实现交叉互补.非洲葡语国家的自然资源符合中国市场需求,也有利于非洲国家自身的发展.中非合作论坛和中国-葡语国家论坛的双架构机制是双方合作的现实选择,但如何使双方的经济互补潜力真正变为现实,尚需增进沟通,进行更多的战略思考.中国与非洲葡语国家合作的互补性及其潜力决定了这种合作的前景是互利双赢.  相似文献   

10.
中非发展合作:关于非洲新受援单位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在与非洲国家陆续建立外交关系后,不断向非洲国家提供多领域的援助,且在1964年宣布了对非洲国家的援助政策.虽然中国对非洲援助历来以非洲整体为受援单位,但是在实施援助政策中依然以双边关系为援助落实方式.其实,非洲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已经意识到,非洲次地区的发展是整个非洲发展的重要步骤,所以建立起不同的次地区组织,并且努力完善其功能.故此,中国在以非洲各国为受援单位的基础上,更应该考虑以非洲次地区组织为新的受援单位.  相似文献   

11.
非洲经济国际研讨会纪要今年9月,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举办了一次非洲经济问题的国际讨论会,20多名中国、美国和非洲国家的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会议。与会者提供了书面论文,还在会上热烈发言,相互探讨。现按主要问题整理如下,以飨读者。一、非洲国家独立以来经...  相似文献   

12.
自1956年中非开启外交关系以来,现代中非合作就已经开始,当时中非合作的重点是政治领域,中国支持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非洲国家支持中国的统一大业。从1978到1999年,中国与非洲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非合作由此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  相似文献   

13.
美国出于“遏制中国”的需要在联合国人权会上向中国发动人权攻势,但连续遭到失败。非洲国家是支持中国的中坚力量,没有非洲的大力支持,中国难以取得连挫反华提案的胜利。非洲在人权会上坚定支持中国体现了中非友谊的牢固。从人权会上的斗争可以看出,中国要在国际上维护自己的利益,必须田结非洲这一支重要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张永蓬 《亚非纵横》2014,(6):103-113
中非关系的发展在政治、经济上提升了非洲的能力和地位,同时也在不同程度和意义上刺激和带动了西方国家和其他地区国家重视和发展对非关系。从基本层面看,中非关系对非洲国际地位的提升有三个直接原因:一是作为发展速度最快的新兴经济体、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国对非洲国家诉求和利益的一贯重视及双方间的互动;二是中国因素刺激大国在非洲竞争,在客观上提升了非洲地位;三是西方对中非关系的无端苛责客观上形成某种“炒作效应”,反而提升了中国与非洲的国际影响力。中非互为推动,从而实现了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5.
戴严 《亚非纵横》2010,(5):21-26
爆发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给非洲国家造成全方位的冲击。西方国家从非洲进口、对非洲投资、贷款、援助及赴非游客减少,原材料价格下降,从而使非洲国家经济增长受到全方位的冲击。非洲国家政府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千方百计化解危机。中国政府多次表示不会减少对非洲的援助,中方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继续增加对非援助,减免非洲国家的债务,扩大对非贸易和投资,加强中非务实合作。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非洲殖民地纷纷取得国家独立并加入联合国,在联大中国代表权表决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了谋取非洲国家在联合国席位问题上的支持,"台湾当局"在美国的支持下对非洲展开了农技"外交".这些农技援助对当时的非洲国家曾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和扶助作用,"台湾当局"也收到了一些政治效应.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中国对非洲影响力的增强,以及美国调整内政、外交政策,大多数非洲国家审时度势,在联合国中国代表权的投票取向上,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常任理事会的合法席位,"台湾当局"对非洲的农技"外交"最终走向失败.  相似文献   

17.
非洲国际地位上升及其面临的困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舍骄 《亚非纵横》2009,(2):42-46,52
2008年上半年非洲整体形势比较乐观,下半年开始,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终于波及非洲的经济,非洲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容忽视。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促使其他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对非洲倍加重视。中国愿同非洲国家一道,从六个方面做出努力,促进中非关系发展。  相似文献   

18.
面向21世纪的中国与非洲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21世纪的中国与非洲关系黄昭宇冷战结束后,中国与非洲的友好关系愈益发展,中非人民之间的友谊更加巩固。继双方领导人的一系列互访之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于今年5月8~22日访问了埃及、埃塞俄比亚、肯尼亚、马里、纳米比亚和津巴布韦等非洲6国,进一步将中...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在非洲直接投资的总体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非洲国家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成绩斐然,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投资热土,中国成为对非洲投资的生力军.大多数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取得了双赢效果,不仅缓解了国内资源短缺问题,带动机电设备的出口,而且提升了非洲国家的生产技术水平,在增加税收和扩大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在非洲投资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为此,中国政府和企业采取旨在提高治理能力的应对措施,使中国对非洲投资朝着健康、持续的方向发展.始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加大了中国对非洲投资的风险,但也孕育着机遇,中国政府和企业应立足于长远投资战略,加大对非洲的投资力度.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高度重视发展同非盟关系,非盟领导权威得到非洲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这是非盟机制建设日趋完善及其在促进非洲和平与安全、推进非洲一体化方面取得重要成就的表现。随着非盟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非盟关系也朝制度化、机制化方向发展,但非盟自身问题及中国-非盟密切互动中产生的矛盾与分歧也对双方关系的深入发展构成挑战。在高度认知非盟对实现中国对非洲政策与战略目标重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中国-非盟战略对话机制建设,有助于把中国与单个非洲国家的双边关系整合发展成更具战略意义的中非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