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即将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通过对中日两国奢侈品消费的心理文化特征差异性研究,解读影响中日两国奢侈品消费行为的心理文化因素,为中国奢侈消费文化的发展提供可借鉴价值的内容,那就是必须扭转对奢侈品的过度追求及畸形消费。只有将中国人的消费文化引导为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方式时,才会在意识上真正关注消费行为的积极性。这也是一个关系到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消费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2.
十九世纪中下叶,美国华工对开发美国西部和修建横贯美国东西部大铁路作出了卓越贡献,在美华人和美国其他各族人民共同造就了今日高度发达的美国经济和社会文明。但在美国历史上,华人遭到了不平等对待,深受歧视与排斥。从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排华法案》到1904年美国政府要求续订《北京条约》,许多排华运动大都是由美国政府主导的。这不能不引起海内外中国人的愤怒与反抗。就在美国政府向清政府提出再次续订《北京条约》时,海内外中国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美华工禁约运动,不但共同抵制美货,还通过文字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本文着重介绍美国华人的历史贡献和悲惨遭遇,以及反美华工禁约文学的产生与影响。  相似文献   

3.
核文学是20世纪70年代原爆文学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衍变出来的原爆文学的新形态。考察井上光晴的核文学创作历程,可以看出从对于"人"的命运的思考,到日本社会的心理悲剧分析;从广岛、长崎的个案,到核能的存在所引发的人类社会的精神危机,建构起井上光晴核文学的核心。可以认为,这也是战后日本原爆文学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4.
《寻羊冒险记》是村上春树青春三部曲的压轴之作,为作家带来了不可动摇的文坛地位。《且听风吟》和《1973年的弹子球》先后奠定了村上小说文本的语言风格,这部作品则在语言的叙事性与作品的故事性有机结合的领域,显示了作家的艺术开拓与创造精神。“羊”所体现的象征意义尤为读者和批评界所称道。  相似文献   

5.
90年代中国一些作家创作所暴露出的时代性的阙如令人吃惊,体现在作品的主导意象上,是把对现实的批判和抵抗建筑在回归自然和传统儒文化价值上。但是从人类文明的历史性进程角度分析,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文化价值不可能成为构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文明的思想智力资源,返回田野更是绝无前途的倒退。当代作家应深刻把握转型期中国社会和生活的本质,汲取超越于农业文明之上的先进的思想文化资源,致力于创造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面向21世纪的中国当代文学  相似文献   

6.
村上春树的创作深受西方文学的影响 ,尤其是美国现代著名小说家弗朗西斯·司哥特·菲茨杰拉德的影响。在象征艺术手法的运用方面 ,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表现出了许多与菲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作品相似甚至相同之处。但村上春树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借鉴和模仿上 ,而是充分发扬了日本文学的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7.
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父与子》是最早进入中国读者视野的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之一。学术界对该作品的研究已逾百年:从20世纪初的初步探索和二三十年代的进一步研究,到世纪中期的停滞,再到八十年代的全面繁荣,最后到新世纪的趋于稳定。受历史、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每个阶段的研究都带有较鲜明的民族性,同时又体现了对外国文艺理论,尤其是对俄罗斯文学批评主张的接受。通过梳理《父与子》在中国的接受史,可明确各时期影响小说接受的因素,对小说主人公形象的矛盾性进行再审视,并指出未来有待继续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还远不是一个富裕的国家,当相当一部分入还在温饱甚至贫困线上挣扎的时暌,先富起来的人已经追求起了奢侈品,许多发达国家的人都惊异于中国人在消费上的大方,当然,消费奢侈品的人中不乏对品牌文化的追求者,但是,虚荣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澳华文学有如澳大利亚这块土地一样:年轻而富有活力,多元而颇为神秘。就我的视点而言,最引人注目且具冲击力的当推中国留学生、新移民的作品。华文评论家肖虹曾说,华人新移民作者到这不同文不同种的国度,与语言环境拼搏之际,在本身观念受到极大冲击之际,在自我与他者的文化相互矛盾之际,在目睹本国人与异国人的各种人情变幻之际,她们有所感触、欲罢不能的结晶。她认为,这些作者创作态度认真,不为名和利。大多有入微的观察力,敏锐的触觉,及其感性的风格,不逊于世界华文文学重镇美国的华文文学。华人移民澳洲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  相似文献   

10.
1857年前印度就有了27所高等学院,但是,真正的综合性大学却是在1857年才建立的,当时,殖民政府分别在孟买、加尔各答和马德拉斯建立了三所大学。到1947年,印度的大学才发展到了16所,各种高等学院才增为696所,同期,入学人数仅从7,000人增加到10万人。①独立以来,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印度的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等学校入学人数及其占20—24岁年龄组人口总数的比例均居世界低收入国家之首;印度的科技人员总数仅次于苏美而居世界第三位,②最近两年,这项指标才为中国超过。印度高等教育能取得如此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11.
二战时期的日本文坛被法西斯狂潮所淹没,文学成为宣传战争的工具,为数不少的文学家深受军国主义思想的毒害,在作品中美化战争,起到了军方所起不到的宣传效果。这一文学“暗谷”的形成,反映出狭隘民族主义思想对日本民族以及文学家们的恶劣影响,这是日本现代文学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鸦片战争前英商在广州的贸易基本是由英国东印度公司所垄断,其贸易额远远超过其他来广州贸易的各国商人,据说在道光九年(1829)左右,每年仅英国商船在粤海关缴纳的税银就达60-70万两之多①。他们从中国输出的货物绝大多数是茶叶,据不完全统计,在1719—1833年间,茶叶约占广州出口货物的70-90%。在18世纪末,英国每人每年平均消费茶叶已超过2磅,在1828年英国国内消费的7000万磅茶叶几乎全是由广州进口。18世纪中叶,一位活跃在广州的法国商人罗伯特·康斯坦特(RobertConstant)曾这样说过:“是茶叶把欧洲的船只带到了中国,在运…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在朝鲜核问题上的作用及其受局限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 2002年 10月以来,朝核问题一直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三方会谈”以及 3次“六方会谈”的成功召开把朝核问题纳入到一个多边框架下解决,对于这个重大成果,中国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国际社会有目共睹的。尽管中国在朝核问题上发挥了其他国家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朝核问题的发展过程上可以看出,中国的作用也受到很大局限。  相似文献   

14.
薛克翘 《东南亚》2012,(2):58-62
从1947年印度独立至20世纪末,印度发生了一系列的社会文化变迁。印地语小说界也出现了很多的流派。这些流派各有自己的特点。它们一方面是印度社会情绪,尤其是印度中产阶级情绪的反映,另一方面也受到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星辰 《海内与海外》2000,(12):47-48
8月7日立秋的那一天,清爽的秋风热忱欢迎来自马来西亚的12位华裔客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侨联海外交流中心在该院外宾会议室举办了“马华作家作品研讨会”。吴岸、驼铃等马华作家以及十几位中国大陆文学评论家应邀出席。会议收到20篇论文,共同研讨马华作家的创作个性与本土意识。  近三十年来马华作家在不同文体的作品中概括生活、创造形象和抒发情感所显现的独特的艺术个性,说明马华文学已经进入成熟阶段。与会评论者对这些各领风骚的马华作家及其颇具影响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对这些非职业作家的创作热情与社会使命感表示敬佩。 …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佐领是生活在中国清朝时期不同于俄罗斯人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清朝政府怀柔政策的感召下,从内心深处归顺了清朝政府,成为了大清帝国的臣民,进而融入中华文化中,成为了彻底的中国人。本文根据中文历史档案和中俄历史文献,从新的角度对俄罗斯佐领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17.
所谓社会文化,无非是社会群体的心理心态,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处事方式。中国人,俄国人,都是人,这两大社会群体的社会文化当然有许多共同处。但是中国和俄罗斯毕竟地理、民族、宗教、历史和社会制度不同,社会文化必然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施亮 《海内与海外》2013,(10):25-28
我近日又读四川著名作家李劫人先生的长篇小说《大波》,这是以四川保路运动为题材的一部巨作。川味浓郁,色彩斑斓,体现了中国文学的优秀传统,可惜第四部仅完成12万字,因作者遽然病逝而未竟其功!也是通过阅读这部小说的精彩故事情节,我心目中留下了四川保路风潮领袖蒲殿俊的形象。以后,又读了蒲般俊的一些史料,更加详细地了解他一生的行迹,对这位在中国现代史做出杰出贡献的爱国人士甚感钦佩。  相似文献   

19.
在所谓大众文化或消费文化时代,重新评价文学的作用和意义是学界有待明确的一个问题。在当前的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功能已被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而作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外国文学则大有被挤出交际、束于象牙之塔的危险。种种理由为陷于困境的外国文学教学提供了一条与时俱进的出路——外国文学教学中的文化观照,它不仅为解决教学中遇到的诸多难题提供了可能,也为外国文学积极参与跨文化交际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20.
《1973年的弹子球》是村上春树的“青春三部曲”的第二部,问世以来被批评界视为“过渡性”作品予以忽略。本文以作家的写作背景和文本为中心,认为这部作品是日本战后一代的生活经历的凝聚与提炼,从而构成了对形象内心世界的递进式的探索,在主题与艺术手法上均系《且听风吟》的姊妹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