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保护股东合法权益是现代公司制度中的重要内容。我国公司立法对股东会的法律地位及其职能等作出了规定 ,但在实践中仍然暴露了法律适用中的若干不足。面对大股东操纵股东大会通过有利于自己而损害中小股东权益的决议 ,中小股东常因现行公司立法相关规定之空白而无能为力。因此有必要尽快完善相关立法 ,为现代公司制度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2.
中小股东权益的司法救济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最近几十年的公司发展中,一方面公司股份日益公众化和社会化,另一方面控股股东不断借助于新的机制和形式强化或滥用大股东权力。在此情况下,应当完善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有关法律机制,加强中小股东对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直接诉讼权,并赋予代表诉讼提起权。  相似文献   

3.
目前 ,我国理论界十分重视股份有限公司小股东权益的法律保护 ,但并不认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小股东利益有从普通制度外给予特殊保护的必要。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间的纠纷往往具有合同纠纷的性质 ,小股东是否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与全体股东间的合作关系有关 ,家族公司中还掺杂了婚姻、血缘等亲情因素 ,使得有限责任公司小股东利益保护的问题没有引起重视。而实践中 ,大股东滥权使小股东权益受到侵害现象极其普遍 ,我国公司法对有限公司小股东权益保障几乎是空白 ,小股东权益受侵害后无法得到救济。我国急需借鉴其他国家的立法经验 ,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小股东权益保障机制 ,即赋予小股东某些特殊权利、规定大股东对小股东负有的义务与责任以及规定小股东的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4.
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股东经常利用其控制地位 ,侵害中小股东的权益 ,这一问题在世界各国公司治理结构中普遍存在 ,在转型中的我国尤其严重。本文对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了保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对策 ,如强化大股东的忠实义务 ;建立和完善累积投标权制度 ;规范关联交易 ;完善公司内部诉权制度等。  相似文献   

5.
作为公司资本最重要和最本质的来源的小股东投资理应受到重视和保护,本文综述了我国公司存在的侵犯小股东权益的现象,提出了以维护效率和公平的同步性作为保护小股东合法权益的原则,阐述了保护小股东合法权益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外资并购过程中存在侵害中小股东权益行为的根本原因在于外资实施跨国并购时的价值选择与国家法律保护目标企业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价值选择之间存在冲突,应通过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独立董事制度、股东诉讼制度"的立法构建,实现在外资并购时对中小股东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外资并购中的中小股东处于弱者地位,表现为中小股东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缺乏与并购方的议价权和信息披露不对称。这是由立法体系存在缺陷、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以及中小股东自身原因导致的,因此需要采取完善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法律体系、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与中小股东自身争取主动地位等措施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累积投票制的设立,可以通过增加中小股东参与公司决策的机会,弥补直接投票制的不足,实现股东地位的实质平等。防止大股东利用其持股优势控制董事会、侵害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但是,由于累积投票制存在的缺陷,应当扩大其适用范围,进一步完善其适用过程中的具体的程序性规定,增强可操作性,以保障切实可行。同时。累积投票制度应慎重适用,并注重发挥其他配套制度的共同作用。才能更好地实现其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立法本愿。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董事会制度完善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董事会中心主义”趋势的出现 ,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侵犯变得更加容易。要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必须规范董事会的产生制度 ,规范董事会运作 ,完善董事会决议瑕疵的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立法内容与法律责任两方面对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欺诈客户、虚假陈述的行为及不规范性信息披露制度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中外比较。建议证券监管部门应该对禁止的交易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并尽快建立民事赔偿制度,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我国股市从2001年以来连年阴跌,中小投资者蒙受了巨大损失。为了消除股市的积弊,中国证监会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股权分置改革是对不合理的股权结构的改革。股权结构变化后,公司治理结构也相应的发生变化,但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此次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着重体现了尊重中小投资者的精神,但要落实到实践中,只有降低市场的系统风险,才能从总体上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股东诉讼制度,有助于实现股东平等的司法保护,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有助于唤醒投资者股东意识,可使国家将私人诉讼作为对公司行为公权力监管的有益补充。合理地构建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要求我们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并使之贯彻于整个立法和司法的过程。在具体制度设计上,需要重点解决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当事人资格、前置程序、诉讼费用担保与恶意诉讼阻却、诉讼费用的交纳与负担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新《公司法》以法律的形式正式确立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明确规定提起诉讼的股东为原告,但是对公司诉讼地位没有明确。通过对学界各观点的分析得出,公司一般情况下应以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特殊情形之下以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  相似文献   

14.
台湾地区关联企业立法及其对大陆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联企业可谓是一把双刃剑 ,它以其结构性功能优势取胜的同时 ,也带来了侵害中小股东、债权人利益等诸多弊端。对此 ,我国的公司立法却束手无策。文章通过借鉴和引进我国台湾地区“公司法”的立法精神 ,建议在我国《公司法》中增设“关联公司”一章 ,明确对弱势群体的保护规则 ,重申法律的公平正义原则。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旧《公司法》有关股东利益的保护机制弊端日益显露出来,2005年我国对公司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修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股东利益保护机制,在公司管理实践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新《公司法》主要从四个维度对中小股东的权益提供了保障:一是强化了股东知情权的保护,二是增设了累积投票制,三是提供了股东退出途径,四是健全了股东诉讼机制。  相似文献   

16.
民事公益诉讼在2012年入法,但当时并未明确规定检察机关的起诉权主体地位,主要是因为理论界此前对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存在较大争议,而且实践探索不够。尽管在2017年《民事诉讼法》修订之时将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写入第55条,但关于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正当性依据仍争论不休。一项新制度的健康运行与完善需要实践探索,更需要有力的理论支撑,本文围绕我国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宪法定位,通过公共利益代表理论及检察权的属性进行分析阐释,力争平息对该制度的质疑与反对之声,也为制度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关于公司在我国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地位问题,理论界观点各异。各观点均有其合理性,但因缺乏对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全面分析及与民事诉讼理论的综合衔接,部分观点也有其局限性。结合我国法律规定和民事诉讼理论,并借鉴域外相关规定,应将公司界定为股东代表诉讼中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相似文献   

18.
证券交易中中小股东知情权的保护与民事法律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是保护投资者知情权 ,维护证券市场公开原则和透明度原则的重要措施。要防止上市公司 ,证券公司 ,大股东等滥用优势地位 ,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股东的权益 ,就必须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并完善相关的民事法律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9.
一、少数股东权益保护的必要性 少数股东又称为少数派股东、中小股东,其对应的概念是多数派股东、控制股东。少数股东的含义是指在股份有限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中持股比例较少的,对公司事务不能发挥决定作用,在公司治理中处于弱势地位的股东。尽管少数股东权益需要特别的法律保护是学界的通说,但仍有少数学者认为在股份公司中,股东的权利体现在其持股的多少上,也即股东权与其在公司中所占股份成正比,这种观点的理论  相似文献   

20.
工伤保险是现代社会应对工业伤害和职业病的积极措施,也体现了现代法律保护社会弱者的价值取向和法律公平正义之基本理念。世界各国对工伤事故的保险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的关系形成了四种规范模式,我国现行法确立了以取代救济模式为主,有条件地辅以双重救济的模式。通过对四种救济模式比较,惟补充救济模式既分散了企业风险,又避免了受害人获得双重利益,真正符合工伤保险制度建立的目的,能充分发挥工伤保险的作用,所以,我国应确立工伤保险赔偿的补充救济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