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法医临床鉴定中.眼眶爆裂骨折属较为常见的损伤,以眶内侧壁骨折最为多见.单纯眶底壁骨折在CT轴位平扫图像上较易漏诊,有时易与上颌窦病变混淆.有鉴于此.笔者收集了2例单纯眶底壁骨折的案例,其在首诊的医疗机构中都被漏诊或未肯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眼眶爆裂骨折的CT表现特点及其法医学鉴定问题。方法对76例眼眶爆裂骨折的临床法医学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单纯头部CT以及X线检查诊断眼眶爆裂骨折漏诊率较高,其中CT诊断阳性率高于X线;眼部CT检查是诊断眼眶爆裂骨折的首选方法。76例骨折中以眶内侧壁骨折多见,其次为眶下壁骨折。CT直接征象主要表现为眶壁骨质连续性中断和眶壁移位,间接征象主要为骨折处积血和软组织增厚;临床表现以眼周瘀斑、肿胀、视力下降及复视为主。眼眶爆裂骨折对伤眼视力影响不明显,患者伤后视力多在0.8以上,但是容易出现复视;损伤程度以轻伤为主。结论单纯头部CT及X线检查诊断眶壁爆裂骨折有局限性,对眼部损伤患者,建议法医鉴定时将眶部CT检查作为常规;眶壁骨折对伤眼视力影响不明显,但是容易出现复视,法医鉴定时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3.
单纯性眼眶内侧壁骨折是间接外力造成的眼内侧壁眶骨质破裂,此类案例在法医临床鉴定工作中较为常见,由于局部解剖学特点或存在先天变异,其影像学改变与眶内壁骨折极为相似,部分案例为陈旧性骨折,在临床诊断及法医学鉴定中,易造成误诊或漏诊.本文通过对2007-2012年113例单纯性眶内壁骨折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总结眶内壁骨折的法医学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4.
1案例资料 1.1一般资料 男性168例,女性19例.年龄18~80岁,平均49岁.其单纯性眼眶内侧壁骨折162例,复合性骨折25例.左眼眶内侧壁骨折90例,右眼眶内侧壁骨折92例,双眼内侧壁骨折5例.拳击致伤145例,木棒、凳子等打击致伤42例.  相似文献   

5.
1 案例 例1:陈某,男性,24岁.2月2日被他人用拳头击伤左眼部.检查:左眼睑青紫肿胀,球结膜充血,双眼视物有重影,左眼视力0.3,右眼视力0.5.眶部CT示:右侧眼眶内侧壁凹陷骨折,内直肌肿胀;右眼未见外伤.诊断:左眼球钝挫伤,右眼眶内侧壁骨折.3个月后复查,双眼恢复至伤前视力,视物重影消失.陈某的损伤程度评定为轻微伤.  相似文献   

6.
眼眶骨组织因结构的特殊性,眼部受钝性暴力作用后,极易造成眶骨骨折。本文现对受理的45例眶骨骨折法医学鉴定进行分析和探讨。1一般资料45例眶骨骨折,均由CT检查确诊。其中左眼眶内壁(筛板)骨折18例,右眼眶内壁骨折21例(包括同时双侧眼眶内壁骨折3例),眶下壁4例(左眼1例,右眼3例),外侧壁骨折1例,眶外壁、眶下壁及眶内壁合并骨折1例。眶内壁骨折40例占眶骨骨折例数的88.89%。眶骨骨折伴眶内、皮下积气32例,占眶骨骨折例数的71.11%,眶骨骨折相邻窦腔积血33例占眶骨骨折例数的73.33%。眶骨骨折伴球结合膜下出血38例,占眶骨骨折例数的84.44%。…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部复合性骨折的认定、分型和损伤程度的法医学鉴定.方法对86例鼻部复合性骨折鼻骨CT片(轴扫+冠扫)和有关病历资料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将86例伤者按骨折种类分成鼻骨并发鼻部非鼻骨骨折(81例)和鼻部非鼻骨复合性骨折(5例)两类,然后再进一步细分.结论86例伤者中轻伤80例(93%),轻微伤6例(7%).鼻部复合性骨折的损伤程度评定关键在于应按照《人体轻微伤的鉴定》(GA/T 146-1996)和《人体轻伤的鉴定(试行)》的有关规定或标准认定和分型,这样鉴定结论才会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
1案例资料9例伤者,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20~40岁3人,40~60岁6人;左眼5例,右眼3例,双眼1例;受检时间2~30天不等。7例初次CT检查时,报告为眶内侧壁骨折,但经复查CT薄层平扫及三维重建后发现眶内侧壁骨仅向内凹陷,骨质连续,未见明显骨折;2例在初次CT示眶内壁凹陷,骨质连续。9例的损伤评定结果,均未构成轻伤。  相似文献   

9.
眶壁爆裂性骨折法医学鉴定相关问题探讨(附21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眶壁爆裂性骨折在眼损伤鉴定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有关其法医学鉴定相关的问题,在法医临床学方面少见分析报告。本文对21例眶部爆裂性骨折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对其致伤方式,眼部X光片与头颅CT及眶部CT片比较,眶壁骨折伴有眼球结构的损伤情况,眶壁骨折部位及复视情况,鼻眼相关损伤等问题分别进行了统计分析;进一步阐述了眶壁爆裂性骨折是一种人体保护机制的理由;提出了眶部爆裂性骨折早期易于漏诊、眶部X光片显示率低易造成眼损伤鉴定失误的临床特征,以及鼻眼相关损伤的问题。同时,提出了作者就此类损伤法医学鉴定的一些建议,以资法医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对冲性眶壁骨折的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对冲性眶壁骨折在眼眶骨折中的分类及其发生机制以及法医学鉴定要点。方法 对42例对冲性眶壁骨折的法医学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全部资料有明确的致伤原因,均进行临床常规检查及双眼影像学检查。结果 对冲性眶壁骨折在眶壁骨折中占6.2%,致伤同侧42眼均表现为眼球钝挫伤,其中视网膜震荡18眼,重影症15眼,CT扫描显示眶壁无骨折。对侧42眼均无眼球钝挫伤及视网膜震荡表现,其中重影症10眼,CT扫描显示均为眶内壁骨折。双侧84眼全部出现视物模糊及视力下降。结论 致伤同侧眼表现为眼球钝挫伤以及对侧眼CT扫描显示眶内壁骨折为诊断对冲性眶壁骨折的主要指标,损伤程度评定为轻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利用CT测量眶内壁骨折案件中伤者眶容积扩大率及眶内壁骨质缺损面积,探讨两种CT测量值用于评估眶内壁骨折范围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例无眼眶骨折案件作为对照组,使用CT测量双侧眶容积,并比较两例是否存在差异.选取本院2018-2020年间受理的眶内壁骨折案件39例作为实验组,并根据鉴定意见分为轻伤组与轻微伤组.分别...  相似文献   

12.
81例外伤性鼻部骨折的特点及其法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鼻部损伤后骨折的特点、确诊的方法及法医学鉴定的相关问题。 81例以鼻部外伤为主诉 ,经鼻骨拍摄X线侧位片 ( 62例加做鼻部CT扫描 )检见有鼻骨骨折的患者 ,进行法医临床学鉴定分析。单纯性线性骨折 19例 ,骨折移位者 11例 ,粉碎性、多发性骨折 4 0例 ,鼻骨骨折伴上颌骨额突骨折或 (及 )伴眶骨骨折 11例 ;轻伤 58例 ( 72 % ) ,未构成轻伤 2 3例 ( 2 8% )。多数鼻骨骨折为粉碎性、多发性 ,且可伴有其它部位骨折。鼻骨X线侧位片只能明确部分粉碎性骨折及部分移位明显的骨折 ,CT扫描能确定鼻部骨折形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迷路震荡的法医临床学鉴定的有关问题。方法 对11例15耳迷路震荡的法医临床学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1例迷路震荡伤者,均有头部受伤史,伤后短时间内出现耳鸣、听力下降,其中4例伴前庭症状;常规耳科检查和头颅及颞骨CT扫描无异常;各种听力学检查提示感音神经性聋或混合性聋;选择ABR和/或40Hz AERP检测客观听阂,11例有不同程度听力损失,以高频听力损失为主,其中双耳4例,单耳7例;鉴定时间在伤后2-8个月;鉴定为轻伤6例,重伤5例。结论 头部外伤后短时间内出现耳鸣、听力下降,可伴前庭症状,常规耳科检查和头颅及颞骨CT扫描无异常,以及各种听力学检查提示感音神经性聋或混合性聋,可诊断迷路震荡,损伤程度鉴定至少在伤后2-3个月进行。  相似文献   

14.
眼眶骨折的影像学诊断及法医学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ao YL  Qin QS  Qiu QH 《法医学杂志》2001,17(4):252-254
在眼眶骨折的法医学鉴定中常常出现漏诊和误诊。目前影像学技术在研究眼眶骨折的法医学特点和评价外伤的严重程度中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眼眶骨折的分类、发病机制和影像学诊断的特点,对于眼眶骨折的法医学评价和鉴定有较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探讨尺骨鹰嘴骨折 ,术后于功能位制动患者进行法医学鉴定的时间。对 46例尺骨鹰嘴骨折患者进行随访 ,观察在不同时期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伤后 3~ 4个月 ,肘关节功能可恢复到 40°~ 90°活动范围 ;伤后 6~ 8个月 ,关节活动范围可达 70°~ 12 0° ;伤后 10~ 12个月 ,关节活动范围可达到 110°~ 14 0°。尺骨鹰嘴骨折术后于功能位制动患者 ,3个月后即可进行法医学鉴定。此期 ,肘关节功能不但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骨折亦临床愈合 ,关节较稳定有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交通事故致颈椎损伤后伤残等级和休息、护理、营养时限的法医学鉴定,以及颈部损伤、原有疾患与后遗症之间因果关系法医学鉴定的原则与方法。方法收集64例颈椎损伤的伤残等级鉴定案例,对相关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收集交警部门反馈的涉及伤病关系案件的处理结果,了解案件双方当事人对鉴定结论的认可程度。结果随着对颈椎损伤后伤残评定案件中原发病的认识逐渐增加,相应颈椎损伤涉及伤病关系鉴定的案件也日益增多;在受理的颈椎损伤伤病关系案件中,均按照伤病关系理论进行鉴定,案件处理机关(交通警察)以及双方当事人对鉴定结论均表示满意。结论对于各种颈椎损伤进行伤残等级和“三期”鉴定的案例,由于损伤机制不同,自身原有颈椎健康程度不同,所造成的后果也不尽相同,鉴定中应考虑原有疾病对伤残等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0例青光眼法医临床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光眼的形成机制、鉴别诊断、鉴定方法等相关问题。方法对10例青光眼的临床法医学鉴定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0例青光眼中,5例为外伤性青光眼,1例可能为混合型,4例属病理性青光眼;鉴定时间在伤后3-12个月,其中轻微伤2例,轻伤6例,重伤2例。结论外伤性继发性青光眼的认定首先需有明确的眼部外伤史,其次是有能导致青光眼的损伤,而后监测眼压确诊青光眼;与病理性青光眼主要鉴别点为前房深浅、前房角、杯/盘比(C/D)、眼底血管改变等;损伤程度应在明确诊断及进行相关治疗后,主要依据视力及视野损害情况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