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收入分配问题在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存在公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的现象以及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对公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探讨了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关系,努力建立公平与效率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动态平衡,为缩小公民收入差距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以安徽省1978—2010年数据为基础,对城市化、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及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安徽省城市化、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城市化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短期内,经济增长不断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具有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趋势;短期内,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波动的影响要比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要大。  相似文献   

3.
研究农村金融发展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对于加快我国乡村振兴步伐、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分析四川省2007—2017年的市级面板数据,运用一般回归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展开论证,发现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及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皆为单门限效应,在高于门限值之后,二者皆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因此,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提高金融发展规模及效率,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推动更多金融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呈扩大趋势,文章尝试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视角下探讨其原因,并认为国家要大力发展西部,缩小沿海地区与中西部的差距,应致力于改善西部的交易效率,推动其分工演进,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
朱玲  金成武 《理论前沿》2009,(15):10-12
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对全国居民收入不均等的影响,高于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的影响。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更多地表现为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更多地表现为中西部地区的城乡差距。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缩小城乡和地区收入差距的作用。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下滑的情况下,强化社会紧急救助,为农村进城劳动者提供社会保障,促进低收入群体就业和创业,对于减少收入不均等程度和增强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但收入分配不均的程度也在日益加剧。我国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城镇(或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都不断扩大。收入差距扩大必将阻碍经济发展,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广西十四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泰尔指数来度量城乡收入差距,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及Frank模型,对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检验。实证研究表明:从长、短期来看,广西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均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建立混合面板模型,对中国各省市金融发展状况和城乡收入差距进行分析。并将金融发展指标细化,从不同角度验证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规模和股票市场规模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金融发展效率与之相反。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实际情况,从金融发展角度出发,提出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上。缩小城乡居民差距的关键在于解决二元经济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金正帅 《工会论坛》2006,12(5):20-22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居民间的收入差距也逐步扩大。合理的收入差距,有助于提高效率,也是经济公平的要求。但若收入差距过大,会产生社会公平问题,也会带来效率损失,既影响经济稳定发展,也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因而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分配制度的变迁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探索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过程。“效率优先”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但也带来收入分配差距的迅速扩大,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的焦点问题,从而导致分配正义凸现。反思改革以来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过程,从效率公平的权衡到公平正义的诉求,将有助于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知识分子阶层内部主要有地区差距、行业差距、所有制差距、个人角色差距等4种类型的收入差距。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应以这样的高度正确认识和对待知识分子内部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3.
教育与收入差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收入差距过大容易引发教育失衡,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教育差距的拉大也会进一步扩大收入差距.收入差距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美国也不例外.本文将在简要介绍西方教育与收入分配理论的基础上,从剖析美国社会的收入差距现状入手.重点分析教育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而阐述教育与收入差距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建国以来,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分配制度的变迁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探索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过程。从"平均主义"到"效率优先"的探索,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但也导致了收入分配差距迅速扩大,并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从而导致公平正义问题凸现。反思建国以来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过程,从效率公平的权衡到公平正义的诉求,将有助于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为了缩小居民的收入差距,应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在初次分配领域更加注重公平;积极发展第三次分配。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收入分配向何处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在不断扩大研究我国的收入差距,可以从三个不同的层面来分析:即不同区域间的收入差距、城乡间的收入差距、以及城市和乡村内各阶层居民的收入差距。中国在经济改革以前,由于实行统一的工资政策,城镇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相当小。在农村,同一个地区内的收入差距也相对较小。但城乡间有非常大的收入差距,地区之间也有明显差异,在改革初期的1980年,中国的吉尼系数为0·320,在世界上收入差距排序属于中低水平。经过上世纪80年代初的农村改革,农民收入提高,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吉尼系数到1984年曾一度下降到0·257,进入世界上收…  相似文献   

17.
收入差距·财富差距·生活差距黄泰岩收入差距、财富差距和生活(水平)差距是三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重要概念,弄清楚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区别,对于我国合理地调节过大的个人收入差距,实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收入差距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社会与收入分配合理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收入分配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已进入分配不公平区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收入分配理论是从理论上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锁钥。又因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所以还要通过改革和发展加以具体解决。现阶段的基础性收入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社会整体的分配体系构筑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为此就需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制定和调整现行收入分配政策,将收入分配差距调节到社会可容忍的区间。  相似文献   

19.
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这一分配方式有效地调动了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国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但也造成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影响社会公平.因此,应当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收入分配有两个目标:一是促进效率;二是增进公平。中国作为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对两大目标的取舍、兼顾至关重要。当前收入差距拉大已成为不可小视的现实,如何正确处理现阶段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对于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缓解分配领域的不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