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县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成功进行了“三讲”集中教育的基础上,中央又决定在全国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这是党中央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战略部署。通过“三讲”教育和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我认为,“三讲”和“三个代表”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三个代表”教育,是“三讲”教育的延伸,是“三讲”  相似文献   

2.
教育“以人为本”与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以人为本”和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与时俱进”的课题,同时也是当前高教改革的重点领域。教育“以人为本”的目标是使个人实现“全面”的、立体”的和“自由”的方式存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创造力,就要夯实个性化教育这一创新教育的基石。  相似文献   

3.
县(市)“三讲”教育是省市“三讲”教育工作的延续、深化,也是“三讲”教育延续后的相对集中,是整个“三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县(市)级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所处的特殊地位,人民群众很大程度上是以这一级干部“三讲”教育的情况来衡量整个“三讲”教育是否取得成效。因此,要根据县(市)的特  相似文献   

4.
突出针对性,讲求实效性,着力解决实际问题是“三讲”教育应始终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遵循的基本原则。结合“三讲”教育试点情况,认真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提高“三讲”教育实效性的基本途径,对全面推进“三讲”教育,提高“三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从战略高度明确“三讲”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三讲”教育的自觉性,是提高“三讲”教育实效性的基本前提。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党在长期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也是在新形势下指导我们搞好“三讲”教育的强大思想武器。这一重要思想发表时,正值我省省级、市厅级“三讲”教育“回头看”和县(市、区)级“三讲”教育活动向纵深发展。省委及时提出,要把学习、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思想和“三讲”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导和要求“三讲”教育,用“三讲”教育的实际效果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 一、贯彻“三个代表”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悄悄地批评     
教育并不总是和煦的春风,甚至教育本身就具有惩罚的意思,汉字中教育的“教”字的甲骨文,由三部分构成:左边的“孝”实际上是由上半部分的“爻”和下半部分的“子”构成,右边的“文”实际上是一个人手执棍棒的形象。“爻”一般认为与八卦有关。即与教育的内容和宗教有关,“子”无疑是教育的对象——儿童或者下一代,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逆反心理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也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症结”所在。认清逆反心理的心理机制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对策,是克服思想政治教育“瓶颈”状态,增强思想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为了减少不利的逆反心理发生,应采取如下对策:1、要转变教育观念。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具体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和教学工作而空谈政治,导致“两张皮”的现象。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应从“批判型”转向“建设型”,由“行政型”转向“服务型”。教育的出发点要从过去追求“同一律”向“同一律”和“个性化”相结合的观念转…  相似文献   

8.
“四史”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课程教学内容的历史厚重感,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血脉的必然要求。本文立足教材体系,从“时代新人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道德观教育”“法治思维教育”七个方面探求“四史”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切入点,基本形成了向教学体系转换的思路结构。  相似文献   

9.
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教育者应当在教育过程中促进官兵对教育者和教育内容的心理认同.教育者必须认识到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对于心理认同存在的误区,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一是要变“冷面孔”为“热心肠”,实现官兵情感上的认同;二是要变“灌知识”为“启思想”,实现官兵观念上的认同;三是要变“发号召”为“树榜样”,实现官兵行为上的认同.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要斗所谓“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 ,这决定了十年动乱期间的“教育革命”不可能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革命” ,这是被野心家利用进行反革命阴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场大灾难 ,它几乎使教育濒临破产 ,青少年不论是道德品质 ,还是文化科学知识水平都下降到建国以来的最低水平 ,社会风气惨遭毒化。直至今天我们仍强烈感受到它所造成的没有多少文化的一代的祸害。“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教育革命” ,概括起来在以下几方面 :1 毛泽东领导“文化大革命”的“教育革命”的指…  相似文献   

11.
郭子 《理论与当代》2014,(10):35-36
在长达2500多年的历史中,儒家教育思想不断发展成为博大精深的教育体系,以“仁”“礼”“中庸”“有教无类”“天人合一”等为内容,以“内省”“慎独”“知耻”“节”“敬”“义”等为践行方法,以“和谐”为理想追求,特别重视提升人的整体素质。一、儒家将教育放在治国治民的首要位置 人性论是儒家教育思想的理论依据。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主张。  相似文献   

12.
李杰  魏磊 《发展论坛》2000,(7):25-25
去年以来 ,由党中央统一部署 ,在全国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以整风精神开展的“三讲”教育 ,已深入到县市区一级。总结我党历史上历次整风运动尤其是这次“三讲”教育的经验和不足 ,进一步巩固“三讲”教育成果 ,坚持将“三讲”教育活动经常化、制度化 ,已成为一个十分必要而紧迫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一、“三讲”教育制度化的内涵在提出“三讲”教育制度化的命题之前 ,有两个概念需要把握 :一是阶段性的整风意义上的“三讲”。二是经常性的教育意义上的“三讲”。当前在全国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进行的“三讲”活动 ,…  相似文献   

13.
正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落实党章关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要求、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自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合肥市瑶海区发扬“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坚持抓细“学”、抓牢“做”、抓实“改”,把学习教育与加快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实现瑶海全面振兴发展紧密结合,不折不扣完成规定任务,创新举措体现特色,努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应该是“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人”的教育,应该是“不求个个成才,但求人人成功”的教育。基于这一“人本”教育思想,我校坚持“培养主体,教会做人”的教育方略,开展了多年的“做人教育”尝试。  相似文献   

15.
党建信息     
深化“三讲”教育 广元市中区在全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中进一步深化以“三讲” 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措施落实。 一是范围上不断扩大。区委将“三讲”教育的范围,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对县级领导班子和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要形成“三讲”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常抓常新、常抓不懈。二是对乡、局级领导班子和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要把“三讲”教育纳入“六个好”和“四好”建设,狠抓落实。三是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团  相似文献   

16.
“三讲”教育的着眼点是要解决问题,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在整改。整改就是把已经抓住的问题加以解决,而且要解决好,只有这样“三讲”教育才能避免走过场。因此,整改是体现“三讲”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志。不仅如此,整改又是“三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必经阶段,也是领导干部能否取得群众信任的重要前提。群众判断“三讲”教育是不是走了过场,主要是看实际成效,看整改阶段的工作成果。因此,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同时,也是对大学生提出了“做什么人”和“怎样做人”的基本要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开展什么教育”和“怎样教育”的根本要求。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结合国家的根本要求和高职院校的自身特点,明确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评“文化大革命”前的两次教育革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革命”作为一种运动,在“文革”前已有过两次。其一发生在“大跃进”期间;其二发生于60年代中期。它们与“文革”时期的“教育革命”既存在着某种联系,又有很大的不同,即一方面带有明显的“左”的烙印,另一方面又蕴含着力图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模式的努力。客观地探讨这两次教育革命的起因、内容、效果及其与“文革”期间“教育革命”的联系,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是本文的立意所在。“大跃进”期间的教育革命,其指导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该方针是根据毛泽东在1958年春某些讲话中提出的…  相似文献   

19.
<正>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的开拓者、“世界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先生在定县翟城村(今河北省定州市东亭镇翟城村)开展了长达10年的传播社会文明、培养造就新民的乡村建设实践,史称“定县试验”,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接轨的一次有益尝试。定县试验及平民教育,是以“除文盲,作新民”为宗旨,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为核心,以开发“脑矿”、培育“新民”为目标,采用“学校、社会、家庭”三个方式,推进“文艺教育攻愚、生计教育攻穷、卫生教育攻弱、公民教育攻私”的四大教育,实施乡村“文化、经济、  相似文献   

20.
许有军  王辉  王华 《世纪桥》2007,(2):104-105
只有在大学教育自身融入了可持续发展性质时,才能强有力的承担起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使命。那么,什么是大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呢,或者说其主要特征是什么呢?本文由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着手,从高校教育改革的“超越性”、教育的“持续性”功能、高校教育的“全面性”和“整体性”三方面阐述了如何坚持大学教育可持续发展。推动和谐校固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