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马斯洛的著名理论.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呈金字塔结构.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受尊敬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第一、二项是生物性需要,第三、四项是社会性需要,第五项是精神性需要。我们也可以更笼统地把人的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两项。  相似文献   

2.
一、人的精神需要的内涵 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因而具有精神的需要,相对于物质需要来说,人的精神需要是需要的高级形式,并且是对物质需要的主观表达,是人类独具的特征。张艳围先生认为,“精神需要是人们因社会环境和条件的影响,对社会生活,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3.
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直至大学,身体在逐渐成长,知识在逐渐增加,社会经验在逐渐丰富,因而需要也在逐渐增加,如果用违法手段去满足正当需要,或用种种手段去满足非法需要,都将产生犯罪行为。犯罪的原因之一就是不正当需要的驱动。需要是指有机体对生存、发展条件的需求性和占有性的倾向。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按需要的起源,可分为天然的需要(也叫低级需要或生理需要,如农、食、住、行、休息、睡眠、配偶、自卫等的需要)和社会性的需要(也叫高级需要,如对劳动、文化、科学、政治活动等的需要)两大类;按需要的对象大致可分…  相似文献   

4.
公安“大情报”系统的构建需要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需要信息分析研判的深入与量化,更需要情报共享文化的开发与培育。情报共享文化不能背离组织的整体文化,它是公安干警在长期从事公安工作特别是情报工作过程中,通过共同学习形成并保持和认可的有关情报交流、情报共享、情报分析、情报应用、情报创新以及情报战略价值等方面的认识、理念、行为方式和基本假设。组织情报文化的形成,关键在于共享文化的培育。它需要领导支持,亲自参与;需要以人为本,经营关系;需要诚信互惠,合作共赢;需要开放思维,主动共享;需要善于学习,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5.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需要,也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努力建设和谐世界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力慈善事业需要政府搭建平台、优化环境,需要榜样率先垂范、激励带动,需要每一个人身体行、快乐参与,还需要慈善组织来具体实施、付诸实践。——民政部部长李立国  相似文献   

7.
双江自治县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工作。在这次机构改革中,不仅仅是减人、减事、减支的问题,同时是转变思想观念、发展生产力的需要,是加强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巩固执政地位的需要。那么,在这种形势下,乡镇人大工作如何顺应改革发展的需要,搞好工作对接,需要以新的视野来审视,以新的思路和方式方法不断地加以探索。  相似文献   

8.
乐山     
亚伯拉罕·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说,人类的需要本身,是按照“优势需要的等级”来排列的。这是说,人的某一个需要的出现,往往是在另一个更占优势的需要满足之后。他将人的需要依次定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对认识和理解的欲望、对美的需要等。   登山作为运动,是一种什么层次的“需要”呢 ?   一个长期食不果腹,骨瘦如柴,连一点儿力气都没有的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食物,而不是登山。   一个人的人身安全没有保障,经常处于野兽、暴力、灾害、疾病、暴政等的威胁之下,他也没有心思…  相似文献   

9.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需要,也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努力建设和谐世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共同富裕表征着人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发展需要的满足程度,劳动幸福也是在满足人的需要的基础上对于人的本质的进一步确证,表征着人的属人性的丰富程度。两者具有深刻的辩证关系,劳动幸福是共同富裕的根本前提,为共同富裕的实现奠定了充足的物质基础、营造了公平正义的文化氛围、提供了自由的发展环境,共同富裕是劳动幸福的价值旨归,其所表征的劳动解放、人的解放和人类联合也是劳动幸福的追求目标,劳动幸福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发展需要,进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以劳动幸福为价值指引,提升劳动内生动力、保障劳动公平正义、坚持劳动幸福和劳动自由。  相似文献   

11.
孙南 《青年论坛》2010,(3):109-110
目前全球竞争日趋激烈,开展创业教育是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的需要,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提升民族竞争力的需要。当前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现状并不理想,需要积极探索高校创业教育新路径,要实现创业教育的课程化、系统化、实践化。  相似文献   

12.
一、实现“精神富有”的时代必然性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按照马斯洛的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其中“自我实现需求”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需要,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享受丰富多元的精神世界带来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生态消费的重要意义“人们的消费需要,不仅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文化需要,还应包括生态需要在内。”①生态需要不仅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生存需要,也是很重要的享受和发展需要。从满足这种生态需要出发,人们消费符合环境保护标准和生态平衡要求的消费资料和劳务就是生...  相似文献   

14.
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2011年工作总体部署和重点工作任务,省政府今年立法工作的重点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为主线,坚持围绕中心工作,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立足于科学发展的需要、社会和谐的需要、改善民生的需要、维护稳定的需要,重点加强有关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15.
论社会历史中人的需要●聂文军一需要的主观性与客观性人的需要,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而具体,就其性质而言,社会历史中的人的需要,既是客观的,同时又带有主观的色彩。首先,人的需要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客观性。人作为生物的自然性存在,其吃、喝、住、穿等基本物质生活...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解决以下问题。从物质层面上,需要不断发展生产力,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求。从制度层面上,需要不断进行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实现经济政治生活中的公平与民主。从思想意识层面上,需要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各民族和全体社会成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在这三个层面中,物质层面为表层,制度层面为中层,思想意识层面为内层。  相似文献   

17.
祖言 《今日浙江》2010,(24):34-34
领导干部生活在社会中,也有人际交往的需要,这是人之常情。但是,领导干部不是普通人,或多或少都掌握着各种各样的权力,交往范围和方式往往影响着权力的运行,尤其需要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需要弘扬事业至上、道义相砥的风气,防止和克服拉拉扯扯、搞小圈子,防止人际交往庸俗化。  相似文献   

18.
你想要什么?     
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纪事》栏目(行进中的影像中国)播出这样一期节目,题目是:“你想要什么?”播出的内容全部是以记者在不同的场所现场采访录下来的画面内容,采访的对象范围广泛,按照职业划分有工人、军人、学生、商人、打工人员、包括聋哑残疾人员等,按照年龄划分有老人、青年人、儿童,但他们所回答的答案不一,有的是需要身体健康、有的是需要世界和平、有的是需要电脑、有的是需要金钱、有的不做任何回答,有的是比较茫然不知道,也有的是不需要……作为一名保安员,我们所需要的是什么呢?我认为我们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择业观,…  相似文献   

19.
高校师德建设是高等教育中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高校师德研究在高校师德的概念上表述不统一,需要进一步厘清;对师德现状总体的、定性的描述较多,还需要进一步细化、量化;在对策上宏观层面的较多,需要进一步微观化、操作化。当前师德研究中需要充分借鉴其他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力求在方法论和研究范式上有所突破,以适应时代变化的要求,为师德建设提供多层次的、可操作的、有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申琳 《当代广西》2012,(5):7-10
当富民强桂的号角强劲吹响,新跨越的脚步迈开,世界在我们面前展开辽阔的原野,我们还需要什么?我们还需要发掘精神深处的甘泉,需要点燃血液里逐日奔跑的豪情,需要统一思想、增强信心、鼓舞人心。善于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对我们党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的一个重要考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