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遇之门轻轻打开 1994年11月的一个晚上,徐思众接到了台湾著名珠算专家蔡景裕先生从马来西亚打来的长途电话:"徐老师,祝贺你啊!你的新书在马来西亚出版了."他听了有点糊涂,说,"我没出书啊."电话早传来笑声:"我们都是老朋友了,你还对我保密吗?那怎么这里到处都是你的<中国心算大全>啊?当地许多珠心算教育机构都在用这本书教学呢."  相似文献   

2.
"喂,刘台长吗?我是县政府办公室的小孙啊。通知你们一个事,明天,李县长要到黑山乡去植树,这可是我们县领导倡导绿化保护环境重塑生态县的重大举措啊!请你们务必派记者全程跟踪采访……""喂,钱社长吗?我是县政府办公室的小孙啊。通知你们一个事,明天,李县长要到黑山乡去植树,这可是我们县领导倡导绿  相似文献   

3.
一天上午,我们来到安徽省宿县黄山公社圩西生产队,访问农民杨传海、赵永英夫妇。刚进门,杨传海便端着玻璃杯,笑呵呵地迎上来说:“请喝杯甜叶菊泡茶。我家靠种甜叶菊致富,也是‘甜密的事业’啊!”一片笑声中我问他:“你怎么学会种甜叶菊的?”他手指着一摞摞报纸说:“喏,就是这些‘哑巴师傅’的功劳!”  相似文献   

4.
王富新 《党政论坛》2009,(11):63-63
《艾子杂说》里讲:一天,艾子散步,碰到两个人坐在路边高谈阔论。甲说:“我就是弄不明白:我们和那些当官的,同样都是人,怎么他们就那么有智慧,而我们却没有呢?”乙答:“这还不明白?人家每天吃的是肉,当然就有智慧。而我们每天吃的是粗茶淡饭啊!”  相似文献   

5.
    
"去说了吗?"她问。"还没。"李四说。"干吗不去说?""让我想想嘛。""想啥?家里都漏成这样了!不就是个局长吗?会吃了你不成?"唉!怎么摊上这种倒霉事?李四耷拉着脑袋只得出门。  相似文献   

6.
崔世英 《侨园》2013,(10):77-77
<正>我曾去过丹麦两次,1991年一次,呆了15个月;而1994年春节前第二次去丹麦读博士期间发生的事情却让我终生难忘——"我这是怎么了,一下午什么都干不下去,心里空荡荡的,有点神不守舍。"虽然已是晚上8点多了,但我还坐在丹麦奥尔胡斯大学生物研究所的办公室里愣愣猜想着,家里出什么事了?上周不是刚打过电话,弟弟说父母身体健康吗?我开始胡思乱想。还有3天就是中国的大年三十了,导师说了,可以用他办公室的电话往国内联系。想到这儿,我拍了一下脑袋,努力使自已回到今天下午写的第一页英文文献上。是啊,明天还要与导师讨论这篇文章,我必须专心写完……想着,我把眼睛  相似文献   

7.
某单位要奖励一批在“双增双节”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谁知这消息传出,便有许多人“咬”开了:“不就是节了点电,搞了点修旧利废吗?干吗没我们?就是少得几块也行啊!”这样一“咬”,许多领导便晕头转向了。为息事宁人,最后搞了个人人有份。“咬”算不算“国货”、“国粹”,我没有研究。然而在现实中,某些人的“咬”劲也确实厉害。诸如福利、奖金、评优等,若稍拉档次,许多人张口便“咬”,把别人“咬”下来,把自己“咬”  相似文献   

8.
说诚信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谚语。但我很长时间不知道它的出处,也没有去深究,直到读《论语》时才知道这原是圣人之语。《论语》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是说一个人不讲信誉,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这就好比大车、小车缺乏了关键部件套不住牲口一样,那怎么能驾车走路呢?  相似文献   

9.
正收徒四十年来,我不曾问过弟子:"这件事我怎么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向我报告?"我觉得"不知道"很好,表示他们能承担,我也没烦恼。有一回,我自美国弘法归来,在桃园机场出关,远远瞧见四位徒众向我走来,不禁皱眉,心想:怎么这么多人来接机?我还没开口,其中两位徒众见状,赶紧说道:"我们刚送客人上  相似文献   

10.
《党政论坛》2013,(22):54-54
同志们要求我说说政绩。这个是难以启齿,不好说啊!当然,在我30多年的工作期间,尽管在1957年以后遭受很多挫折,但在工作方面组织上对我的评价还是不错的。我自己的特点、我的信条就是独立思考,我心里是怎么想的,我认为就应该怎么讲。  相似文献   

11.
美国总统柯立芝有一位女秘书,人虽长得漂亮,但工作中却经常粗心出错。一天早晨,柯立芝看见女秘书走进办公室,便立刻赞她:“今天你穿的这身衣服真漂亮,正适合你这样年轻漂亮的小姐。”柯立芝的评价让女秘书受宠若惊。柯立芝接着又说:“我相信你的公文处理也能和你的打扮一样漂亮。”果然,从那天起,女秘书在公文处理上很少出错了。一位朋友事后问柯立芝:“这个方法很妙,你是怎么想出来的?”柯立芝得意洋洋地说:“这很简单,你看见理发师给人刮胡子吗?他要先给人涂肥皂水,为什么呀?就是为了刮起来使人不疼啊。”好一个精妙的比喻啊,我们姑且称之…  相似文献   

12.
《党政论坛》2011,(10):26
一天,英国作家狄更斯坐在江边垂钓,一个陌生人走到他的面前问他:"怎么,您在钓鱼?""是啊,"狄更斯随口回答,"今天运气真槽,这时候了,还不见一条呢。可是昨天也是在这里,我钓了15条呢!"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一直注意保守自身,可是很多时候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空间。如果你在某一个早晨起来,满怀着喜爱与情感祝福了你的空间,你说:"我住的是一个多么舒服的地方啊!而我又何其有幸能拥有这么一个地方!"你即刻会感觉一切都不一样了。万物是一体,真是所言非虚,这时候,房子摇身一变,成了你的朋友。当你心情不是那么好的时候,你也能从房子得到慰藉。反过来,如果你每次走进家中都想:"这房子真小"或"我  相似文献   

14.
调查·证据     
看完以反腐败为主题的电视连续剧《苍天在上》算来已有一段时间了,但我总不能忘却剧中章台市两个头面人物的一段对话——当黄江北问到为什么不调查田副省长的腐败罪行时,林书记说:“没有证据,怎么调查?”黄江北立即反问:“不调查,哪来证据?” 好一个“怎么调查?”!好一个“哪来证据?”!究竟是证据在先还是调查在先,这跟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讨论一样,一时说不清。证据是用来证明事物的凭据;调查是为了了解情况进行考察。在反腐败斗争中,调查的目的就是掌握证据来惩治罪犯。由此可  相似文献   

15.
周一下班,我前往职工倒班房,给一位朋友送去从主城捎下来的衣物。刚到5栋3楼,迎面遇见端着饭盒边吃边走的一炼钢厂党委胡书记:“你怎么不回家吃饭啊?”“这几天该我在倒班房值班,与职工同吃同住……”“哦!领导干部业余时间在倒班房值班嗦!”我俩会心一笑。他转身走进了一间充满欢声笑语的职工宿舍。  相似文献   

16.
<艾子杂说>里讲:一天,艾子散步,碰到两个人坐在路边高谈阔论.甲说:"我就是弄不明白:我们和那些当官的,同样都是人,怎么他们就那么有智慧,而我们却没有呢?"乙答: "这还不明白?人家每天吃的是肉,当然就有智慧.而我们每天吃  相似文献   

17.
柳笛 《侨园》2015,(4):51
"朋友"二字,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为此,曾写过《朋友啊!朋友》一文。几年过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对于朋友又有了进一步的感悟和理解。人在世间奔波,"可以无亲无故,但不可以无友;可以无财,不可以无骨"。这是前辈们总结的经验,现在想来,确实有一定道理。交友是一件有益的事,每个人都应该尽量去认识新朋友,因为朋友能扩大我们的视野,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这个世界。漫长的生命旅  相似文献   

18.
浙西北山区长兴县长潮乡兴隆小学女教师何萍,收到丈夫陈尚全从西安某部发来的电报:符合随军条件,速来部队。喜讯传出,乡亲们都为何萍高兴。 可是,这一夜,何萍却彻夜未眠。是呵,丈夫当兵二十年,生活的重担落在她的肩上,她都咬咬牙挺过来了。如今,她可以吃“皇粮”、住公房,走出这穷山沟了——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啊!然而,她怎么也放心不下这个家:这里有长年生病的年过花甲的婆婆,有把她当作爹和娘的小侄子,更有她执教二十多年的村小学的孩子们;虽然她还是个民办教师,可山村需要她这样的教师。“我走了,这个家怎么办?孩子们怎么办?”何萍思忖再三,终于拿定主意:“不去!”这是1992年春的事。  相似文献   

19.
“上访村”里看民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月9日上午,北京丰台区幸福路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来访接待处,二楼尽头南侧的一间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和李玉梅(化名)谈了一个小时:“已经离婚了,你怎么能住到人家家里”,“那套房子比分给我的要好”,“可是你这样做不合情理啊!我们帮你去做工作,把差的钱补给你?”来自辽宁的李玉梅坚持上访了十年。  相似文献   

20.
承担     
<正>人到世间来,是享受吗?未必!是受苦吗?也不见得!这是一个苦乐参半的世间,我们来到世间,不管苦乐,都要"承担"。人生要承担一些什么呢?1.生活的承担。人要生活,就不能不吃饭、不穿衣等。生活所需的费用从哪里来呢?这时就必须承担生活的担子!不但承担个人的生活所需,一家老小我们都要帮助承担。有时日常生活所需之外,偶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