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记不起是第几次看《长大》。从大学走到现在,起起落落的不同经历中,这本书曾无数次告诉我,就这样长大,就这样走下去。这是个白色世界里的成长回忆录,一群姑娘小伙子们,在二十来岁的金色年华中,演绎着属于他们的青春故事。故事里,有经历了三次高考终于考上理想医学院的"傻大个",有一个大大咧咧自认看清了整个世界的"聪明"女孩,有最最让人敬佩的、只顾救死扶伤的严师……  相似文献   

2.
朱仲南 《南风窗》2014,(22):91-91
<正>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不应把孩子分为三六九等,不应乱评什么"三好"、"四好",要评就认真点,因为你评了某些人"三好",就等于说其他的都不好了,大家服气吗?去医院看病,大多数人都不喜欢那些面无表情,冷语冰言的医生。遇到此类医生,大多数病人以及他们的家属心里是很难受的。有时常会突发奇想,怎  相似文献   

3.
开心酒吧     
《工会博览》2005,(7):74-74
专家本色 修理工应召去医生家修理电视机,发现 他那架电视机用了10年,已经破旧不堪了。 医生用幽默的口吻说:"你开个处 方吧。" 修理工对着电视默默地看了一阵,然后 回答:"我看只能写验尸报告了。"  相似文献   

4.
正2020年的春节注定不同以往,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笼罩了京城大地。初春的两场雪,使原本行人稀少的街道显得越发寂静。"少出门、少聚会"的呼声,让更多的人宅在家里,大门紧闭;极少数外出的人也要专挑没人的地方走,尽最大可能避开他人;外出归家的人们还没进门,便先行消毒,恐怕沾染了一点点病毒的气息……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他们不是医生,却"战斗"在阻击疫情的第一线,一个个平凡而忙碌的身影,一句句不厌其烦的叮咛,让居民们感到温暖,他们是"最美京诚人",他们以"积小流成江海"的精  相似文献   

5.
《南风窗》2004,(13)
有时候,问题比答案更重要。它们能告诉我们中国企业家的疑惑和顾虑,他们的关注焦点何在,他们的经营环境如何,他们的思考有多少"中国特色"……何况,4位对话嘉宾每人为此付出了25万,这全部27问的直接成本就高达100万元。至于它们的价值有多少,每个人都可以在审视下面列出的问题后给出自己的答案。韦尔奇的回答呢?那太长了,我们没有足够的版面来刊登。而且,就像许多人事前就预料的那样,那都是一些关于在全球舞台上巨头们如何起舞的"普遍原理",它能带给中国企业家一些想象,但并不能帮助他们改变在中国的商业实践。  相似文献   

6.
正"对于我来说,通过我的工作,让更多的单身职工牵手成功,开心的离开交友活动现场,我要比他们更高兴、更开心。他们脸上的微笑就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肯定。"说到这里李志松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微笑指数:"授人玫瑰手有余香,能成为北京职工婚姻家庭建设协会兼职‘月老’是我一件非常光荣的事儿。有人说,能说成三对儿媒就能成仙,我如今已经说成五对儿了。不管能不能成仙,我都认为这是一件让我无比快乐的事情。看  相似文献   

7.
插足与倾销     
哲学家问儿子:“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儿子想了想回答说:“放羊。”哲学家很不高兴,但还是耐着性子问:“为什么?”儿子说:“因为放羊的人最多,既然别人都去放羊,那就证明放羊很好玩,于是我长大了也想去放羊!”  相似文献   

8.
来信     
《南风窗》2016,(9)
正1读此文后,深有同感,自己的家乡在山西的一个小城市里,一个国企双职工家庭的生活在那里还是众人羡慕的。小时候去同学家玩,家长都会问起你的父母在哪里上班,而说出他们的单位后,总会听到一句"好单位"的回答。设身处地想一下,工人阶级的思想里难有对国家宏观经济走向的深刻认知,他们已被程式化的生活、工作所局限了。在去产能转型的背景下,下岗的他们是弱势的,但悲哀的不是他们,  相似文献   

9.
沈湘 《法制博览》2009,(6):26-27
哲学家问儿子:“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儿子想了想回答说:“放羊。”哲学家很不高兴,但还是耐着性子问:“为什么?”儿子说:“因为放羊的人最多,既然别人都去放羊,那就证明放羊很好玩,于是我长大了也想去放羊!”  相似文献   

10.
乡村很自卑     
最近到村子里去转转,发现乡村很自卑.几千年农耕文明培养起来的,那种"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式的自信和存在感,几乎完全被电视里宣传的那个时髦世界击垮了.那个"黑盒子"日复一日地通过广告、娱乐明星、肥皂剧暗示着,那种知足常乐、与世无争、勤俭节约的生活世界必须赶紧抛弃,生活在别处.勤劳致富,不能致富的勤劳是愚昧的.如果既不穷,也没有富,仅仅是热爱劳动,热爱田野,有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式的世界观,"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那么就是朝着穷途末路狂奔了.乡村已经没有信心再肯定"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式的诗意世界了.  相似文献   

11.
正3~6岁的幼儿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爱模仿、自制力欠缺等年龄特点,而且年龄越小的幼儿规则意识越弱。造成他们规则意识缺乏的主要原因有:1.家长的教育理念影响。80后的父母思想开放,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许多家长会有这样的教育观点:"不想给孩子立那么多规矩。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像我们那辈人一样,什么都得听家长的,没有自主权。我希望他们释放天性,做自己,能够快乐地长大。"这种理念本身没有错,但前提是需要把握好"度"。  相似文献   

12.
正本期专家:杨晓娜: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一种被称为"耳石症"的疾病开始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最典型的特点是患者突发性眩晕,影响到工作和生活。什么是耳石症?主要症状有哪些?应该怎样治疗和预防?对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内科医生杨晓娜回答道,目前,我国已进入社会老龄化,中老年人因血管硬化或内耳器官功能减退,使得相当一部分人出现  相似文献   

13.
正提起工会主席杜风,北京鸿禧香精香料有限公司职工一致的回答是:"我们的知心姐姐。"原来,鸿禧公司大部分职工都是年轻人,遇到什么事儿,总希望找个信得过的人说说。而杜风自从担任工会主席后,就时刻关心着大家的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经常主动地走到职工身边,询问他们的需求,帮他们解决难题,为大家公正维权、争取福利。遇到职工家里出现重大难题时,她还会积极帮他们争取相关补助,并在公司开展捐赠活动。所以,大家遇到什么烦心事儿或者工作中遇到困惑、不平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向这位工会  相似文献   

14.
一些刚把孩子送进幼儿园的年轻父母告诉我们:他们的心挂在幼儿园门口的绿色小栅栏了。一个喜欢蹦蹦跳跳的男孩子说:"哪一个小朋友调皮,老师就要找一把锁,扣住他的鼻子……" 也许,每一个人在他长大以后,不一定会记得儿时呆在幼儿园的某一段经历。然而,那时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却会在他  相似文献   

15.
正"亲爱的武汉陌生人:在‘封城’ 76天之后,武汉这座‘九省通衢’终于又扑向了祖国的怀抱……""亲爱的未来的你:我是28岁的你,来自2020年……""亲爱的女儿:爸爸希望你长大后,做一个心中充满阳光的人。当挑战来临的时候,心怀阳光的你一定能够一往无前,做一个有能力保护很多人的人……"  相似文献   

16.
现如今,"大病去医院,小病到药店"已成为老百姓的习惯。然而,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吃错将危及百姓健康。对老百姓而言,药店药师作为医院围墙外面的"医生",是最好的专业参谋,也是保障百姓用药安全的"把关人"。然而,现实情况到底怎样,他们能肩负起这一使命吗?日前,一位在药店工作的执业药师向记者讲述了她所经历的那些事儿———  相似文献   

17.
《南风窗》2012,(19):68-69
我希望所呈现的每一帧画面,都是一架时光机,多年之后观众再看,还能感受到上世纪的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一个导演眼中的变化中国。我是一个在山西汾阳县城长大的孩子,刚开始拍电影的时候,被称为"一位来自民间的导演"。我的父亲原来在县城里工作,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被下放回老家,在农村教了很长时间的语文。很多亲戚到现在都还住在乡下——这样一种农业社会的背景,带给我的影响非常大,我一直愿意承认并珍视这一点。后来很多人问我,是怎样的机缘,让我这样一个来自"基层"的人,想要去当一名导演?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很复杂。如果非要有一个直接的契机,那就是1990年,20岁的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叫《黄土地》。  相似文献   

18.
哈尔滨一医院发生患者捅死1人、致伤3人事件后,腾讯网转载的此事件新闻报道后面,竟然有4018人次(占65%)在"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的投票中选择了"高兴",而选择"愤怒"、 "难过"和"同情"的,分别只有879、410和258人次. 患者捅死医生的悲剧让人震惊——可比这种医患冲突悲剧更让人震惊的,是"65%网友表示出了高兴".这种莫名其妙的"高兴",这种不合时宜的"高兴",让人感受到了比医患冲突更可怕的网络暴戾之气,感受到了现实的残酷和冷峻.  相似文献   

19.
章剑锋 《南风窗》2010,(19):62-65
<正>奔三了。改革开放后出生的第一代人,正陆续趟过那条而立之年的界河。2亿多人的青春痕迹,被蔚为壮观地突出和张扬。人们一刻也没有将怀疑的视线从他们身上搬开——这些孩子,都准备好了吗?传统视野的偏狭和挑剔,是基于对"独子时代"的求全责备和解读癖使然,由此过分强调了"80后"的不可造就性。这当然并不是事实。我曾经两次前往四川,看到驻扎在那里的志愿者们,差不多都是"80后"面孔。很多人在穷乡僻野里劳动,蓬头垢面,风尘仆仆,年轻的手掌因为繁重的体力活而提前变得粗糙老化。没有人去号召他们,没有人给他们灌输什么意识和观念,他们就是那样出现并存在了。在这一代人身上,没有为什么,你也很难追问到  相似文献   

20.
在温州,随便问一个小孩子,“长大以后干什么?”他的回答都可能是:“当推销员。”推销,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没有推销,任何价值都得不到实现。在北京,据一份统计,在走路最快的人当中,70%都在从事各种各样的营销活动。“营销即为一切,一切即为营销”的时代已经来来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