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你可曾想过,你日复一日起早摸黑地外出工作,是为了钞票还是为了梦想?是为了养家糊口还是为了实现自我?究竟是什么在"支撑"着你在职场中一路前行?职场支点,你找准了吗?支点:职场生涯的有力支撑 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对于在职场中打拼的现代人来说,"支点"除了是支撑你自我展现的理由,更多的是自我能力的肯定.无论选择哪个职场支点都各有利弊,对于个人来说,在不同的职业阶段,也有不同权衡要点.如何"量体裁衣"般做好自己的职场规划,找准自己的职场支点,或许是职场人需要考虑的重中之重.只有找到明确的目标,付出的努力和汗水才能换来自己所渴望的成功.  相似文献   

2.
正去哪儿"充电"?职场人士在寻求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特别是可持续使用的自习场所。有的人选择"蹭"大学自习室,有的选择去咖啡厅,也有的选择24小时书店等场所。这一过程中,一些专供职场人士充电学习的付费自习室也应运而生。那么,职场人士上自习有哪些困扰?这一需求背后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3.
崇尚中庸,不想卷入职场人事斗争,情愿收起锋芒,苦学韬光养晦之术,这是当下职场一个典型的群体,他们是"职场受虐族". 职场受虐族有时成为公司隐形人,给同事"和事佬"或者"受气包"的感觉.宣称"既要工作也要快乐"的他们相信,在公司里忍一下,换种心情,所谓职场风云会成为过眼云烟,与其在职场生闷气,讨人嫌,不如置之事外,快乐工作.  相似文献   

4.
职场中有这样一类人:平时行动独来独往,在工作场合总是很闷,不愿意和任何人多说话,这是"职场自闭症"的表现.有调查显示,职场中有将近60%的人,因环境、压力等原因,而产生"职场自闭症". 感觉跟他们不是"一拨的" "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合群’了."小林在广告公司做策划,性格比较内向,总是不太习惯与别人打交道.小林觉得,自己已经成了办公室里的"透明人"了.  相似文献   

5.
许多人会说话,又不会说话.这句话听起来矛盾,实际上并不矛盾.前一个"会"是讲发出声音表达简单的意思,后一个"会"是指一种交际技巧和语言运用能力.身在职场,勤干和巧干是很重要的,如果还很会说话,那就更受欢迎了. 第一句:"我立刻去办!" 在职场总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常常是公司内部没有考虑周全,而客户又有新的需要.这时,冷静、迅速地作出"我立刻去办"的回应,会让上司直观地感觉你是一个工作有效率、遇事顾大局、处事果断,并且服从领导的好下属.  相似文献   

6.
若干年前,一份职业意味的还是"饭碗"问题.如果还没找到下家,就着急忙慌地辞职,简直是不敢想象的事情.而如今,"裸辞"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重视内心感受的职场中人的选择——都懒得骑驴找马,先撒了驴再说. 职场专家认为,职场人开始重视工作幸福感,而不只局限于薪水、职位,这是一种进步.但另一方面,"裸辞"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面对经济压力、重返职场的压力等等,"裸辞"比拼的不是胆量,而是"裸辞"后的心态.  相似文献   

7.
一个新生代群体的职场课题 我们会经常对比不同年代人的差异,70后是职场核心,80后已成为中坚力量,90后则被贴上另类标签,如特立独行、做事不过大脑、垮掉的一代等等,并由此而担心,这些90后们进入职场能行么? 虽然那些在生产和服务一线工作的90后们在职场打拼已有几年,但90后大学生才刚进入职场,现在对他们下定论还为时尚早,因此我们不妨把目光转向另外一个群体——85后职工.85后与90后都成长在物质极大丰富、电子产品和网络非常普及的环境中,几乎拥有相同的成长经历.85后进入职场工作已有3至5年,他们留给人们很多负面印象,比如工作总是缺一步,特别接受不了批评,一年换好几份工作……我们据此推断90后可能有类似的倾向.  相似文献   

8.
正工作重要还是孩子成长重要?生活,难就难在了这里。特别是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后,许多"职场妈妈"有了"二宝"。身为女人,有天然的母性意识,她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而身处职场,只有职位的不同,没有性别的区分,并且职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做妈妈是世上最特殊的工作,又到母亲节,"职场妈妈"话题升温。她们的工作生活状态如何,特别是家有两个宝宝的"职场妈妈",她们的真实现状又是怎样?本刊记者采访了4位这  相似文献   

9.
正对于职场人来说,拥有一份高薪的工作,不仅保障了物质上的需求,还吸引来不少羡慕的眼光。可又有谁知道在光鲜的外表下,他们内心所承受的压力和苦楚?曾经的理想,却被现实吞噬。面对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既不能对单位的同事诉说,也不能增添家人的烦恼,此时,职场人选择了"有事自己扛"。同时,情绪焦虑、失眠、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也接  相似文献   

10.
方奕晗 《法制博览》2010,(16):37-37
谁都知道说谎不对,谁都忿忿地表示最痛恨的职场行为就是撒谎,可是,谎言还是无可避免地随时随地发生着。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所受的教育中,一直被告诫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但是在考验情商的职场之上,谁能不说谎?职场上的谎言形形色色,为了形象、利益等等大大小小的理由,谎言可能出现在任何场合、任何对象身上。然而有句话叫做纸里包不住火,抛开那些善意的白色谎言不提,一旦谎言被戳穿,造成的负面影响将是长期而深远的。  相似文献   

12.
笼罩在媒体阴影之下的总统侯选人是没有真实个体的。在我以前工作的办公室里,曾经流行过一个游戏,叫做"谁是杀手"。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在参加者中,不公开抽签决定一名杀手。然后,在只有主持人和"杀手"知情的情况下,杀手在黑暗中"杀人"(所有人都闭上眼睛,只有主持人知道他/她杀了谁)。当大家睁开眼睛的时候,开始猜测谁是"杀手"。这个游戏的最终成功者,当然是在语言、神色和动作中都成功地掩盖了自己"杀手"真相的人。也就是说,谁最善于撒谎,谁就成为成功地杀死了所有人的"杀手"。  相似文献   

13.
闲情五拾     
人邻 《法制博览》2011,(6):62-62
一家人 人和人怎么就成了一家人?这是非常奇怪的。 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相互陌生的,他来自哪里?她来自哪里?他是谁?而她又是谁?但是他们就那样认识了,就那样将两个人的东西像蚂蚁搬家一样地搬在一间屋子里,成了恩恩怨怨的一家人。  相似文献   

14.
职场如江湖,从容淡定地面对,运筹帷幄地控制自己的职业生涯,是笑到最后的保证.而真正让自己笑傲职场的,其实是不可或缺的五颗"心". 第一颗心:关心 适用范围:亲密同事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是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其实用在同一家公司的同事身上,依然有效.  相似文献   

15.
"剪不断,理还乱。"只需要简简单单六个字,就可以说明职场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人际关系的理顺需要职场中人更多精力上的投入,和不断改善、加强沟通能力。沟通是一门艺术。沟通的艺术,不仅仅在于对语言的灵活运用和把握,更在于要找准出发点和着眼点,站在自己和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使矛盾迎刃而解。在处理矛盾时,除了直接沟通,职场人还可以考虑审时度势的运用曲线沟通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国学引导确定职场努力方向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工会 乔英杰/口述 本刊记者 曹海英/整理 国学精髓宽广而伟大,你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运用到,在竞争的职场上,国学也帮我在职场中确立了正确的思想,在工作中起到了激励作用. 职场中“君子坦荡荡”  相似文献   

17.
时至今日,工作稳定仍是职场人羡慕的焦点之一,尤其是"35岁以上"人群.与其他年龄段的下岗人员相比,他们受教育的程度低,再就业能力弱,家庭负担重,如能在一个单位稳定工作,既能一直干着自己的老本行,又可免除后顾之忧、老有所养,还能避免"半路出家"、从头创业的艰辛与风险.那么,这种想法是否切合实际和可行呢?  相似文献   

18.
正国学精髓宽广而伟大,你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运用到,在竞争的职场上,国学也帮我在职场中确立了正确的思想,在工作中起到了激励作用。职场中"君子坦荡荡"对于我们这些平常百姓来说,国学的影响必离不开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且息息相关,潜移默化,无处不在。上班之初,我在一家铁路站段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因文章多有发表、获奖,故经常受邀参加路局报社组织的外  相似文献   

19.
正年轻人都会有一腔热血,但在面对职场不如意的境遇时难免也会心生抱怨,同事之间互相吐槽、传染成了办公室的情绪"雾霾"。作为一名入职几年、有过一些经历的职场中人,我认为诱发职场"雾霾"的原因主要是这两个方面:物质层面的压力和精神层面的压力。有调查显示,薪酬影响职场是否满意程度最高。被调查的职场人士中,62%的受访者表示,工资水平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收入低俨然已经成为了职场  相似文献   

20.
Ilona Szwarc 《南风窗》2012,(23):50-53
几乎每一个在美国长大的女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洋娃娃。令人惊讶的是,她们总是喜欢选择与自己非常相像的洋娃娃。这恰恰折射出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自拍、自恋、自我推销以及克隆、批量生产和消费者至上主义。这些洋娃娃的名字叫作"美国女孩",这个名字清清楚楚地告诉人们,这些名为"美国女孩"的洋娃娃们是谁,她们像谁。每个洋娃娃都代表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并成为了各个女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洋娃娃已经成为现代美国文化的一个符号。洋娃娃现象让人看到了最立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