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正格 《传承》2010,(19):38-39
"满汉全席"起源于清太祖努尔哈赤关于满、汉两族和睦相处的进步政策。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师,公开反明。由于在萨尔浒一战大获全胜,逐步据有辽沈。据《满洲秘档》,努尔哈赤进入辽沈地区后,满洲人与关内北迁于此  相似文献   

2.
沈阳故宫为大清入关前夕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两代皇帝所建的盛京皇宫,清入关后沈阳故宫成为清代皇家储物宝库,馆藏万件清代宫廷档册秘笈、御用珍品和明清文物收藏,沈阳故宫在历史上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的美誉。  相似文献   

3.
开发水电资源等于采“金矿”,其“含金量”为“24K”.鱼背山水电工程的“含金量”并不在于贫困山区将孕育出一个年税利超亿元的大户,而在于“鱼背山精神”、“鱼背山形象”、“鱼背山现象”将为库区万县市竖起一座跨世纪的“灯塔”.——采访札记(一)元月3日,阳光明媚,春意盎然.笔者慕名前往万县市最大的水电工程鱼背山工地采访.车出万县市区南西行42公里,一派紧张繁忙的现代化建设场面——赶场电站映入眼帘:主厂房、升压站、办公楼正在紧张施工.登上恢宏的前池大坝,近看管道槽、压力钢管、溢洪道、隧洞口云集,鸟瞰塔吊、高楼、店铺林立,仰望索道凌空伸展.入夜,灯若繁星,点缀天幕,照亮原野,炮声雷动,机声彻夜……,想不到寂静的山村竟有如此的闹市气派.  相似文献   

4.
一、罗施鬼国 南宋时期,西南潼川府路(驻今四川三台县)南部边境羁縻州中“乌蛮”(彝族)贵族的势力发展起来,统治了今川南与贵州省西部连接的大片地方,脱离南宋王朝的羁縻,建立了独立的民族地方政权,称为“罗施鬼国”,或写作“罗氏鬼国”。 今先录明、清以来有关黔西彝族历史发展的记叙,有助于对罗施鬼国的理解。 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卷1《建置沿革》说:“汉为西南夷地,唐武德三年改牂州,四年,又改牁州。诸夷杂处,其部落有七,曰卢鹿蛮者,即今罗罗也,俗尚鬼,号主祭者为鬼主,居普里即今贵州(按,今安顺市),数出兵侵牁地,为罗甸国。元和八年(公元813  相似文献   

5.
“飞军”一词,首见于《华阳国志·南中志》。云:建兴三年,诸葛亮征南中,“秋,遂平四郡。……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军”,毫无疑问,是指军队,但为何冠之以“飞”,“号为飞军”?不见史家明示,笔者经考证认为,“飞军”是指南中劲卒青羌组成的骑兵部队。理由如下: 《说文》释“飞”曰:“飞,鸟翥也,象形。凡飞之属皆从飞。”引伸义,极言运动之速。古籍中,“飞舟”,“飞军”、“飞书”、“飞马”、“飞驷”等等之辞,不胜枚举。其中,有不少用“飞”来形容骑马或驾马疾驰的。例如,《汉书·袁盎传》:“今陛下骋六飞,驰不测山。”注曰:“六马之疾若飞也。”《后汉书·孔融传》:“驰檄飞翰。”而专用“飞”来美称骑兵将士的,又有“飞将”、“飞骑”等辞,《史记·李将军传》:“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三国志·魏志·吕布传》:“布便弓马,膂力过人,  相似文献   

6.
廖盛芳 《中国人大》2010,(10):52-53
明朝后期,一个叫努尔哈赤的人以“七大恨”为幌子,开始跟明朝过不去,他从建州起事,一点一点地蚕食着大明的江山。这个满·环仇恨的人,所带兵马并不多,却创造了战无不胜的神话,把大明王朝打得难以招架,直到他遇上了一个书生,那神话就再也无法续写下去。碰上这么个书生,努尔哈赤以少胜多的本领变得不灵了,甚至以多胜少都成为了奢望。这个书生名叫袁崇焕,生于1584年,1619年考中进士,1620年被朝廷任命为福建邵武知县。  相似文献   

7.
七七工作团在桐柏桐柏县委统战部提起七七工作团,老辈的桐柏人仍然记忆犹新,这是一支抗日战争时期诞生于桐柏老区的红色劲旅。“七·七事变”后,在芦沟桥打响全国抗战第一枪的国民党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九师扩编为军级建制,为纪念七七抗战,定名为七十七军。这是一支正义...  相似文献   

8.
子固能诗     
宋僧惠洪所撰《冷斋夜话》,说宋人彭渊材自称“平生有五可恨:一恨鲥鱼多骨,二恨金桔太酸,三恨蕙菜性冷,四恨海棠无香,五恨曾子固不能诗。”彭渊材这段话,当然是属于茶余饭后的“趣谈”,不足为史家所取。但是,其中所谓“曾子固不能诗”,确也代表了古人诗论的一派流风,造成了几百年来文坛的一个“错案”。  相似文献   

9.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震撼了整个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大义为重,与国民党达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后,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从而拉开了抗日游击战争的伟大序幕。聂荣臻向林彪建议:“这块肥肉块大,不好一口吃掉,得分而食之。”林彪说:“部队上公路,将敌人切成几段,分段吃了它!”9月中旬,日军兵分三路向华北进攻。其中右路军企图由晋北打开通路,攻占太原,达到不战而占领华北五省的目的。八路军奉命抵晋,与国民党军联手共同抗击日军。第一一五师师长林彪出发后不久,副师长聂荣臻率师第二梯队也开始北上,于9…  相似文献   

10.
除奸记     
除奸记赵现民,张现周1941年春,驻巩县的第三十八军,在抗日战争中守护郑州至洛阳数百里的河防。阴险毒辣的蒋介石为解“西安事变”之恨,接二连三发来电报,以清理“异党嫌疑”为名调孟鼎均等37名军官(大部分是共产党员)到干训团受训,企图采取拉出去、打进来、...  相似文献   

11.
新军五十九团是中国共产党在“七·七”事变后组建的一支抗日人民武装部队。这支部队执行党的路线,高举抗日救国大旗,在全民族抗战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纪念“七·七”事变五十周年的时候,特发表原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孙雨亭同志的这篇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铁火神判系谱杂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近松门左卫门的作品《疑恨已冰释》中,有一个所谓“铁火神判”的场面:大坂后街上的铁匠亲属指责其弟子平兵卫的背叛行为,并揭露了他的假誓词,因而对其施行“铁火”,即用金属铗钳铗出一块烧得通红长约三尺的铁块,令其去拿,并催逼道:“喂,平兵卫快拿!”利光津夫氏在学术界报告此资料时,曾指出:“学习我国法制史的同仁,对于以上史料有着极浓的兴趣。这是因为,它告诉了我们,在大化改新以前,社会上所施行的神判形式,在江户时代个别地方的手艺人中依然存在着。”  相似文献   

13.
《晏子春秋·外第七篇》中记载齐景公曾让晏子去治理阿县(今山东省境内),晏子干了三年,绩效很显著,但景公责怪他“治而乱”,晏子于是“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期至,景公迎而贺之。这时晏子道出了前后不同的个中秘密:“今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贷赂至,并会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彼池之鱼,入于权家。”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地区性的内部统一走向全国性的大统一,是中华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和必然趋势。地区性的内部统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一民族内部的统一,如松赞干布统一西藏,成吉斯汗统一蒙古,努尔哈赤统一东北等,最后都或早或迟地走向全国性的大统一。另一种是像云南这样有几个人口较多的民族小聚居和许多小民族大杂居的地区,离开了几个较大的民族联合并带动其它众多的小民族,不可能实现地区性统一,从而为全国性的大统一创造条件。这就要求人口较多的大民族中有远见的统治者从有利于本地区各民族的共同利益出发,审时度势,正确处理区内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关系,以促进各民族的联合和共同发展。南诏的建国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乌蛮王族与白蛮贵族联合实现地区性统一的范例。 唐初洱海地区的两大民族集团 云南自古以来是部落林立的多民族地区。唐代初年,今大理白族自治州所在的洱海周围分布着山区的乌蛮和坝区的白蛮两个较大的民族集团。前者称为六诏,唐樊绰《蛮书》说:“六诏并乌蛮”,其内部又分为三个不同的族体:越析诏位于洱海东今宾川县宾居镇,其前身是《华阳国志·蜀志》中的“摩沙夷”,为今纳西族先民。浪穹诏在洱海北部今洱源县,其南境为邓赕诏,施浪诏在洱海东北部蒙  相似文献   

15.
秦汉时期中国东北有众多的民族群体,总体来看又分属三个民族集团:肃慎集团、东胡集团、秽貊集团。现依据有关史料对上述三个集团的民族成分和民族名称进行识别,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肃慎集团的民族识别 肃慎集团的民族群体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东北部,这个系统中的各部各有自己的名称。但是,中原汉族史家把若干语言文化习俗相近的人们共同体视为一个民族集团,又把其中肃慎这个比较强大部落的名称作为整个集团的称呼。肃慎集团的名称由来便是如此。按传统的观点,认为先秦时的肃慎、汉代的挹娄、魏晋时的勿古以及后来的女  相似文献   

16.
论明政府在贵州的兴教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建省以后,为了有效开发贵州的人力资源,尽快推进贵州与内地的政治经济一体化,明统治者把“变夷俗以敷教化”作为治黔重心,注意建设贵州的文化教育事业。明政府在贵州实行的多层次办学、多形式兴教等举措不仅使贵州的学校教育具有多元化的地方特色,而且也为后世发展民族教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7.
一个小男孩出于一时的气愤,他跑出家门,对山谷喊道:“我恨你,我恨你!”接着山谷传来回音:“我恨你,我恨你!”小孩跑回家里对母亲说,山谷里有个卑鄙的小孩说他恨我。母亲把他带到山边,并要他喊:“我爱你,我爱你!”这个小孩照母亲说的做了,而这次他却发现,有一个很好的小孩在山谷里说:“我爱你,我爱你!”是的,生命就是一种回声。你把最好的给予别人,就会从别人那里获得最好的。你帮助的人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你越吝啬,你越一无所有。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不可能处处一帆风顺、种种的失败和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去面对、旷达地去处理,这就需要…  相似文献   

18.
李觏哲学的辩证法思想浅议●赖井洋李觏字泰伯,号盱江。建昌军南城(今江西省南城县)人。家世寒微,自称“南城小草民”①。三十四岁,以草泽荐,召试制科,下第归。次年,南城立学,李觏“为之师,四方来学尝数百人”。并创立盱江书院,学者称“盱江先生”。四十九岁,...  相似文献   

19.
不论平日考试、还是高考,政治答卷上错字是屡见不鲜。如:“矛盾”写成“予盾”、“军”写成“军衍”、“反映”写为“反应”、“租赁”写  相似文献   

20.
尤中 《思想战线》2002,28(1):71-78
明朝时期史籍对台湾的记载有不同的称谓 ,“琉球”指的是今台中以南地区 ;“鸡笼”指的是今台北之基隆市 ;台湾的称谓则出自闽音“台员” ,指的是今台北。这一时期 ,台湾与明中央王朝有着亲密的“封贡”关系。有明一代 ,台湾的历史是一部日本“倭寇”及荷兰、西班牙殖民主义者入侵和大陆与台湾人民反抗侵略的历史。至清顺治十八年 (16 6 1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建立政权 ,此后台湾得到更进一步的开发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