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杭州市余杭区深入贯彻浙江省委关于平安建设的总体部署,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坚持“和谐是共同的追求,平安是最大的财富”理念,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全力以赴开展“平安余杭”创建工作,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余杭实施“再造工程”、实现“三大跨越”,建设现代化都市新区创造了良好环境。责任系平安余杭三面拱卫杭州主城,分别与海宁、桐乡、德清、临安、富阳、安吉等地接壤,交通四通八达,区位条件独特。近年来,余杭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社会经济综合指数位居全国百强县20位,常住人口和外来务工人员分别…  相似文献   

2.
中共杭州市余杭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何关新指出:“法治是最高的境界,发展是最硬的任务,平安是最大的财富,和谐是共同的追求”。当前,余杭正处在建设现代化都市新区的关键时期,2004年全区经济社会综合实力位列全国百强县(市、区)第16位,余杭的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  相似文献   

3.
2004年,西湖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省委、杭州市委创建平安工作的总体部署,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协力推进,全力以赴开展创建"平安西湖"工作,有效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为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4.
余杭区交通局是余杭区人民政府主管全区交通工作的职能部门。在余杭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省交通厅、市交通局的关心支持下,余杭交通取得了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区党委、政府坚持紧紧围绕省委和杭州市委关于平安创建的总体部署,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平安余杭”的创建,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2004年,全区没有发生危害国家安全事件、重大群体性事件、重大刑事犯罪案件、严重影响经济秩序案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以及公共安全事件。据省城调队调查,我区社会治安群众满意率达98.3%。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五个强”:一、强组织基础。我们在创建“平安余杭”的进程中,注重把组织建设作为创建工作的首要环节来抓,省委十一届6次全会召开后,建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平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区党委、政府坚持紧紧围绕省委和杭州市委关于平安创建的总体部署,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平安余杭“的创建,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2004年,全区没有发生危害国家安全事件、重大群体性事件、重大刑事犯罪案件、严重影响经济秩序案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以及公共安全事件.据省城调队调查,我区社会治安群众满意率达98.3%.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五个强“:……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一些社会矛盾特别是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各种利益纠纷日益凸显。在这种新形势下,西湖区委区政府把创建“平安西湖”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工作重点。在深入研究、着力把握社会稳定工作运行特点的基础上,建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秀洲区委、区政府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八八战略”、“平安浙江”和嘉兴市委、市政府“五大战略”、“平安嘉兴”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强基础,重整合,保稳定,促平安”的工作要求,以强化综治基础工程建设为着力点,以建立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为抓手,整合基层综治力量,完善五联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基础工程建设,构筑综治长效机制,为保障和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年1—9月份,全区实现生产总值61.6亿元,增长13.4%;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67亿元.增长25.3%;全区农民人均现金纯收人5421元,增长11.5%。健全三级组织落实工作保障一是强化区级机构。调整充实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由区综治办具体负责组织领导、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抽调专职人员建立区平安办公室,增设区维护社会稳定办公室,配备专职主任,增设1名区委政法委副书记。二是配强镇级领导。调整充实各镇、街道综治委及办公室领导成员,明确各镇(街道)党委(党工委)书记任综治委主任,1名党委副书记分管政法工作并兼任综治办主任,政法副镇长(副主任)任综治办副主任,专抓政法综治工作。在全市率先完成派出所所长进镇(街道)党委(党工委)班子、基层法庭升格工作。规范镇、街道综治办建设,充实综治队伍力量。三是健全村级组织。在各村建立由村党支部书记任主任的集治安、调解、流动人口管理等五项职能为一体的综治工作站,在全市率先实施村干部报酬财政专项支付,有效提高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强化了基层维稳力量和组织保障。创新三大载体夯实基层基础一是健全综洽工作中心。在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下,以王店镇为示范,整体推进,各镇、街道先后建立了综洽工作中心。整台综治、司法、信  相似文献   

9.
《今日浙江》2010,(13):F0002-F0002,I0001
近年来,余杭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平安余杭”建设为载体,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各项措施的落实,自2004年以来,连续六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平安区”,多次获得省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荣誉。2009年5月被中央授予“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称号。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模式,郑州市金水区委、区政府在深入基层广调研、深走访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和谐家园’为载体,广泛引导统战人士参与社会管理”的工作目标,完善统战工作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金水区委、区政府先后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在全区16个社区建设了集“工作联络站、政策信息宣传服务站、联谊协商室、各界人士活动室、爱心超市”为一体的“和谐家园”,并配齐了硬件设施,明确各社区党支部书记为“和谐家园”负责人。  相似文献   

11.
下城区地处杭州市城区中心,有常住人口35万,流动人口15万。2005年全区财政总收入达35.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随着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聚,在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使社会治安状况面临巨大压力。一年来,区委、区政府根据省委建设“平安浙江”和杭州市委创建“平安杭州”的部署,紧紧围绕“大投入、大防控、大平安”的工作思路,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安全生产三个责任制的落实,以创建“平安下城”为载体,在创新防控体系上做足文章,在创建“平安杭州”、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争做表率。2003 年,下城区被评为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2004年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平安创建先进区”称号。  相似文献   

12.
《今日浙江》2012,(12):66-6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矛盾纠纷的类型日益复杂,特别是涉诉矛盾纠纷数量上升较快,原有分散、被动化解纠纷的模式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余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采纳余杭法院提出的“综合化解涉诉矛盾纠纷”的设想,在全区建立涉诉矛盾纠纷综合化解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3.
省委、省政府提出和全面部署“建设平安江苏,创建最安全地区”已经近两年了,这一工作在全省人民的支持下,取得了初步成效。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以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为指导,进一步深化“平安创建”,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和谐目标定位“平安创建”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维护稳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赋予“平安创建”更为正确的目标定位,这就是要创建“和谐型稳定”。为此,应正确理解“和谐型稳定”的基本内涵,并以此为目标深化“平安创建”。“和谐型稳定”的创建具有综合性,必须坚持综合治理方针。党…  相似文献   

14.
2003年初召开的桐乡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审时度势作出了打造“平安桐乡”的决策。7月28日,下发了桐委[2003]13号文件《中共桐乡市委桐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打造“平安桐乡”活动的意见》,明确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力争达到“一个化解、两个控制、三个落实和四个不发生”的具体目标,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总体目标。全市各镇街道和综合部门纷纷把打造“平安桐乡”活动纳入本地本部门工作的总体规划。 2004年,省委作出建设“平安浙江”、嘉兴市委作出建设“甲安嘉兴”部署后,桐乡市委、市政府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打造“平安桐乡”活动一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全面分析稳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并于7月23日召开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作出《中共桐乡市委关于深化打造“平安桐乡”的决定》,提出了深化打造“平安桐乡”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同时,充实调整了打造“平安桐乡”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常务副市长、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桐乡市在打造“平安桐乡”工作中,坚持:实出重点,创新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江干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执政理念,围绕省、市委平安建设决策部署,以打造“平安江干”,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抓重点、攻难点、克弱点,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全区上下形成了平安创建热潮,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04年先后被省、市委命名为首批“平安创建先进区”,为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加快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统筹建设现代化大都市中心城区”战略实施奠定了基础。一是抓认识、强责任,全力维护社会稳定。随着杭州城市东扩战略的实施,江干区正处于杭州城市化进程的前沿主阵地,这既是一个…  相似文献   

16.
《中国妇运》2012,(6):32-34
近年来,上海市金山区妇联立足“家”字做文章,着眼“安”字求实效,持续推进“平安家庭”创建工作,全区涌现出200户“平安家庭”示范户,其中2户为全国“平安家庭”示范户,22户为市“平安家庭”示范户,全区“平安家庭”参与率达85%以上。区妇联先后获得全国和市“平安家庭”创建先进集体称号。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政》2009,(6):F0003-F0003
北京市昌平区民政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创建“和谐科室、和谐单位”及“和谐标兵”活动为载体,有效提升了民政部门在社会的整体形象,民政工作越来越多地成为区委、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重点。民政局在全区的考评排名中,彻底改变了以前的落后状态,连续三年获得了北京市民政工作先进区县表彰。首次荣获“首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8.
《观察与思考》2010,(4):62-62
稳定是生产力,稳定是政绩,稳定压倒一切,这是杭州下城区石桥街道在平安创建工怍中上上下下形成的共识。在社会治安相对复杂又要加快推进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双重任务考量面前,石桥街道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社会稳定,在稳定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确保稳定。2009年,石桥街道被授予杭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示范街道、杭州市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先进单位荣誉,实现了“两手抓、两手硬”双丰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张锋 《人民公安》2006,(7):50-51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的地理位置可谓得天独厚,著名的京沪铁道大动脉纵贯全城,平阔的京福高速公路绕城而过,远远望去就像两条吞云吐雾的长龙遥相呼应。2004年11月,薛城区委、区政府本着“立足实际、放眼长远、下大气力创平安”的战略思想和总体打算,划拨专款成立了全区第一支专职  相似文献   

20.
《中国妇运》2008,(4):22-24
山东省有9干多万人口,2700万户家庭。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工作,2004年初作出建设平安山东的部署。家庭平安是社会平安的基础。省妇联充分发挥在家庭领域的工作优势,围绕平安山东建设的总体部署,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组织动员广大妇女和家庭积极参与平安建设,以家庭小平安促进社会大平安。自2004年以来,我省“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一年一个主题,年年掀起高潮,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2006年9月,全国妇联、中央综治办在我省召开全国“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现场推进会,推广了我省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