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年关的送礼活动已经发展成一个成熟的经济链条。从造礼者的刻意为之,到送礼者的有所求,再到受礼者的越发坦然,最后到中间环节上的各种人等,“送礼经济”以一种一年以一个台阶的气热在腐败楼房中越爬越高。  相似文献   

2.
年关的送礼活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经济链条。从造礼者的刻意为之,到送礼者的有所求,再到受礼者的坦然接受,最后到中间环节上的各色人等,送礼经济以一种一年上一个台阶的气势在腐败楼房中越爬越高。有人形容说,送礼经济现在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发展成用公家的钱送礼,再用公家的权还礼的怪异之物。送礼,已成为整个社会必须面对的一个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3.
岁月如流,匆匆又是一年,眼看又要过春节这个“年”了。据传,古时候每当岁末,就有一种鬼怪叫做“年”,是专门于此时四处啖人血髓的。人们能平安地躲过“年”,实属不易。因此,古代过年主要的事就是避邪驱鬼。可见称“年”为“年关”是有根由的。这些陈年旧事,姑妄听之。可时下有个东西叫做“权”,一旦失去监督,真是不得了。特别是一到年关,更是凶残如传说之“年”,不少人都感受到了它那八级地震般的威力。本来,春节期间,人们探亲访友,喜庆交谊,礼尚往来,这是完全正常的。可是这些年,春节期间除了那真诚、纯洁的友情以外,总使人感到有一股滚滚…  相似文献   

4.
黑丁  金星  志海 《廉政瞭望》2007,(7):20-21
逢年过节给领导“上供”已经是某些部门的“惯例”,所以“年关”变成了官员们的“廉关”,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总经理聂玉河就首先是倒在“年关”这个关口上的。正厅级高官聂玉河因逢年过节收受下属送上的过节礼金100多万元,颇具“年关难过”的受贿特点,因此被称作“节礼老总”。  相似文献   

5.
近日,一位从教的友人讲了这样一件事。某小学五年级一个班竟有20多名学生向班长送礼,为的是和“权力很大”的班长搞好关系。背不出课文、完不成作业的同学,给班长送过文具、玩具、水果,甚至还有数额在百元以上的红包。老师发现后,对这些送礼的同学提出了批评,可孩子们却不以为然地说:“现在的大人办事,不也都是送礼走后门吗?”听罢此等怪事,着实令人深思。眼下,十多岁的小学生,也深知办事要“送礼走后门”,甚至在同学之间,“游戏”起这套“关系学”,这的确是一件让人痛心的事情!孩子们不以为然的反问,难道不是对成人世界种…  相似文献   

6.
吴作明 《新长征》2007,(4):64-64
看了这个标题。或许会让“送礼”之人不满,甚至会拿自古以来“官不打送礼”的古训来反驳。请不要误会,这里指的“送礼”不是普通正常的礼尚往来,是指给“行贿”的行为,涉及法律范畴。你说不打行吗?不但要打,而且要痛打。  相似文献   

7.
礼品     
任炳 《前线》2012,(2):53-53
“送礼”,乃为表达尊敬和庆贺之意而赠送钱物的行为。其历史久远且代代相传,是人们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庆功贺寿、走亲访友的常见习俗。中国古代文献中对“送礼”不乏大量记述,《诗经》中就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的诗句,写男女互赠礼物以表衷情。“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作为正常的礼尚往来,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中的各种风尚也随之流行了起来。流行的风尚又叫时尚,它对社会生活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但是一种现象应引起我们的警惕。在流行的风尚中,某些腐败行为也裹挟其间。在人们领略时尚,感受生活时,混杂其间的腐败给人带来的感觉就像品尝美味时,突然瞅见了里面的一只苍蝇。本来很愉悦的心境,会徒生出几分腻歪。那么,“时尚腐败”是怎样表现的,又是如何火起来的呢?假以时尚,追逐潮流填充私欲有人说腐败见缝就钻,这绝不是夸张之语。“今年不送礼,送礼就送脑白金!”“今年不收礼,要…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4,(18):22-23
虽然中央三令五申刹节日送礼风,但是,官场送礼歪风却在向更隐蔽、更高科技化发展。“送礼新趋向”是公款送节礼已穿上从地上转入地下的“隐身衣”,这背后是一些经销商对公款消费等畸形商业形式还抱有幻想,一些党员干部对纠正“四风”还存有观望之念、侥幸之心。官场送礼风难除,根本上是因权力而生的利益输送中,不行贿就不能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从生产到运输,再到销售,最后直至回收,如果接照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来看待今天中国社会的节日“送礼经济”,即便是再高明的政活经济学家,也会对节假日礼物形成的“送礼经济”莫衷一是。固然有需要就有满足,但是一旦在市场化框架下被任其发展而不对“送礼经济”进行法律和道德上的约束,那么势必在整全社会范围内引起对制度的藐视和道德的颠覆,这就是今天“送礼经济”的危机。  相似文献   

11.
每当年关将近,辛苦一年的职场人都将目光聚焦在了“年终奖”这个“大红包”上。年终奖是何时出现的?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世界各国的年终奖有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12.
每当春节,人们总爱拜年串门.聊聊天,问问好,此乃人之常情,无可厚非。然而,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拜年的味道变了,变成了单位与单位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公费拜年”。他们借“拜年”之机,互用公款请吃、送礼,我“拜”过去,  相似文献   

13.
年关如何     
过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后,年关又逼近了。旧时的年关,年货是要准备的:杀猪宰羊、碾米压面、蒸馍做糕、制衣加鞋,即便是平时日子过得再惨淡,这年关总得对付。这是一种久积的文化心态,是一种扯不破的“尊容”与“面子”。于是,到了年关这一天,一股脑地将平日省吃节用积累下的五谷杂粮、精米细面倒进锅里,一齐煮了。仿佛这样明年就风调雨顺,如何的好了。更有甚者,本是颗粒无收,只剩下几粒陈年的种子,为了图个好名声,也一齐煮了,摆出喜气盈门的样子。新年真的来了,钟声响了,爆竹响了,所有的人都欣喜若狂,如释重负。一…  相似文献   

14.
《毛主席语录》是毛泽东著作中名言警句的选编本,发行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圣经》)。因为最流行的版本用红色封面包装,又是红色领袖的经典言论,所以文化大革命中被普遍称为“红宝书”。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无不知晓“红宝书”。那时,人们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但“红宝书”不可不带,连结婚送礼也必少不了一本“红宝书”。  相似文献   

15.
徐浩程 《廉政瞭望》2013,(19):32-33
9月16日,正式上线仅十余天的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出公告,欢迎举报两节期间公款送礼、公款吃喝等不正之风。这是一个月以来,中央第五次重申中秋、国庆两节“禁令”。不管是次数还是时间,都引人关注。最近,同样引人关注的还有朱镕基1988年当选上海市长时宣布的“禁令”。在上海市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朱镕基介绍自己的施政纲领时称,“今后我们市政府任何会议严禁发包,这是一个象征,就是说以后不要搞送礼、发东西这种风气,能够节省很多钱。”  相似文献   

16.
毋保良案发前任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在他任职期间,当地官场送礼成风--县级领导、科级干部逢年过节都“争先恐后”甚至“成群结队”地给他送礼;而毋保良则从“半推半就”到“习以为常”,十年间收礼800多次。他的落马造成了当地官场的人事“地震”--80余名送礼干部因此被免职,其中包括全县23个乡镇中的近20名党政“一把手”。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习惯把接受送礼称为“润滑油”,因为送礼能办成许多无法想象的事情;把杜绝送礼称为“防锈漆”,因为涂上“防锈漆”,成了清高孤傲、没有作用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8.
立身靠什么     
春节前,一位青年同志悄悄问一位老同志:“过节一定要给单位领导送礼吗?”老同志一怔:“嗯?我工作几十年,从没给哪位领导送过礼!”青年同志纳闷:“您真不知道?咱单位有些人每年春节都给领导送礼。”老同志摇摇头。青年同志半开玩笑地说:“怪不得您的仕途不够顺呢!”他告诉老同志:自己心里很矛盾,作为一名要求入党的青年,本不该沾那些庸俗的事,可又怕领导在乎,日后真给“小鞋”穿。还说,我就是想在30岁前把基础打好,也叫立身吧。  相似文献   

19.
顾佳赟 《廉政瞭望》2010,(10):20-21
据贝恩咨询公司近日发布的报告称,2009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增长了近12%,达到9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7.5%。另据麦肯锡发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市场50%的奢侈品消费主要是由“送礼需求”构成的。  相似文献   

20.
警惕行贿“经纪人”田原穿针引线又一族在经济活动中。人们将为买卖双方牵线搭桥,促成交易,从中取得佣金的人称为经纪人。但在社会生活中,却有这么一些人,乐于为人们行贿送礼穿针引线。因而,有人称之为行贿经纪人。只要稍稍留意一下,从近几年查办的一些受贿大案中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