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自然观上,庄子“以物观物”,其境界是“无我之境”,陶渊明“以我观物”,其境界是“有我之境”,虽然庄子与陶渊明常因共同的亲和自然的态度而往往被人并提,但两人在自然观上仍存在巨大差异。王国维的观物理论与境界说对于描述庄陶自然观之区别甚为妥贴,然其所谓陶诗“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为“无我之境”,却是对陶诗的误读。  相似文献   

2.
马洁 《理论月刊》2007,(4):139-141
《周易》是中华文化的元典,是古代文论的文化根基。从文论的角度来看,《观卦》中“观我生”讲求的修美己德与文论中关于创作主体道德修养息息相关;仰观俯察的观物方式又需要创作主体有广博的识见;“观民设教”的教化思想直接启发了汉代风化说;观物取象又是古代文论关于“心物”关系的最早展现。《周易》之“观”的观者、观物方式对于古代文论创作主体论的诸多方面有着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哲学作为人类知识最高层次的理论体系,是一定时代人类文化的结晶,是由该时代的政治、科学、道德、宗教、文学艺术等因素组成的文化共同体的产物。在当代,哲学工作者应立足于全球性问题,探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的理论;立足于全球性问题,寻找全球化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切合点;立足于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发展,研究人类的共性。  相似文献   

4.
赵菊连 《传承》2011,(28):54-55
思想政治教育是由"教"而"化"的过程,是由教育主体审美情感参与,将教育内容内化于心里,并对教育内容产生认同的过程。但是,目前教育大环境表现为:应试教育和功利主义教育中只注重知识和专业,漠视通识教育和受教育者主观感受。因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缺乏鲜活性,教育主体很难获得一种"美"的体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种形式过场,结果只"教"而不"化"。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必须打破这种格局,使教育内容丰富化、教育方式审美化、教育效果内心化,从而实现知识、审美和教化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向丽 《思想战线》2021,47(6):151
“审美资本”和“审美资本主义”是当代美学研究的前沿议题,该问题阈源于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空间隐喻的再讨论,亦即,审美和艺术不只属于上层建筑,而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形式,在当代社会发挥出基础性功能;另一方面则是对于审美/艺术与经济如何基于人的情感结构而建构新型关系的纵深探讨。藉此,审美资本主义批判既是对于审美资本在当代社会转型和变迁中所发挥作用和意义的显现,同时也是基于审美资本的特殊性,对审美的资本化及其可能的旧病复发提出的批评与重构。  相似文献   

6.
勒克莱齐奥的创作借用物化的视角看待世界,使纯粹物质世界具有了与人类思维相同的观察事务的眼光和丰富的情感世界,从而获得了对抗现代物质文明的精神力量。在不同民族文化中"发现给人以希望的新的理由",是他获得世界普遍尊重的重要原因,也是他的世界主义情怀的核心理念。民族主义情绪浓烈是中国读者难以接受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把人类的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自然王国、审美王国、自由王国,相应地便生成了三种人:自然的人、审美的人、自由的人。这种划分尽管存在一些乌托邦性质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局限性,但是却给审美教育提供了一个具体的目标:培养和造就审美的人,从而使人从自然的人成为自由的人。这种理想被《共产党宣言》批判继承发扬了,应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理论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和目标。审美的人应该具有健康向上的审美态度、审美情趣和顺应历史潮流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理论就是要在培养造就审美的人上下功夫,立德树人,从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审美人生,让全体社会成员成为审美的人,从审美自由境界走向伦理(政治道德)自由境界,建设"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社会主义联合体。  相似文献   

8.
赵蕾 《理论月刊》2002,(1):11-12
经济文化贫穷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邓小平同志历来把教育的发展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一系列极具战略指导意义的教育思想。正是由于邓小平的大力倡导与身体力行,中国的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从而保证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顺利进展。  相似文献   

9.
从自然审美到生态审美,从人与自然的"共通性"到"共融性",生态审美是自然审美"润化生命"功能的升华,更倾向于人与自然生态的"共生"、"共存"、"共荣"。青藏高原民族文化基因中与生俱来的"与自然和谐共处、永被恩泽"生态观,"欲取先予、永续利用"发展观,让"生态意识"深深的植入藏族文学之中。生态文学作为现代生态哲学与文学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具备"整体化、动态化"属性。基于生态审美视域对康巴藏族生态文学作品的"生态观"进行梳理,可探求传统生态理念与当代生态文化在康巴藏族文学作品中的演绎脉络。  相似文献   

10.
向勇 《人民论坛》2023,(3):105-109
博物馆是一个流动变化的文化空间,通过不同的功能影响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际局势的起伏变化、疫情的持续影响,都在不同程度地加速博物馆的功能转型和价值重塑。博物馆文创是博物馆收藏、保护、研究、展览、教育等核心功能的重要拓展。博物馆文创叙事是一种知识生产与意义建构的空间表现方式,博物馆文创体验表现为一种公共气氛美学的审美公赏状态,博物馆文创运营通过创意策展、文化授权、故事驱动和跨界融合,正在推动当代博物馆建立起一套多元价值协同的创意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诸暨在萱萝山麓的浣纱江畔,在原址上再一次重建了西施殿,坐北朝南,气势不凡,其格局起承开合多变化,其层次高低错落呈典雅。以古朴细腻的殿宇为中心,东有金鸡山,北起浣纱桥,南至环城南路,西到丰民路、丰南路,自然而然形成西施故里旅游区的核心景观。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表征,服饰具有鲜明的社会审美意蕴。一方面,经济活动成为了服饰审美的一个重要参数;另一方面,服饰审美文化现代诉求还表现在审美价值多元趋向上。在深受宗法礼教之害的服饰文化回归现代社会的曲折历程中,其现代型构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代服饰文化研究体系尚未确立。生态世界观衍化而成的生态哲学可以看作构建中国服饰文化的第一质素。在服饰语言和艺术语言上必须准确地定位并遵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对中国人的审美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从而内化为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具有了形而上的意涵。审美能够激发人们崇高、优美的情感,给予人们以行动的力量,进而使人们不仅懂得保护自然,更发自内心地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中华传统文化中蕴藏的对自然的审美情操,能够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无形而深厚的支撑。  相似文献   

14.
鲁迅小说的视点分外视点和内视点,这些视点既多种多样又灵活多变,使其小说多姿多彩而又简洁有致。鲁迅小说的视点和意识形态关系紧密,外视点的意识形态主要通过叙述者从更高的意识形态层面获得统一,内视点的意识形态主要通过隐含作者的观点表达。鲁迅小说的意识形态既是对中国社会牢不可破的"铁屋子"的审视,又是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态状况的反思,表现了鲁迅绝望的抗争精神。  相似文献   

15.
悲剧艺术是一种崇高的艺术形式,以其哀伤的叙事情节和悲愤的情感震撼人心。而中国悲剧艺术独特的文化视角,向人们展示了悲剧艺术的鲜明特征,它唤起人们对正义、崇高、良善的心理认同,激发人们对审美价值和人生价值的深沉思考。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道德滑坡的原因和道德中国的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鸦片战争开始 ,中国进入了漫长而痛苦的社会转型时期 ,构建在农业经济基础上的伦理道德逐步走向崩溃 ,加上中国传统的谋略文化、游民文化和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对道德的破坏 ,使今日中国进入了一个道德缺失的时代。道德缺失极大地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中国社会的进步。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完成现代化 ,必须提倡共产主义道德 ,遵守社会主义道德 ,吸收古今中外的道德精华 ,重建道德中国。  相似文献   

17.
古风 《思想战线》2001,27(6):63-66
意境与当代审美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近代学者梁启超和王国维的努力,完成了意境由近代向现代的转换,进而成为当代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在当代美学体系的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意境在当代审美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对于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传统美学资源具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诗性回忆与审美体验——析张爱玲小说的叙事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乐 《求索》2011,(9):212-214
张爱玲的《雷峰塔》、《易经》描写了主人公沈琵琶的成长历程,其中包括了家庭变故及沪战、港战等历史事件。张爱玲坚持以个人经历为素材,既反映出创作资源的匮乏,也说明对往事无法释怀,回忆往事、重构故事成了小说的主要内容。小说以空间转换、人事变迁等回忆形式展示时光的流逝,又以回忆的距离感、感官的真实性、回忆的偶然性等审美体验形式来构筑回忆,诗性回忆的意义在于体验生命本质、对抗时间流逝。  相似文献   

19.
谢奕  门小勇  李鹏 《前沿》2007,1(5):204-205
本文通过对于艺术和审美的理解分析了艺术与审美的关系,提出了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的区别在于它的审美价值,这是它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创作者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信息和设计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艺术和审美代表着人类的不断探索精神,它最终要展现的是人类全新的精神境界;艺术和审美智慧是一种有情感介入的、整体性的思维模式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陈世扬 《求索》2013,(9):102-104
审美既具有超越性的一面又具有世俗化的表现。审美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平面化、官能化等特点,即审美世俗化的发展趋向,这是审美发展的必然,也是审美在大众化发展的结果;但审美在更高境界中又实现了审美超越性。事实上,审美在主体欣赏的过程中既有着世俗化的一面,同时又蕴含着审美超越性的存在.二者在大众欣赏过程中相互交集,又在一定程度上离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