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德滑坡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滑坡是我国目前的一个道德现象,严重影响 社会和谐发展。造成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是社会转型、法 治不健全、腐败及道德权威的缺失。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一些领域社会成员中存在着道德滑坡现象,严重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和谐,破坏经济秩序,毒化人们思想,损害社会公正,增加社会运行成本。造成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是德育虚化,利益驱动,官员腐败,社会转型,法制不全,监管不力等。要采取加强道德教育、健全法律制度、加强道德监管、加强官德修养、发挥媒体功能、把握政策导向等措施,来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山东人大工作》2012,(9):61-62
三论:正视社会转型大背景下的道德发展变化,动员起全社会的力量,共建我们的道德家园(摘编)《正视道德问题加强道德建设——三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一文认为,当今中国社会存在的道德问题,是在社会转型大背景下发生的,具有鲜明的社会转型期特征。毫无疑问,道德问题的主观成因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  相似文献   

4.
邵刚 《前沿》2004,(5):163-165
当前我国道德失范问题的实质是道德信念危机 ,引发道德信念危机的原因主要有道德评价标准的理想化、共产主义信念的动摇、伴随社会转型出现的价值失范以及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必须通过发展经济、加强道德理想教育、抓好“官德”建设、加大赏罚力度等措施坚定人们的道德信念  相似文献   

5.
夏腊初 《理论月刊》2004,(10):128-131
“浮士德难题”是西方近代思想史上如何将个人发展、幸福欲求与个人道德自律以及社会和谐要求协调一致的思想难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社会转型的加快,“浮士德难题”也出现在中国文化工作者面前。西方哲人对“浮士德难题”的种种解答,对我国当前转型时期的道德文化建设,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社会所经历的社会转型,是全社会范围内一次重大的利益调整,利益型不仅表现在体制上的转型,而且更深层面地、更具根本意义地表现在人的道德价值观念的更新和提高。转型呈现的多元化格局使社会整体利益和各种社会利益本身都得到了发展和壮大。并使人民群众焕发起在旧体制下被泯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主义恢复了活力和动力。但与此同时利益转型对社会道德价值观念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严重阻碍了改革和发展的进程。因此,本文认为必须重建适合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道德文明体系,具体的方法思考是:协调和整合多元利益:强化社会道德控制机制;加强道德教育的力度;对传统道德进行批判性继承和创造性转换等。  相似文献   

7.
李亮学 《湖湘论坛》2002,15(4):16-17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经济到政治到思想的全方位社会转型时期。在这场以市场为基点和导向的社会变革浪潮中,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自我需要和个人利益的驱动下,依据现实的社会存在来确定自己的价值观念,构建个人的道德体系,使现代社会呈现出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这种多元化格局一方面使自由、平等、开放、理性等价值观念得以伸张,同时,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过分强调个体价值理念的确立,从而使当前的道德状况出现了紊乱和真空的现象。这反映在警察道德领域,则表现为一方面警察道德理性、道德智慧和道德自由得到极大张扬,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8.
道德规范立法在新加坡道德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我国当前的道德建设中公民道德水平不高的现状,有些学者提出将一些重要的道德规范立法,试图借助法律来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但忽视道德与法律的差异性而片面夸大二者终极价值目标上的同一性,在当前中国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法治基础、公民没有具备足够的法律意识的情况下,将道德规范立法不仅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会破坏法律的严肃性,从而对社会成员遵守道德规范产生破坏性的后果,不利于社会成员遵守道德规范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9.
吴琨 《传承》2008,(6):118-119
针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水平整体滑坡的现状,使道德法律化又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依靠法律加强道德的强制作用成为提高目前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从道德法律化的历史分析、可行性、现实价值及对道德建设的启示四个方面探讨了道德法律化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水平整体滑坡的现状,使道德法律化又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依靠法律加强道德的强制作用成为提高目前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从道德法律化的历史分析、可行性、现实价值及对道德建设的启示四个方面探讨了道德法律化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