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环球扫描     
《上海支部生活》2007,(7):50-51
应对全球变暖,中国呼吁发达国家转让碳封存技术;中国坚决反对达赖赴澳活动;内贾德表示决不弃核;伊朗希望在中国储备战略石油;美国为何难以确定对华政策?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社区内去年开了一家卫生站,最近又开了一个卫生服务单位,听说是发展方向。在此,请问什么是社区卫生服务?为何要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3.
唐继赞 《时事报告》2011,(12):57-59
最近,美国和以色列对伊朗动武的问题,又被国际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甚至有媒体大胆预测,这次美国真的要借以色列之手对伊朗核设施发动“突然袭击”。  相似文献   

4.
反思一些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教训是极其深刻的。我们既为一个个受党教育多年的领导干部堕落而痛惜,又为他们大肆受贿敛财的违纪违法事实而震惊。他们为何栽倒在金钱面前?留给我们一些什么深刻的警示和教训呢?我们如何把握自己,避免重蹈覆辙呢?我认为起码要做到“三有”、“一不能有”。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会有法西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什么会有法西斯中国社会科学院雷颐法酉斯主义无疑是20世纪人类最大的灾难之一,这一思潮是如何产生、发展的?为何产生在最为“现代”的欧洲?又为何偏偏在文化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德国得到“万众一心”般的狂热拥护,表现出灭绝人性的残酷?这确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早...  相似文献   

6.
煤矿责任事故不断的给人们敲醒警钟,可当一次次矿难再度来临的时候,我们又该做何反思?煤炭安全生产的监管体系为何这样薄弱?违规、违法生产为何难以遏制,减少事故应该强调建立什么样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伊朗邀请外国人参观其核设施,此事,引起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最近,新华社援引英国《独立报》网站的一篇署名文章,题为《大问题:美国是真想攻打伊朗,还是在武力恫吓?》。  相似文献   

8.
微观察     
《乡音》2015,(1):1-1
捐资催促高校改革 《新周刊》:近来,中国企业家向国外名校捐款成为热点新闻。捐款引发的最普遍的诘难是“有钱,为何不捐给中国的大学?”其实,更有意义的问题是,中国高校为何吸引不到他们的捐助?月前,社会捐资大多用于兴建校舍、改善硬件,一大原因是其建设成果看得见、摸得着,为捐献者提供了直观可控的激励。要取信于捐赠者,就需要有能...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龙岩市城建监察支队科员江进祥九年没有在单位上过一天班,工资却照发,被网民称为中国“最牛公务员”(《重庆晚报》2月10日)。因为江进祥的“最牛”,严重影响了单位的管理,有的队员出工不出力,有的无故旷工,支队也无法处理。江进祥为何这么“牛”?为何能如此长时间吃“空饷”?这是我们不得不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即将过去的2011年,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进入我们的视野,有人义愤填膺,有人扼腕叹息,有人振臂高呼,有人痛定思痛,这些人与我们非亲非故,毫无干系,为何我们要密切关注?为何我们会感同身受?只因为这些人、这些事仿佛就在我们身边,  相似文献   

11.
微观点     
《人民公安》2012,(20):47-47
解决民众诉求为何如此艰难? 段郎说事:刚刚接待一个千里迢迢来访者,是广西一上访农民,多地上访无果,看着他对我这个毫不相干又无任何作用的人竞抱有一肚子希望的神情,我心里隐隐作痛,解决民众的诉求,为何如此艰难?我们各级有关政府部门,先不要讲那么多为民服务的大道理了,先踏踏实实不辱本职好不好?  相似文献   

12.
《时事报告》2006,(2):7-8
新闻事实:8月8日,伊朗宣布重新启动铀转化活动,同时拒绝了欧盟提出的关于解决伊朗核问题的一揽子提议。欧盟、美国不久前先后发出警告,称如果伊朗不停止铀转化活动,就将把核问题提交安理会,伊朗表示不会因此退却。国际原子能机构于9月24日通过了欧盟提出的关于伊朗核问题的决议。但伊朗认为它是“不合法的和不能接受的”。伊朗坚称其核活动是为了发电,并表示决不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合法权利。目前,美国正在加紧活动,要各国支持将伊朗核问题提交安理会。  相似文献   

13.
2012年的首场战争发生在哪里?几乎所有观察家都本能地想到中东。因为这里有两大燃点:一个是伊朗,另一个是叙利亚。具体到这两个国家,谁会首先卷入战争?答案却又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通过了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伊朗也随即宣布全面恢复浓缩铀活动,并终止联合国在其境内的活动。这无疑使得近年来日趋复杂的伊朗问题变得更为扑期迷离.国际社会能否和平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伊朗与世界的又一次博弈。  相似文献   

15.
纪萍 《民主与法制》2014,(16):40-41
2014年3月25日上午,被告人李图良故意杀人一案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被害人、4岁的李小龙是李图良的亲生儿子。为何父亲要亲手杀害骨肉亲子?为何被告人所在居民委员会递交给检察院联名请求书上有百余名居民按了红手印,请求从轻发落被告人李图良呢?  相似文献   

16.
2010年4月,美国政府问责局就中国对稀土材料供应的控制提出警告。这事一般是美国国务院或商务部的职权范围,问责局为何插手?暂且把稀土问题放下,看看问责局到底是个什么机构要。  相似文献   

17.
罢免案为何搁浅呢?一个违法赌博的人怎会“得到了公众的认可”?按理说,市领导指示了,市纪委建议了,代表又做了违法的事,选民怎能作出了相反的选择?是因多数选民认为,陆魏源平时热心选区公益事业,不是好赌博的人,偶尔的行为不应作为代表合格与否的必要条件,在选民中口碑较好,要罢免他“面子上、感情上都过不去……”。  相似文献   

18.
为何要纳税? 公民为什么要纳税?这似乎不是个问题。形同住小区为什么要交物业费一样,夜间巡逻要有保安,小区垃圾及时清理要有保洁人员,绿化保养要有园丁,除非业主们要轮流做这些事,否则,物业是少不了的。  相似文献   

19.
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学习的一个重点。何谓创新型国家?我国为何要在现在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这篇文章作了较权威的阐释,非常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20.
在朝鲜核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伊拉克战后陷入困境之际,伊朗核问题又愈演愈烈。对于美国人来说,伊朗,是一个敏感的画家;核问题,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因此,美国会不会在伊拉克战争之后,再次将战火烧到伊朗,也是一个值得玩味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