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某外出旅游,需半个月后才能回家.一天,气象台预报,近期将有强台风.邻居王某见张家无人,房子又年久失修,恐难以承受台风袭击.于是,就花钱请人对张家的房子进行了加固,共花费用500元,但台风过后,张家的房子还是倒塌了.王某是否有权要求张某偿还所支出的费用?  相似文献   

2.
你有过这样的感觉吗?曾经我们满怀甜蜜和温情搭起的两个人的小家,在某一天,它全部的意义仅仅是一所房子,一个可以让我们安歇的场所。你们一起跑了那么多个地方,千挑万选回的所有让你们兴奋过的东西,再引不起你一点点的兴致,你根本没有时间和念头擦拭去它们身上的灰尘。因为对于一个房子而言,它最大价值不过是有人住罢了。 这样的时刻,会不会为现代人看似现代的生活轻轻的叹息呢?在我们追逐工作中的成就感,寻找与朋友相聚的快乐时,早出晚归的生活,正在悄悄将我们心中对家的爱与情感,一点点的扼杀,不是吗?  相似文献   

3.
门外是谁     
查一路 《今日广西》2010,(11):61-61
一夜间,楼上住进了一群农民工。我们这个小区的对面是个工地,大概农民工就是在这个工地上干活的。 这栋楼5楼正好有套房子是用来出租的,七八个农民工合租这套房。  相似文献   

4.
房子与记忆     
<正>一我有一个在矿山工作的朋友,叫西瓦登珠,两个月前,他在这座小城买了一套房子。在我们村里,我们这一代人中,他可能是第一个在城里买房的。村里的人说他特勤俭,每个月只花费工资的百分之十,其余的都悉数攒下,日积月累,就买到了现在这套房子。这些天,西瓦登珠在我们村里,已经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很多出门在外的年轻人,回到家里后,最怕听到家人拿自己跟他对比。这之后,像我这样在城里晃  相似文献   

5.
读者俱乐部     
[读者来信]房子,无疑是今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对于房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在此,我们节选了几位读者来信,请听他们讲述自己与房子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林瑛 《今日海南》2006,(4):22-23
在今年2月召开的全省侨务工作会议暨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投资捐赠表彰大会上,省长卫留成对与会的海外乡亲解释并让他们消消气:为了改善投资环境,为了不让海外乡亲、港澳同胞一肚子气回来,“我们花了一年时间‘打扫房子’,一年以后,房子基本打扫干净了,我们再请‘客人’来,这个会就有实效了。”  相似文献   

7.
我曾多次找过三道湾的老穆,终不得见。一位开理发馆的姑娘告诉我,老穆搬到了米泉,说是他在那里办了个什么厂,这边的房子已卖给了别人。我找老穆没有其他事,就想叙叙旧。30年前,我从南疆搬到乌鲁木齐,租住的就是他家的房子。他家的院子是北边有一排三间房,西边只有一间半房,我就住在他家的西房里。西边原没有房,我去与他联系租房时这里只是个有四面墙的土围子。老穆是个热心人,听说我没有房子住,他就让我等几天,说他要把这房子盖起来。老穆那时是个泥瓦匠,跟前有一拨儿  相似文献   

8.
在电影《我们害怕》中,这个害怕着所有周边事物的女人说:“我别的没有什么,就是房子多。”一样都缺乏安全感的观众们很快就被打动了。是啊,我们没有家,我们害怕,我们需要房子。  相似文献   

9.
熊培云 《创造》2019,(6):83-84
繁华地段集资盖楼午饭时间,佐藤与平野夫妇准备给我做一顿正宗关西风味的章鱼丸子。“章鱼丸子,起源于大阪……”平野开始介绍章鱼丸子的起源。眼下,我真正感兴趣的是她家的房子。“房子不大,是我们自己盖的。”说到房子,平野眼里流露出一点兴奋。我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在东京,居然可以自己盖房子,而且是在寸土寸金的涩谷区。  相似文献   

10.
三个筛子     
杨占华 《当代广西》2006,(18):58-58
小三大学毕业后,去做临时工了。大家说,小三你还嫩,等你成熟了,一定能找个好工作。小三在一家售楼处工作,很简单,只要把房子卖出去,小三就算是好样的。小三去时,房子已经没有几套了,似乎并不愁卖。谁知这都是假象,多数房子并没有卖出去。经理告诉小三,房子越是少了,人家才越来抢。千万别说卖不出去,要告诉买主,咱的房子热销得很!再晚了,抢都抢不着!一天,一位顾客要买一套好楼层的房子。小三知道,好楼层的房子虽然都写着卖掉了,但那都是假的。小三按照客人的要求,给了他一个好楼层。小三觉得他应该受到表扬。谁想,经理却大发脾气。说小三,你…  相似文献   

11.
让我们先看看几个有趣的小故事: 有个老木匠向老板递了辞呈,准备离开建筑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员工离开,问他能否帮忙建最后一座房子,老木匠欣然允诺。但是,显而易见,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废料,出的是粗活。  相似文献   

12.
贪欲就像毒蛇,吞噬着人的良知,一个被有关部门准备推荐为勤政廉政典型、曾雄心勃勃竞选副市长的市物价局局长.在贪欲的驱使下,房子、票子……一样也不能少地疯狂敛财.结果,现出贪官原形,被押上了被告席。  相似文献   

13.
近日,天等县上映乡佩光村吞部屯村民赵荣辉一家高兴地领到了2000元房屋保险理赔金。真没想到房子烧了,还有人送钱上门,真是帮了我们的大忙啊!赵荣辉家今年因一场火灾,房子被烧了一大半,保险公司给他送来赔付款。得知是政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个有“善始”而没有“善终”的故事: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只得答应,但问他是否可以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答应了。在盖房过程中,大家都看出来,老木匠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了。他用料也不那么严格,做出的活计也全无往日水准。老板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在房子建好后,把钥匙交给了老木匠。“这是你的房子。”老板说,“我送给你的礼物。”老木匠愣住了,同样,他的后悔与羞愧大家也都看出来了。他这一生盖了多少好房子,最后却为自己建了这样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类似这位老木匠的,在…  相似文献   

15.
去年3月,我和母亲一起去了一次美国。在西部,我们住在一个幽静美丽的小城———圣地亚哥。好友W有一套200多平方米的房子,加上前后院子以及院中丰饶的花木、阳伞、帆布椅、草地,算得上一个标准的中产阶级住宅。W盛情邀请我们住在他家里。W的这套房子共四室三厅两卫一车库,四室分别是W本人、我和母亲以及两个房客的卧室。三个厅分别是起居室、餐厅和W的工作室。我注意到,圣地亚哥人的车库大多不是用来停车的,车库实际上是他们的杂物房,往往堆得满满的我的朋友W除了在大学教书之外,还是一个中国文化方面美国公司的MANAGER…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初到伯克利一时没找到房子就在一个间接认识的留学生住的地方住了几天,这样就有机会认识一些大陆出去的留学生,也有机会亲身体验一下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的生活。这里四个留学生合租一套三室一厅的单元房子,每人一间,月租每人80美元。合伙吃  相似文献   

17.
魏翔 《小康》2013,(1):77
我在美国遇到一个教授,他的房子需装修,设计师问教授"每天怎样走进房子"等细节问题,最终形成了一套适合教授行为习惯的人性化装修方案。可见,房地产要趋于居住化,需更多了解人们的休闲行为模式。我们做过相关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老人退休后,释放出的休闲时间是美国老人的数倍。这为我们进行城市建设和小区建设提供了思路,即老人多出的时间做什么?现在的养老  相似文献   

18.
制订周密的歼敌计划 当即,我派人把张宝贵送到一团,他带着我们进攻部队的干部潜行到大龙华南面,指点着告诉我们:敌人驻在九幢大房子里,哪里有炮,哪里有电台,指挥部在哪个小楼里,哪里放了岗,哪里有暗哨,他指着不远处一座灰屋说: “那就是我家,住了十一个鬼子,你们可劲打,房子打倒了我再盖新的!” 当时,大龙华的碉楼还只盖起小半截,敌人都住着民房,比较分散,有利于我们集中兵力一股一股地  相似文献   

19.
婚姻圈套     
因为看多了言情小说 ,所以我曾对婚姻有着极浪漫的想法 ,我希望我跟我的女主角能经历一番惊心动魄的恋爱 ,然后披上婚装 ,戴上戒指 ,心里说 ,这是我这辈子的伴侣了。实际上 ,这是极普通的想法 ,并不一定跟读多了言情小说有关 ,也并不一定多浪漫。但真正结婚后 ,才明白当初对婚姻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不切实际的东西就是浪漫的。我结婚的动力来自于女主角单位里要分房子 ,女主角对我说 ,结了婚就可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了 ,这房子让我们神魂颠倒 :我们盘算着该怎样装修。当然 ,我们要先完成得到房子的必要条件 :结婚。世事难料 ,我们结婚之后 ,…  相似文献   

20.
陆晓娅 《中国减灾》2012,(2X):24-24
<正>我的朋友李四有个癖好,喜欢没事开上车到处看房,从公寓到别墅,有名有姓的楼盘他差不多都看过。其实他已经买了房,眼下也没闲钱重新置业,看房就是过眼瘾。有眼瘾可过,说明社会进步了。过去单位分的房子,模样都相差不远。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房子还越盖越丑,上世纪5 0年代的房子还看得过去,到了70-80年代,就有些惨不忍睹——正应了阿兰·德波顿的那句话:"建筑师不能创造出适宜的环境正可以映射出我们在自己生活中的其他领域亦无力寻到幸福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