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林仕尧 《唯实》2008,4(6):36-38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价值和伦理精神。继承和弘扬传统生态思想的这些价值和精神,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快推进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天津支部生活》2012,(12):53-54
党的十八大把建设生态文明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高度,从而使我们党原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发展成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关于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以实现生态“最大公约数”为逻辑起点,以共商共治共享治理模式为依托,以融通“中国梦”与“世界梦”在共同命运中交相辉映为价值旨趣,既赓续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又承继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基因,更是对西方生态环境治理理论的超越。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维度,以实际行动推动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有力诠释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事务中应有的姿态和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4.
2018年5月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最大的亮点是首次总结阐释了一个新的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是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强军思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之后,在全国性的工作会议上明确宣示的又一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要准确把握它的科学内涵、精髓要义、实践要求,更要科学把握它的理论渊源和形成脉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领会这一思想,从而用它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追根溯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有三条脉络,分别是思想之源、文化之根、实践之基。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的产生及发展有着坚实的哲学基础。从"四个文明"的视角分析生态文明与"生态化"的社会发展问题,可知物质文明是生态文明的基石,精神文明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动力,而政治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熊学斌 《学习月刊》2013,(2):117-118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思路,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再一次升华。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生态思想,表达了先贤圣哲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朴素价值认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生态伦理观、循环经济观、恒产富民观、缘法而治观、物能循环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文化支撑和理论滋养,彰显了返本开新、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意蕴。  相似文献   

8.
王中苏 《唯实》2013,(1):70-72
在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八大上,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充分体现了我党对形势的准确判断,彰显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必将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建设“美丽中国”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9.
构建美丽中国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十分重要的战略,也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文章提出准确把握时代诉求,重塑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模式;多方形成教育合力,完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机制;建构高校生态文化,提高师生生态文明素养,共同致力于实现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境界,助力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摘要】立足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把生态文明看作题中应有之义。人与自然和谐,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关乎人类生存,是人类和其他文明的基础。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自然界起着基础性作用,但这种作用不是消极被动的,人在追求全面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生态文明的支撑。因此,需要在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通过生态文明观念的树立,生态制度体系的确立,坚持低碳、节能、环保,让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成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过程中阶段性的助推力。  相似文献   

11.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而新时期的发展要有新思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构生态文明型社会,从根本上与“三个代表”要求相一致,是符合“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和未来发展规律的。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是“三个代表”指导下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2.
于晓雷 《前线》2013,(8):48-49
社会主义社会从根本来说是一种追求生态良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形态。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并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五位一体”整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突破,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丽媛 《学习月刊》2013,(22):34-35
生态文明.就是一种以追求人类与环境和谐统一、协调发展的新型文明。生态文明既不同于以牺牲环境谋求发展的工业文明.也不同于以牺牲人的发展来维持人与自然和谐的早期文明.它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互惠共生、同步发展的自觉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概括起来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  相似文献   

14.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的,实现“三统一”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相对稳定的,其中在实现“三统一”的手段和目标上,必须坚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刘海涛 《当代贵州》2007,(22):28-29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一些地方对GDP的片面追求,中国也出现了环境危机,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呈现出日益紧张的趋势,这种状况使人们形成一个共识:现代化的目标不仅要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上,还应体现在生态文明上。生态文明建设自然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种话语形态,其本质都是一定历史时期内思想观念的集中展现,必然会受到文化传统与历史传承的影响。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纲领和行动指南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与中华文化特质的深度融合。习近平生态文明话语体现出对儒家生态自然观、释家生态伦理观、道家生态实践观的话语命题的继承与发展,并结合实际情境弥合了传统生态思想与中国发展现状的时空间距,开辟出独立于西方知识体系之外的独特思想疆域,在全球生态治理的思想图谱中展现出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价值旨趣。  相似文献   

17.
谢宗孝 《学习月刊》2012,(24):91-9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五位一体”整体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高度来认识。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特殊意义和作用机制,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神农架林区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具有代表性、示范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根据党的十八大“五位一体”总布局,2013年我们要结合实际,紧紧围绕三门峡“三大战略定位”,按照“求转、求进、求实”总要求,持续深化大通关、大交通、大商贸、大旅游、高新技术产业“四大一高”战略,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的一项战略任务与重要工作。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建设农村生态文明一直是党中央发展"三农"工作、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方面。其中,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我们党历年所颁发的事关"三农"工作"中央一号文件",它凸显了我们党围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进行的顶层设计、决策部署和政策演进,也是各地区各部门做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具体指导和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