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利益的界定问题是多年来一直困扰法学界的难题《物权法》的出台能否解决这一困惑,这一疑问曾在法学界及整个社会都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对此,本文认为既要看到精确界定公共利益概念所面临的困难,又要对其作出相时合理的界定,同时在立法中应规定公共利益的认定程序和私权的保障措施,使公共利益真正符合其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重庆钉子户,广州地铁遭遇的钉子户两个案例说明《物权法》中的公共利益需要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法理学的角度去看待公共利益,从而对公共利益的概念、观点和关系进行探讨,从而对公共利益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4.
土地征收的私权保护——兼论我国土地立法的完善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我国由于现行土地征收立法本身存在内在冲突和漏洞 ,又加观念、制度、操作等方面的问题 ,造成土地征收中公权侵害私权 ,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后果。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 :更新立法理念 ,贯彻私权保护原则 ;明确界定公共利益范围 ,严格限制征收权的滥用 ;开放农村建设用地市场 ,促进土地资源高效配置 ;健全土地征收程序 ,增强公开性、公正性 ;完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等  相似文献   

5.
爱刑人特许权,是受刑人权利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后,监狱学界提出的一个权利概念。该概念的提出与发展,对监狱丰富现有的改造受刑人的手段、激励受刑人积极接受改造等方面,在理论上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一、受刑人特许权的含义特许权,英文是 Privilege,其含义为不同于其他公民所享有的,而由某个人、组织或者阶级、阶层所单独享有的利益或者好处,是一种特殊而非普遍的权利(或者权力)。国内学界对特许权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特许权的主体,是监狱及其工作人员。另一种观点认为,受刑人的权利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法律明确赋予的权利,二是受刑人特许权。即特许权与法定权共同构成服刑人员的下位概念。很明显,第一部分学者主张的特许权是公权力。笔者更倾向于第二种观点,理由为:第一,通过受刑人的特许权,比如与配偶的同居权,可以折射出监狱管理部门的权力范围;第二,特许权享有主体是受刑人时.才能将特许权的利益价值体现出来,即它能给受刑人带来某种利益;第三,权利(力)应主要是弱者的权  相似文献   

6.
城市房屋拆迁中的公共利益在程序法上的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利益内涵在立法上的缺失,造成大量个人利益被侵犯的案例,在城市房屋拆迁中尤其突出。本文通过探讨如何从程序上赋予受公共利益影响者参与对公共利益内涵的确定以及在个人利益受到侵犯时给予司法救济的途径的问题,试图从法律程序上限制政府对公共利益的滥用,并最大程度的维护公民的个人利益,以此暂时回避对公共利益内涵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蒋龚 《法制与社会》2013,(2):207+211
公共利益一词随着近年来政府越来越频繁的征地举措,已被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所熟知。然而,就什么是公共利益呢,不要说学界没有统一的盖棺定论,就连现行的法律也没有明确对其加以规范的定义,因此,本文期望通过研究近年来公共利益理论,探寻更真实的公共利益,对日后建构完善的公共利益体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我国法律中对于何谓公共利益,至今尚无明确规定,这不利于对个人私权利的保护。在学界,该问题也无统一的认识。其他国家对公共利益的立法上有概括式、列举式、混合式三种模式,但分别有其弊端。本文认为,首先对属于公共利益事项尽可能的列举,然后补充一个程序性条款,即遇到新情况时,由立法机关来决定是否属于公共利益。这样,一方面加大了立法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法律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物权法于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该法第42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为防止征收权的滥用,保护所有人的物权利益,世界各国都对征收权的发动规定了限制条件,其中主要的限制条件是征收必须符合公共利益.征收的公共利益目的不仅使征收的正当性得以确立,而且也是防止征收权滥用的一个重要措施.但是,我们在实务中如何界定公共利益呢?因此,对公共利益进行分析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税收调控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税收调控不仅要考虑宏观调控的目的,也要注重对私权的保护。这是宪政的要求,也是法治国的体现。中国目前税收调控的失范状态,不仅导致了税收调控脱离了合法性,而且屡屡造成对私权的侵犯乃至践踏。因此,税收调控必须依法进行,走合法化道路,包括税收调控权力来源的合法化,依据的合法化以及程序的合法化等。  相似文献   

11.
论行政规章对私权的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保英 《法学》2004,(8):48-54
我国行政规章以对公权或者管理权的保护为基本价值取向 ,而对私权的保护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 :突出管理秩序维护的功能 ;以为相对人设定义务为主要行文方式 ;最大限度地方便行政主体而最小限度地方便行政相对人 ;法律责任的不对等规定等。为此 ,转变规章保护的价值取向 ,加强规章对私权的保护已不容忽视。规章对私权的保护应体现在下列范畴 :通过补充上位法律规则的空隙来保护私权 ;通过区域与职能潜力开发来保护私权 ;通过协调实体权利与程序权利关系来保护私权 ;通过特定事务实现来保护私权。规章对私权保护的实现建立在规章内容中私权比公权价值相对最大化、规章制定过程中相对方与行政主体共同参与、规章规范构成中禁止规则与许可规则的协调以及规章实施中内部运行与外部监督的配合。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和谐,需要对公共利益进行深入的研究,认为公共利益由公共财富和公共福利两个部分构成;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应该建立良性互动关系;社会治理要格外重视处理公共利益中的社会公共福利与个人福利的关系;实现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共同发展,需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14.
公共利益这一概念是一个不确定的法律概念,它的含义复杂易变,结果难以测量,导致人们对它的理解常有分歧.对公共利益概念的准确把握关系着社会的公平正义.在参考和借鉴他国在公共利益界定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自身的特点,对公共利益做出明确的解释,同时在司法环节上进行有效规制,改变现有的缺陷,更好地确定公共利益的范围,充分地维护...  相似文献   

15.
公共利益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妥善界定公共利益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而我国目前包括物权法在内的绝大多数立法都没对公共利益问题做出妥善的界定,随后也没有相关的法律解释颁布,这导致了实践中公共利益的滥用。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旨在从公共利益的内涵、公共利益妥善界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如何妥善界定公共利益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相关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是辨证统一的:公共利益由个人利益组成,是个人利益的总和,个人利益反映和体现着公共利益;公共利益与国家利益具有重合性,在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融合的背景下,两种利益应是相同的;社会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更是与公共利益所指相同,不过是不同法律文本中的不同措辞,反映了不同的价值倾向。  相似文献   

17.
再论社会公共利益的法律保护——案例法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彭年  蒋奋 《时代法学》2007,5(1):48-53
虽然我国法律规定有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制度,但这一制度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执法部门在实践中也没有用好这个制度。本文以新近发生的三个事例作为引子,提出社会公共利益是指以社会公众为利益主体的,涉及整个社会最根本的法律原则、道德的一般原则及隐藏于它们之后的与时代相适应的公平正义观念;其具有公众性、普遍性、客观性特点,内容上至少应包含平等、正义和秩序。  相似文献   

18.
公共利益的界定与识别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公共利益是一个歧义丛生的概念,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不确定性。本文试图从公共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区分和公共利益与公众利益、共同利益的区分中厘清其涵义,并提出,为防止公共利益名义被滥用,应该以宪法统领公益,由立法规范公益,由程序形成公益,仰司法救济公益。  相似文献   

19.
社会公共利益是指以社会公众为利益主体的,涉及整个社会最根本的法律原则、道德的一般原则及隐藏于它们之后的与时代相适应的公平正义观念。经济法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实现社会公平、和谐的重要法律制度之一,经济法立法必须以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重要内容,经济法中的公益诉讼应是社会公共利益实现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20.
公共利益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重要概念,不能因为其不好把握就放弃对它的界定。具体到土地行政征收上,以公共利益为本的行政法不仅是"公共利益"保护的最佳路径选择同时也是对宪法原则性规定的具体化。本文指出对行政法保护"公共利益"的制度设计既有理论价值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