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陈赓既是毛泽东的同乡,又是他麾下的一员得力战将。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毛泽东都十分器重陈赓,常常委以重任。陈赓不负领袖的关怀与厚望,为共和国的建立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陈赓临危受命,率部硬是把逼向中央军委指挥部的敌军压了回去。毛泽东高兴地赞许道:“陈赓行,可以当军长!”得知张国焘要杀害陈赓的消息后,毛泽东立即派人把他接到自己的身边,说:“看他张国焘还敢来杀人不!”  相似文献   

2.
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的时候,共产党员陈赓在刘尧宸任团长的四团当连长。这个团是由黄埔军校的学生组成的,全团的连长都是共产党员,战斗力特别强,在夺取惠州城一仗中建立了殊功。 陈赓自幼受祖父影响甚深。他祖父出身贫寒,幼从戎,英勇善战,臂力过人,身上刀枪伤痕很多,经常给陈赓讲作战故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陈赓小学未毕业,  相似文献   

3.
往昔在延安,见过朱总司令。有数事虽寻常,而我却印象难忘。一日,同陈赓、聂鹤亭等数同志,由城北往城南,见朱总司令骑马自南而来,精神威武。陈赓说:“朱老总,年年四十七。他五十七岁了,你问他,他只说四十七。”待行近了,我们齐向总司令行军礼。陈赓说:“总司令,你身体好啊!”总司令说:“好,好。”陈赓问:“总司令。你今年几岁了?”总司令答:“四十七。”我们数人一齐笑了起来,齐声哄:“朱老总,年年四十七。”总司令也笑,说:“调皮!”策马而去。  相似文献   

4.
1933年春天,因为叛徒告密,陈赓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抓获,后来被压送到南昌。蒋介石见到陈赓时说:“陈赓,你瘦了。”陈赓回答:“瘦吾貌而肥天下。”陈赓说:“校长也瘦了。”蒋介石说,“国家如此,生灵涂炭,寝食不安哪!”陈赓说,“身为一党一国领袖,校长瘦而天下更瘦,这是为何?”蒋介石无言以对。  相似文献   

5.
大革命时期,陈赓在黄埔军校学习,现场聆听过孙中山先生的演讲,参加了孙中山指挥的平息广州商团暴乱的战斗。孙中山出于对革命青年的关心和爱护,找陈赓谈过话,并且资助过陈赓从事革命活动。那时,陈赓便认识了宋庆龄。1927年,陈赓参加了南昌起义。在向广东潮汕进军的途中,他在战斗中腿负了重伤。在党组织的帮助下,陈赓住进了上海牛惠霖骨科医院。牛惠霖大夫看他的穿着打扮和伤情,怀疑他是歹人,可能是作案时受的伤,不很乐意为他治疗。陈赓编假话给他“解释”,仍不能说服牛大夫。陈赓观察这位医生比较正直,有进步思想,就索性把自己的真名实姓告…  相似文献   

6.
当你正聚精会神地上课却忽然遭遇意外停电的时候.或者当你苦口婆心地教育“愚顽”学生,但他依然“冥顽不化”不开窍的时候,该怎么办?在教育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或感意外或感到棘手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方面的难题。那么,请你不妨把这样的经历写下来,寄给本刊编辑部。从本期起,我们将开设“校园个案”的新栏目,真实地记录学校教师或成功或失败的教育案例,希望广大读者踊跃赐稿。稿件要求要用事实说话,成功的案例能给人以启发,失败的案例要有反思,能起到启迪或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1933年春季的一天,因叛徒告密,陈赓在上海被捕。后押送南昌,蒋介石召见陈赓日:“陈赓,你瘦了。”陈赓对曰:“瘦吾貌而肥天下。”又谓蒋氏曰:“校长也瘦了。”蒋氏对曰:“国家如此,生灵涂炭,寝食不安哪!”陈赓曰:“身为一党一国领袖,校长瘦而天下更瘦,这是为何?”蒋介石哑然。1943年某日,毛泽东主席于延安抗大作整风报告,陈赓忽抓耳挠腮,东张西望,后整衣起立,直奔主席台。毛泽东一  相似文献   

8.
周希汉是陈赓的参谋长、爱将和战友,但两人在性格上却迥然不同。陈赓是个乐天派,很爱开玩笑,几乎不分场合、对象,他与自己的“瞎子”政委王新亭、“瘦子”参谋长周希汉的玩笑近于恶作剧的程度。而周希汉当过徐向前的参谋,红九军的作战科长,养成了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作风,加之他比陈赓小10岁,对旅长尊敬、爱戴,在旅长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几乎陈赓喜欢的东西他都喜欢。他俩心息相通,生死与共,配合默契。虽然他俩之间出身、经历、素质、年龄有差异,但陈赓旅长在战斗间隙中,并不放过年轻的“瘦子”参谋长周希汉。  相似文献   

9.
尹家民 《党史纵横》2006,(7):28-31,60
长征中,陈赓指挥干部团突建奇功,深得毛泽东主席赏识。他还毛遂自荐担任了周恩来的担架队长。张国焘几次暗整陈赓,陈赓化险为夷,逃脱险境。本文撷取陈赓将军长征中的精彩片断,以重新回味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幕——毛泽东欣赏陈赓的指挥才能:“陈赓行,可以当军长!”1935年1月19日,中央纵队离开遵义。24日,先头部队占领土城。毛泽东担任中央军委主席以后,总是工作到很晚。行军出发前,干部团团长陈赓派作战参谋郭化若叫醒主席。干部团是一支奇特的队伍,它是由原红军大学、彭杨步校、公略步校和特科学校合并组成的,并由军委直接领导。除陈赓任团长…  相似文献   

10.
史兵 《党员特刊》2003,(2):50-51
1955年3月19日,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苏兹贝格在台北访问了蒋介石。交谈中谈到被称作“黄埔三杰”(蒋先云、陈赓、贺衷寒)之一的蒋先云时,蒋介石长叹一声,说这是他“最得意的门生、奇才”。然而,正是这位“最得意的门生”为革命却毅然拒绝蒋介石的拉拢。  相似文献   

11.
当官是几等人才?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孔夫子说:学而优则仕。那个时候“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人中最优秀的去当官,自然是一等人才。可李鸿章却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天下最容易的事便是当官,倘若这人连官都不会当,那就太不中用了。”干天下最容易的事,那肯定是末等人才了。曹振庸大概是最好的例子,他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为臣,圣眷不衰,官至极品,绘形图于紫光阁,列为功臣。一次门生叩问当官诀窍,他坦然答道:“无他,但多磕头少说话耳。”昏聩如此,这种人恐怕连三等人才都算不上。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人当官的太多,…  相似文献   

12.
1933年春季的一天,因叛徒告密,陈赓将军在上海被捕。后押送南昌,蒋介石召见陈赓日:“陈赓,你瘦了。”将军对日:“瘦吾貌而肥天下。”将军谓蒋氏日:“校长也瘦了,”蒋氏对日:“国家如此,生灵涂炭,寝食不安哪!”将军日:“身为一党一国领袖,校长瘦而天下更瘦,这是为何?”蒋介石哑然。 1943年某日,毛泽东主席于延安抗大作整风报告,陈赓将军忽然抓耳挠腮,东张西望,后整衣起立,直奔主席  相似文献   

13.
陈赓大将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孩提时代,他就跟爷爷练功习武,凭其一身拳脚功夫,统帅着前村后巷的“娃娃兵”;第二次东征中,他冒死背出蒋介石,成为蒋介石的救命恩人;在近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他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屡建功勋。他的婚恋也同样颇具传奇色彩。而且他和傅涯结秦晋之好,还是邓小平做的红娘哩!1939年3月8日,和陈赓患难与共的妻子王根英,在一次反扫荡斗争中牺牲在敌人的刺刀之下,陈赓悲痛欲绝,一向活泼爱笑的他变得沉默寡言。他把  相似文献   

14.
读书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选择。当一个人强迫自己作出某种读书姿态的时候,他其实是在折磨自己了。读书是一种心灵义务。一个人,如果没有把将一段青春时光托付给高贵的思想和真诚的文字,那么,他就是自己的敌人,因为他放弃了对自我心灵的塑造,错过了在读书时光中体会“物我两忘”的机缘。这一机缘,错过了,就永远无法弥补。当你回过头来,重新拾起书本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是何等陌生。  相似文献   

15.
正1955年授大将衔的10位将领中,陈赓与粟裕是推心置腹的莫逆之交。陈赓对屡打大仗、恶仗,智谋百出的粟裕由衷地钦佩。粟裕对陈赓也欣赏有加。1954年10月粟裕担任总参谋长后,陈赓以军事工程学院院长之职兼任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部分工的时候,粟裕让陈赓接管自己过去的职责:分管作战。因故不在总参时,粟裕经常指定陈赓代理总参谋长职责,替他主持总参谋部。  相似文献   

16.
小镇美容师     
当你随着晨练的人流登上别里古台公园高处举目南望的时候,当你随着上下班的车流穿行在笔直宽阔的大路上的时候;当你和家人在黄昏晚霞中散步的时候,你是否想到了洁净清新、散发着清爽之风的街道是经过了谁的清扫、刷洗和装扮?——是他们!是这些可敬的、整天与苦、脏、累等等字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环卫工人,是这些身穿“黄坎肩”,手持铁锹、扫帚的“城市美容师”。而锡盟阿巴嘎旗市政环卫队副队长郭雄,就是他们当中典型的一分子。1980年初夏刚去清洁队上班的情景,郭雄至今记忆犹新。那天,他拿着工作安置通知书到队长办公室报到,…  相似文献   

17.
陈赓大将恶作剧:“我是你爸爸!” 荣阳镇,王新兰初次见肖华 肖华和王新兰的相识很有传奇色彩。“如果不是到延安学习,我决不会认识肖华。”50年后王新兰回忆道,“认识肖华也和陈赓大将有很大的关系。” “西安事变”后,国民党和共产党坐在了谈判桌上。统一战线形成,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相似文献   

18.
四、百年一遇的军人——陈赓 陈赓,湖南湘乡人,生于1903年,卒于1961年。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解放战争时期任第4兵团司令员。抗美援朝时曾任志愿军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将领中,有一位大将最有传奇色彩。他13岁就离家从军,第一批进人黄埔军校,学习成绩优异被誉为“黄埔三杰”之一。他曾救了蒋介石的命,当上蒋介石的内卫,面对蒋介石给的高官厚禄,他共产党人的信念不动摇,仍然离开了蒋介石。他多才多艺用兵如神。抗日战争时期,陈赓任129师386旅旅…  相似文献   

19.
公费玩“二奶” 广西贵港市原副市长李乘龙,他有两个嗜好,一个是爱“财”,另一个是好“色”。 当他还在玉林市当市委书记时,就在工业品展销会上认识了一位安徽敏姑娘。她是做个体服装生意的,此人长得有七八分姿色,皮肤雪白细嫩,一下子就把这位市委书记吸引住了。他故意上去攀她。姑娘心想:“你是玉林一把手,俺如果靠上了你,有了你这棵大树,生意还怕不红人。”于是她和他好上了,不久陪他上了床。他们毫无顾忌地成双成对地出现在宾馆、酒店、招待所。敏姑娘到底是生意人,头脑灵活,乘着李乘龙和她在床上玩到兴头上的时候,撒娇地…  相似文献   

20.
潘泽庆 《党史博览》2002,(3):22-25,32
1955年3月19日,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苏兹贝格在台北访问了蒋介石。当话题谈到“黄埔三杰”(指蒋先云、陈赓和贺衷寒。前两人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后者是国民党中极反动的右派分子)之一的蒋先云时,蒋介石毫不掩饰自己的感情,说蒋先云是他“最得意的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