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几年,每到干旱的夏、秋季节湖水下降后,本地鸭群中常发生麻痹症成批死亡。如高楼公社利民大队集体养的鸭1978年7月份死亡近1000多只,昭阳公社薛河大队集体鸭1979年7月份死亡600多只,1980年8月份留庄公社马口大队社员养的鸭死亡近2000只,1981年7~8月鲁桥公社兽医站和该社新民队社员养鸭又突然发病,出现典型的运动中枢麻痹症状,并大批死亡。我们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初步诊断为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阿拉善右旗巴温公社光明大队的骆驼群于1971年10月至1972年6月陆续发生死亡,其中有一种表现慢性拉稀和流泪,死亡达66峰,使该队养驼业蒙受很大损失。我们于1972年5月和10月两次驻群观察,已明确其中之一为立克次氏体结膜炎,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1987年3月北京远郊某村一群绵羊发生群发性贫血及多种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和驱虫而痊愈。 (一)发病情况和临床检查 这群羊共58只,是从山东省某地各农户家收购后由汽车长途运到北京。运回后,饲草料不足,羊群只维持半饱半饥的饲养状况。一月内部分羊流脓性或带血鼻涕,2只羊持续排混有血液的粪便而死亡,部分羊咳嗽、拉稀、食欲不振,全群羊体况日见恶化,4月底该村将6只病情严重的羊送我院求治。这6只羊精神沉郁、消瘦,可视粘膜淡染,心跳加快,粪检有潜血及大量毛圆线虫、结节虫、仰口线虫、捻转血矛线虫虫  相似文献   

4.
阿拉善左旗为我国骆驼主要产区之一,自1957年以来,发生一种疾病,损失较大。对其发病原因还未弄清,因其症候为拉稀,所以当地牧民称为“骆驼拉稀病”。 1972年春,我们组织了调查组,在当年主要暴发地区温都尔图公社进行调查研究,初步查明本病是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其主要症状除拉稀外,还表现有营养不良和幼龄驼的跛行等症候。  相似文献   

5.
乌鲁木齐市食品公司牧管总场天山牧场一队有四群带羔阿尔泰大尾羊,每群400余只(不计羔羊),从今年5月5日至5月27日的23天内死羊131只。经诊断治疗,确诊为线虫性肺炎,肺丝虫对绵羊危害严重,但能引起绵羊大批死亡的病例尚未见有报道。 (一)基本情况 天山牧场一队的四群羊从5月10日开始大面积发病,每群约有100余只带羔母羊出现临床症状。症状为:精神沉郁,不愿走动,食欲减退,消瘦;病羊有甩头,喷鼻,咳嗽,呼吸困难,流透明鼻液。其中每群有重症羊20~30只。重症羊呈极度呼吸困  相似文献   

6.
资中县报恩公社四联大队三小队一头1.5岁水牛于1964年4月因病死亡。死后未经兽医检查,该队即将肉分给社员120人食用,全部引起中毒。人食病肉后数小时至24小时内出现中毒症状,其主要表现是腹痛、呕吐、拉稀,严重者呈昏迷状态。当时尸体仅剩一根牛尾巴,即以牛尾皮下的少量肉进行了微生物学检查。  相似文献   

7.
甘南牧区羊寄生虫种类多,感染率高,危害严重,据1984年调查,碌曲县尕海乡的绵羊寄生虫有肝片吸虫、同盘吸虫、矛形双腔吸虫、莫尼茨绦虫、无卵黄腺绦虫、奥斯特他线虫、马歇尔线虫、细颈线虫、血矛线虫、类圆形线虫、夏伯特线虫、毛圆线虫、毛首线虫、网尾线虫、原圆线虫、歧尾线虫等。1986年抽查碌曲县尕海、郎木寺两乡的羊群,发现几种主要寄生虫的感染率分别是:肝片吸虫31.54%(41/130)和69.16%(74/107),绦虫32.5%(13/40),小型肺线虫95%(38/40),消化道线虫100%。  相似文献   

8.
我县自1980年6月至1983年6月的三年间,曾四次相继在菜元公社的雁岭关和官上大队、店子公社的社办农场、宫前公社的菜家湾大队的牛群中,发生群发性焦虫病,共计83头,约占当地总头数的90.2%左右,虽经多方治疗抢救,仍有22头归于死亡,造成损失达12600余元给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也给养牛业带来严重威胁。为了尽快地采取措施,控制该病在我县境内的传播和发生,我们对疫源地、诱发原因和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9.
本病于1946年由Olafso等在纽约奶牛中首次发现后,现已广泛传播世界各地。自1980年我国已明确肯定有本病的存在。笔者就包头地区犊牛急性病毒性腹泻/粘膜病作如下报告:(一)发病特点1990年包头市合作奶牛场4个分场均发生新生犊牛因拉血死亡,其中受害最严重的是西滩奶牛分场。该场入冬前后所产的31头牛犊在出生后3~15天内全部因拉稀、拉血死亡。1991年1~5月又产牛犊94头,死亡于拉稀、拉血的有93头;而6~10月期间生产的60头犊牛均成活;但近11月天气转凉后新生的17头牛犊又有14头拉稀,其中3头出现血便,死亡1头。通过近两年的观察,本病主要发病在新生牛犊群,在育成牛群和成年母牛群不见发病;发病和死亡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时节是本病发生的高峰期;发病牛犊有很高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多种动物细胞表面或血浆的一种传染病 ,临床上以高热、贫血为特征。近年来猪、牛发病的报道较多 ,羊发病的报道较少。 2 0 0 3年 7月 ,清水县某羊场发生了该病 ,因确诊较晚 ,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确诊为附红细胞体病后 ,治疗效果较好 ,再无死亡病例。1 发病情况2 0 0 3年 7月 5日 ,清水县永清镇某羊场从山东省梁山县购进一批小尾寒羊共 370只 ,其中种公羊10只 ,母羊 36 0只。年龄为 4月龄至 1周岁。购进3d后 ,部分羊只出现拉稀 ,吃草减少或不食 ,按长途运输和饲草料更换引起的消化不良进行治疗无效。近…  相似文献   

11.
动物衣原体病是由鹦鹉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引起人和多种动物的一种传染病。病原可通过病畜禽的排泄物、分泌物及流产胎儿胎衣在动物之间和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播,有的动物还可经呼吸道、交配等而传染。 (一)羊的感染 鹦鹉衣原体的羊衣原体株可引起羊的以流产为主的多种疾病。1981年在西苏格兰一群绵羊中有156只母羊发生流产,约占11.4%,Brodie等(1983)认为是由鹦鹉衣原体引起的,流产期间和流产后的血样分析,大多数流产羊有高滴度的鹦鹉衣原体抗体。Martinov(1883)报道,在保加利亚15个地区的3808只绵羊中有1263只发生流产,补体结合试验(CF)所检流产羊中有653只是衣原体引起的,占52%,其抗体滴度为1:32~1:2048。Andreani(1983)对意大利部分省的绵、山羊流产作了流行病学调查,在7个省27群的440只绵羊中,衣原体阳性105只,占23.86%,群患病为23/27;并证明从法国进口的21只绵羊和3只山羊也患有衣原体病。Purohit等(1983)在对印度的绵、山羊衣原体性肺炎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1986年2月,兰州市某养鸡场雏鸡群发生临床上以腹泻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并引起大量死亡,损失严重。其症状和雏鸡白痢相似,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和病原分离鉴定,确诊为由溶血性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的大肠杆菌病。 (一)流行情况 该场有雏鸡2200只,本病主要发生在7日龄以内的雏鸡,1~3日龄的部分雏鸡呈“软雏”状,且逐日死亡上升。3日龄时死亡521只,第7日龄时死亡数总计达1152只,死亡率为52.9%,成年鸡未见死亡。该鸡场的育维舍卫生较差,通风不良,垫草未能及时勤换,室内温度偏低,促进了该病的发生与死亡。  相似文献   

13.
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呈流行性发生。该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气候严寒,气温多变,雨雪、霜冻、枯草季节,饲养管理不善等因素都可促使发病和加重病情。本病的特征是在山羊的皮肤和黏膜上出现特异性的痘疹,羔羊较老龄羊敏感,死亡率亦高。前不久,笔者曾遇到一起波尔山羊痘,经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1 发病情况河北省清河县赵庄乡王某饲养波尔山羊12 0只,其中成年羊4 0只,青年羊72只,羔羊8只。2 0 0 3年12月18日,该群山羊突然发病,成年羊发病2 6只,其中有2只妊娠母羊流产,并死亡1只;青…  相似文献   

14.
寄生虫病的侵袭是威胁我区养羊业发展的重要疾病,多年来虽采用每年春、秋两季常规驱治,但其危害程度仍未减轻。据1981年和1987年抽样调查,危害我区羊只的体内外寄生虫有29种,隶属4门6纲14科,而且大多数为多种虫体混合感染。其中感染最普遍的种类有胃肠道线虫、肝片吸虫、羊鼻蝇蚴和螨类。每逢冬春枯草季节,由于羊群营养亏供与上述各类寄生虫的侵袭,大批羊只消瘦甚至死亡。1981年,仅陇西双泉乡因寄生虫发病的羊6450只,死亡2329只,致死率高达36%。  相似文献   

15.
放牧绵羊的线虫病,主要是以寄生性胃肠炎和寄生性肺炎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病原种类繁多,分布广,危害大,尤其在冬春季节,当机体营养不良、抵抗力衰退时,常引起成批死亡,给养羊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放牧绵羊线虫病的防治,在理论上固然有不少办法,但或因具体执行困难,如根据寄生线虫的生物学特性所制定的划区轮牧  相似文献   

16.
采用粪便检查法、幼虫培养法和蠕虫学剖检法对黑龙江省松花江地区羊胃肠道线虫虫卵排出与成虫寄生的季节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年羊胃肠道线虫的虫卵排出量和成虫寄生量于5月出现一次明显的春季高潮,8月又出现一次较小的高峰,而一年的其他时期,虫卵排出量和成虫寄生量很低。羊胃肠道线虫的优势虫种是捻转血矛线虫、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羊仰口线虫、毛圆线虫和毛首线虫。羔羊粪便中最早检获虫卵的时间是6月下旬,一年内虫卵排出量只在7月下旬出现一次高峰。研究结果对控制黑龙江省羊消化道线虫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湟源县波航公社纳隆大队集体饲养的绵、山羊,近年来,每年8~11月份,当年羔羊常发生急性死亡,曾被认为是“脑炎”。1979年9月,我们应邀前往病区进行诊断和治疗,结果如下: (一)流行情况 纳隆地区各生产队饲放的羊只数量不一,多则150余只,少则数十只。队队相连,草山颇小,经常混牧。一般  相似文献   

18.
马焦虫病是危害马匹严重的血液寄生虫病,常常造成马匹大批死亡及对马匹的健康遭受严重的影响。本病在我省的流行,有越来越广泛的趋势,自1959年北京农业大学实习队在海南州兴海地区初次确诊以来,随后在海北、湟源、果洛、海南、玉树等州、县陆续发现。1975年春与同学去刚察县进行生产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马焦虫病在该县比较普遍,其中以伊克乌兰公社红光大队最重。在4~5月份,红光大队两个生产队马匹先后发病,并造成大批死亡,最严重的一群放牧马71匹,死亡31匹,死亡率达43.67%。现主要将伊克乌兰公社马焦虫病的流行情况调查作初步报告。  相似文献   

19.
康乐县畜牧局种羊场1988年从肃南县皇城羊场(非疫区)引进各种年龄细毛羊203只,1989年发生焦虫病104只,发病率51.2%,经治疗后仍死亡9只,致死率为8.6%。和政县达浪乡杨马族村1989年有羔羊94只,发生焦虫病66只,发病率70%,经治疗后死亡19只,致死率28.8%。1990年作者采用药物喷雾羊体灭蜱的方法,预防焦虫病,取得较好效果,发病率分别下降为0和0.6%,无一死亡。具体防治方法 法国罗素·优克福公司生产的倍特(Butox),(又名敌杀死,有效成分为溴氢菊酯)。用其对和政县达浪乡杨马族村当年产羔羊143只,康乐县畜牧局种羊场324只,设对照羊22只,  相似文献   

20.
20 0 1年春季以来 ,赤峰市北部地区先后发生几起山羊疾病 ,其特征是发病急 ,死亡快 ,治疗效果不佳。经对其中一山羊群进行现场检查及综合分析 ,诊断为山羊食野生杏树叶中毒。1 发病情况赤峰市聂某饲养绒山羊 16 0只 ,其中成年山羊10 0余只。该群山羊以放牧为主 ,间或饲喂干草、秸秆等农作物 ,并补以玉米、豆饼等精料及添加剂。2 0 0 1年 5月 10日该群山羊放牧回来后不久 ,即发现有 8只成年山羊突然死亡 ,同时有 15 %左右的成年山羊表现临床症状 ,临诊中又有 2只死亡。2 临床症状病羊初期站立不稳 ,呻吟不安 ,流涎 ,腹痛 ,瘤胃臌气 ,时起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