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批评和女性主义都采用了解构主义的方法,分别反对征服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和压迫女性的男权制度,所以两者自然地结合为生态女性主义。有的女性主义者认为女性与自然有某些固有的共同特质,所以女性天生就更接近自然,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应当认为女性与自然因为受到同一套统治逻辑的压迫而自发形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这种命运共同体是后天建构的,而非先验的、本质主义的。正确认识女性与自然的关系,有利于将生态女性主义的视野扩大到一切受压迫的"他者",包括女性、自然、有色人种、非异性恋、非西方国家、底层民众等,促进各类"他者"之间的联盟,进而解构统治逻辑本身并最终消解逻各斯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2.
李想 《理论前沿》2009,(10):21-23
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日益加剧和环境保护运动不断发展,人们将生态环境纳入到伦理关系之中,出现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理念。在这两大流派相互责难而走向整合的过程中诞生的新的环境伦理思想——“生态人本主义”,正是对这些传统环境伦理理念的扬弃。借鉴生态人本主义的环境伦理思想,对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的权利观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桦 《理论前沿》2006,(9):19-20
人类中心主义是生态危机的价值根源,反思传统人类主义价值观的结果,便出现了动物解放和动物权利论、生物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人类道德共同体和权利主体的范围从人类扩展到非人类存在物,这是人类理智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介绍生态女性主义的广义界定基础上,从生态女性主义对“父权制”世界观批判的角度入手,通过分析生态女性主义对以等级制思维、价值二元论、统治逻辑为内核的“压迫性”概念结构与以二元式思维方式为特征的传统理性主义的批判,阐述了生态女性主义的深刻内涵,明晰其对女性主义、环境学与哲学的理论价值贡献与促进生态危机解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价值问题作为生态伦理学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对传统伦理学实现突破的切入点。自然界是否具有价值?是否具有独立于人之外的内在价值?这是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争论的焦点。人类中心主义者认为只有人才具有内在价值,自然界没有内在价值,只有工具价值;非人类中心主义者则认为除人以外,动物、生命个体以及生态系统都应具有不依人而存在的内在价值。两者分界的依据是人是否是价值的唯一载体;两者分歧的原因是对内在价值理解方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生态女性主义的哲学批判是从思维模式上对西方历史文化中妇女从属地位和自然从属地位的关联性的揭示.它认为,以主宰关系为核心的二元论思维模式是这种关联性的基础.超越主宰-服从关系的二元论不是简单的价值逆反,而是在差异关系中去除等级主宰,建立非等级化差异概念,以重构关系和身份.生态女性主义哲学尝试通过具身认知途径来实现建立非等级化的差异概念,进而达到彻底的非二元论,在自然和人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的伦理学.  相似文献   

7.
环境问题的加剧引发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和重视。作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最为重要的两种理论,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存在根本性的分歧。通过对两种理论的比较剖析,得出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缺陷,以及非人类中心主义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优越性,进而得出我们应当作出的价值选择,即应当以非人类中心主义为理论指导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西方哲学家论人在宇宙中的地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回顾西方哲学家关于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亦即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可以从四个方面展开上述关系的讨论:谁产生谁,谁支配谁,谁更重要,人是否应该保护自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实中的人类中心主义与反人类中心主义之争,便会得出若干总结性的分析意见。  相似文献   

9.
自然界自身是否拥有内在价值是环境伦理学中的核心问题,也是环境伦理学赖以存在的基础,非人类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重大分歧和争论也在于此.一般地说,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只有人类才具有内在价值,并且这种内在价值是一切外在价值或工具价值的源泉;而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自然也具有内在价值.本文试图从价值的本意出发来界定内在价值的适用范围,并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角对这一争议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0.
法律渊源含义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渊源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实质是法学意义上的法律渊源和法律意义上的法律渊源之分.法学意义上的法律渊源概念出于法学研究的需要,可以不予统一和严格界定.但法律意义上的法律渊源概念必须澄清它的含义.法律意义上的法律渊源的认识目前大致有三种视角,即司法中心主义、立法中心主义和法律现实主义.通过对它们的分析,本文主要从司法中心主义视角出发,并融合了立法中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