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产党宣言》第一章开头一句话是,“以往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句话的下面,有这样一条注释,“确切地说,这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随着这种原始公社的解体,社会开始分裂为各个独特的、终于彼此对立的阶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466页)。这条注释是恩格斯在1888年《共产党宣言》英文版上添加的,向来为研究马  相似文献   

2.
胡大平 《群众》2011,(11):77-78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强调,“《宣言》是一个历史文件,我们已没有权利来加以修改”。实际上,不能“加以修改”的不只是《宣言》这个文本,而且包括它传播的历史。这一历史既见证了其力量又呈现了它在今天面临的特别困难,不仅对于我们理解这一文献,而且对于社会主义实践,都是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些不变的东西,正是虚无主义和机会主义的解毒剂。  相似文献   

3.
试析《共产党宣言》蕴涵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岚 《理论月刊》2006,(7):14-16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所代表的社会人格出发,将《共产党宣言》所代表的社会人格定位于“类人道主义”,并以此为依据从整体上解读了《共产党宣言》所蕴涵的教育思想,认为其中所有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一种理想主义的“类人道性教育”。然后,按照历史的发展的逻辑探讨了《共产党宣言》中所蕴涵的资本主义异化教育和无产阶级人民性教育之间的历史联系以及两者之间的质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对于《共产党宣言》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这一划时代的伟大历史功绩,列宁在1913年所著的《卡尔·马克思》一文中给予了高度评价:《宣言》“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即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负的世界历史革命使命的理论。”(《列宁选集》第2卷第578页)这是较客观的评价,因为其中的最全面最深刻是指辩证法,而非指《宣言》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已经最全面最深刻了。列宁在同年所写的另一篇文章即《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历史命运》中,却认为《宣言》已对马克思学说“作了完整的、系统的、至今仍然是最好的阐述”(《列宁选集》第2卷第578页)。这一说法对世人继续评价《宣言》产生了极大影响。稍后,斯大林在列宁的评价基础上又给《宣言》加上了马克思主义的“歌中之歌” 的评语,这更造成人们往往带着绝对化的眼光去评价《宣言》。  相似文献   

5.
此文是农工民主党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文献。大革命失败后 ,邓演达毅然脱离国民党政府 ,同宋庆龄、陈友仁一起在莫斯科以“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名义 ,发表了由邓演达起草的《对中国及世界革命民众宣言》 ,对国民党右派制造国共分裂给予严厉地抨击。《宣言》大义凛然 ,表现了伟大的民主革命者的凛然正气。  相似文献   

6.
15 0多年前问世的《共产党宣言》 ,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完成的一部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作 ,它较全面地申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带国际性的著作”。 (《马克思恩格斯》第 1卷第 2 3 6页 )重读《共产党宣言》 ,笔者对《宣言》的不少论述都有了新的体会 ,特别是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本文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理解。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在《共产党宣言》中 ,马克思恩格斯谈到在前资本主义时代 ,等级制度森严 ,被压迫阶级没有人身自由。“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宣言》(简称《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的第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它“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从而为各国工人阶级锻造出了统一的无产阶级斗争策略”。在党的80岁生日之际重读《宣言》这篇不朽文献,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与认识《宣言》所阐释的科学原理,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仰,并且正确地分析与处理当今我国社会的若干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一 恩格斯在《宣言》1883年德文版序言和1888年的英文版序言中说过,《宣言》的主要核心内容之一,就是“人类的…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对《共产党宣言》学的早、学的多、学的深,并且带动和要求党员干部努力学习《共产党宣言》。毛泽东以《宣言》为政治立场和价值基准,并与国情的结合中发掘《共产党宣言》的时代内涵。毛泽东学习《共产党宣言》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启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不断学习并科学把握《共产党宣言》。  相似文献   

9.
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启示──重读《共产党宣言》的一点体会池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概述了资本主义社会发生发展的历史,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纵观《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五十年来,世界资本主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社会主...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发表60周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40周年。5月初,全国80余位学者聚集在古城南京,就“两论”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历史地位、主要内容、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限于篇幅,本文仅将有关“两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讨论的主要情况综述如下。 一、关于“两论”的历史地位 有的同志认为,“两论”是中国革命历史特点的理论表现,是奠定我党正确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的著作,  相似文献   

11.
从《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基本原理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的是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必须明确理论对象具体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文化条件问题。搞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正确实现《共产党宣言》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应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随着香港的回归,“一国两制”付诸实施,这既是振兴中华的一个创举,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150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揭示了社会主义最终要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指出了代替的“历史主动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相似文献   

13.
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意义杨建成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第二次革命的伟大旗帜和纲领,也为西方有识之士誉为“第二个《共产党宣言》”,成为当代社会主义的旗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多来,历经了不同的社会治理形态,但《共产党宣言》所蕴含的理论真理始终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共产党宣言》中的社会治理思想包涵了社会教育需要满足论、劳动需要满足论和权利需要满足论三方面,阐明了进行社会治理达到的目标:实现社会的自我治理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建国70多年来,随着社会结构的变革,中国社会治理模式也随之变迁。要实现中国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关于社会治理的思想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从两种制度的建立发展过程看“两个必然”的历史发展趋势──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程林胜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论断,是150年前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其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所揭示和论证的。自...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深入学习和贯彻十五大精神的时候,迎来了《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五十周年。党的十五大决议称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上的报告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迈向新世纪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把世界共产党人的第一个政治宣言──《共产党宣言》同十五大报告──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宣言作比较研究,把这个研究同回顾、审视从1848年到1998年的一百五十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教训结合起来,是很有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这对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更好地统一对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认识,切实落实…  相似文献   

17.
社区建设要以马克思所提出的“自由人联合体”的思想为指导。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的时候,明确地把“自由人联合体”作为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在《共产党宣言》第二章的末尾,马克思、恩格斯谈到共产党在未来夺取政权后,要尽快增加  相似文献   

18.
梁煜璋 《今日海南》2011,(10):26-26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近期新闻战线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记得毛主席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指出:“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一部彰显革命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的壮丽史诗,震撼了全中国,扬名于世界。笔者认为,我们这次新闻战线“走、转、改”也是长征,也要做宣言书,做宣传队。做播种机。  相似文献   

19.
王盛槐 《人民论坛》2014,(7):194-196
由于历史原因,过去我们对《共产党宣言》蕴含的一些重要思想、观点也未能真正掌握。重读《共产党宣言》,应该正确理解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坚定执政党的阶级立场;正确理解“两个必然”趋势,牢固确立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正确看待资产阶级开拓的世界市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是为了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这就指明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和前进方向。一、社会主义历史阶段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历史阶段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早在一百三十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在《共产党宣言》中预言:“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