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6月27日,各报都发表了云南政府设立"诤言奖"(最高奖励五万元),以此鼓励民众讲真话的消息。与此同时,多数设有评论版的报纸也发表了自己的评论。比较我手里的几家报纸的评论,颇有意思。《新京报》A2版头条发表社论《吸纳"诤言",仅靠  相似文献   

2.
1999年 5月 8日凌晨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 ,炸死我国记者三名 ,炸伤我使馆工作人员 2 0多名。美国官方抵赖罪行 ,声称“五八事件”是“误炸”。我国人民群情激愤 ,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抗议。中国人民不会忘记 5月 8日———国怒日。本刊去年第四期发表署名“艾国”的文章《立此存照———“五八事件”以来美国反华行动举要》。今年发表艾国的同样以《立此存照》为题的文章 ,作为“五八事件”两周年祭。  相似文献   

3.
身为一名有犹太血统的哲学家,在《文化与价值》中,维特根斯坦对犹太民族发表了一系列的评论.在这些评论中,维特根斯坦对由启蒙运动哲学家所提出的犹太人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不是完全赞成.维特根斯坦批评犹太人自私自利,批评他们的财富观及狡诈的本性.维特根斯坦对于犹太人问题的态度可以归结为:沉默与顺服.任何一种试图从人的角度来解决犹太人问题的手段都可能给犹太民族带来更多的苦难.  相似文献   

4.
时事学习     
江泽民就美侦察机撞毁 我军用飞机事件发表谈话 国家主席江泽民4月3日就美国侦察机撞毁我军用飞机事件发表谈话时说,美国应停止在中国沿海空域的侦察飞行,这样才能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才有利于中美关系的发展。 江泽民是4月3日上午在北京会见卡塔尔国首相阿卜杜拉·本·哈利法·阿勒萨尼时发表这番谈话的。 他指出,最近在中国海南岛沿海空域发生的中美军用飞机碰撞事件,责任完全在美方,我们有充分的证据。是美国的飞机违反飞行规则,作出危险动作,撞毁我飞机,致使我飞行员下落不明。 江泽民强调。人是最可宝贵的。我对这名…  相似文献   

5.
正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宝贝、焦点。如果受到什么伤害,不仅这个家庭会受到严重影响,其他家庭也会受到巨大冲击。11月初,上海携程亲子园的虐童事件一夜之间形成刷屏之势。在全国关注留守儿童的今天,非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同样得到了舆论媒体的高度关注。《人民日报》发表评论《亮剑,让孩子远离伤害》。评论称,在上海虐童事件引发舆论关注的同时又有媒体报道,河北一幼儿园老师用牙签扎孩子,广西一幼儿园老师持棍殴打孩  相似文献   

6.
自1988年以来,我们《曹州晚报》社在菏泽市人大宣传工作中,以对广大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发挥敢抓热点、敢攻难点、敢破疑点的"三敢"精神,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支持下,采写发表人大工作方面的消息、通讯、评论等稿件1000多篇,有100多篇稿件在人民日报、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工商报、大众日报、山东省广播电台等全国80多家国家和省级报刊电台发表。其中,《89张化肥票喊冤人代会》、《人代会派出的特别专车》、《市委书记命题作文——如何让农民放心种田》、《煤气罐坑害消费者》、《检查组事件》等报道,分别被25家省级以上报刊在头版头条加评论发表,掺盐尿素的报道《怨声、呼声、掌声》被人民日报分别以《掌声响起来》、《警钟敲起来》为题,配评论发表。9年来,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残疾人工作者,我在为受害人感到悲痛的同时,也要站出来说一句:其实精神残疾人也是受害者. 近期,一段“男子殴打扫地男童”的视频在网上热传,画面中一王姓男性精神残疾人突然对街道上一名拿着扫把的男童进行暴力殴打,事件引发大众高度关注.其实自2009年以来,我们北京市怀柔区已经发生多起精神残疾人伤人事件,就在2014年3月27日,还发生了一名精神残疾人砍倒十几名群众,最后6名群众死亡的恶性事件.通常在这种事件发生之后,人们的同情心往往都会更多的放在受害者身上.作为一个残疾人工作者,我在为受害人感到悲痛的同时,也要站出来说一句:其实精神残疾人也是受害者.  相似文献   

8.
世说新语     
正撒谎成瘾者终究会被谎言淹没。——7月23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尼克松图书馆暨博物馆发表演讲,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制度进行疯狂攻击,对中国进行无端指责,并号召西方团结起来对抗中国。新华网评论员就此事件发声玩套路没有出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对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委原书记刘先裘以合同为幌子收取"返现"受贿案发表评论  相似文献   

9.
<正>教育的本质首先是应该对人本身的一种完善,是人从不文明走向文明,从不完善走向完善的一个过程。这些天,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被一个事件所搅动着,这是一个令所有人都不安的事件,这是一个令山西人羞耻、令中国人羞耻、令世界所有文明人羞耻的事件。我一直关注着这一事件,几乎看了有关这一事件的所有新闻及评论。我也想写一点东西,来表达我的愤怒之情。但我一直不能下笔,我不能相信、也无法相信在21世纪,在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成绩的中国,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取得了前所未有成绩的中国,会出现这样一个事件。我除了和一切善良的人们一样感到愤怒之外,还感到一种深切的悲哀。  相似文献   

10.
袁浩 《人大论坛》2012,(8):41-41
日前,媒体曝出康师傅当垃圾丢掉的废弃茶渣,竟被清运公司私自转卖给无良工厂加工成名茶出售。有意思的是,本次事件看似无辜被拖下水的康师傅最终“坏事变好事”,意外的“被证明”茶饮料确实是用茶叶真材实料泡制的。一位新浪上海手机用户发表评论称:“天啊,原来里面真有茶滴,我还以为不用茶叶做滴!”而此前,康师傅一直无法摆脱“茶饮料为...  相似文献   

11.
重庆高考民族成分造假事件引发媒体的持续关注。7月6日,《人民日报》刊发评论《高考公正需要信息公开》,而新华社也再发评论.对重庆市招办手握31名民族成分造假考生名单而不公开.提出了措辞严厉的批评。然而.至今重庆市招办仍未公布31人造假名单。  相似文献   

12.
尤伟仁 《台声》2000,(8):36-39
我有幸拜读了《台声》杂志1999年12期刊登的由陈炳基撰写的文章《回忆抗议“东京涩谷事件”判决不公的学生运动》 ,以及台湾《海峡评论》杂志1999年103 -107期连载5期、署名为郭誉孚的文章《东京涩谷事件与其时代—一被牺牲在美苏冷战中的一段台湾史》。这两篇文章都用了很长的篇幅 ,从不同的角度谈了当年发生在日本东京的“涩谷事件”。由于我本人当时就身处事件发生地—一日本东京涩谷地区 ,并且具有比较特殊的身份 ,在事件前后了解和接触到一些当事人 ,对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比较清楚。因此 ,作为过来人 ,我感到也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随着90后逐渐长大,一些关于90后的负面事件和评论也逐渐增多.对上海市2283名90后青少年的情感调查显示:他们的心情快乐阳光,压力感知适度,兴趣积极广泛,关心父母,关爱同学,渴望和谐的师生关系,他们爱国,富有责任感,价值取向跟随主流.90后青少年的情感是健康积极的,应该避免因个别案例导致的对这一群体的消极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14.
世说新语     
正科技自立,是一条艰辛沉重的路,也是一条写满骄傲的路。——《半月谈》就华为实施"极限生存"战略,将"备胎芯片"一夜转正的事件发表评论我们不能孤立于世界,而是要同步成长。——5月21日,华为创始人、CEO任正非针对相关热点问题,在深圳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我们和美国有冲突,但最终还是要一起为人类作贡献改判不能改掉司法公正,减刑不能减掉法治精神。——《半月谈》评论云南昆明"孙小果案"  相似文献   

15.
声音     
《中国减灾》2014,(6):64-64
随着自然灾害的多发频发,民众对自然灾害事件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越来越关注,在网络上对相关事件、工作进行评论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主动参与以下是本刊挑选出的部分网友的评论:  相似文献   

16.
徐飞 《北京观察》2016,(4):55-57
正"对我个人而言,阅读为我打开了通往外部世界的大门,让我对历史、对大千世界、对人生都充满了希望和向往"。北大朗润园的采薇阁——中国诗歌研究院,这是陈晓明办公的地方。陈晓明曾出版有《无边的挑战》《不死的纯文学》《德里达的底线》《中国当代文学主潮》等三十多部著作,发表论文评论三百多篇。曾获首届"华语传媒文学大奖"年度评论家、鲁迅文学奖理论评论奖等奖项,教育部长江学者。在中国现  相似文献   

17.
正关注度:8.6活跃度:8.9影响力:7.9综合得分:8.41国内热点事件:山东文登"爱国青年"被打事件2015年7月下旬,山东文登一名青年侯某被多名不明身份人士打伤。由于这位青年经常在网上发表一些爱国言论,"爱国青年因言被打"的说法随之流行一时,言论将"爱国"与"暴力行为"混为一谈,情绪激化,观点剑拔弩张。在网络民粹主义的极端话语  相似文献   

18.
4月23日是世界阅读日,我应约为《新京报》写了篇评论。这类评论通常有两种写法,一种是重申“好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之类的道理,好话不怕多说,旨在劝学;一种是豪情满怀地赞颂我国又出版了多少好书,文化事业如何繁荣。旨在随俗。临到头我才拿定主意。写了篇反思中国人为什么不读书的文章,发表时的标题为“阅读率下降,国民当作何反思”。众所周知,在一篇应时而作的评论文章里,不可能真正展开讨论问题。所以我愿意借本周专栏继续谈论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19.
网言网语     
《中国减灾》2014,(7):64-64
随着自然灾害的多发频发,民众对自然灾害事件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越来越关注,在网络上对相关事件、工作进行评论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主动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意识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以下是本刊挑选出的部分网友评论:  相似文献   

20.
网言网语     
正随着自然灾害的多发频发,民众对自然灾害事件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越来越关注,在网络上对相关事件、工作进行评论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主动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意识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以下是本刊挑选出的部分网友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