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道德代价是社会代价中的精神性代价属下的一种社会代价,特指人类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为追求道德进步和社会进步所引起的道德的损害、损失和牺牲,即主要指正向的、合乎道德的、善的价值和能够进行道德评价的活动、行为和事件等的道德价值的损害、损失和牺牲,以及为实现这种进步所承担的消极道德后果。从道德价值的特征来说,它本质上就是一种负面性、消极性、否定性的道德价值,是一种恶的价值,一种不应当的价值,一种消极内在性的价值,一种否定性的实践性精神价值。它不包含道德成本,它与道德成本成反比。它是对道德滑坡的深化认识,道德滑坡则是反映道德代价的一种表层形态。  相似文献   

2.
吴灿新等著的《道德代价论》对道德代价问题研究有如下贡献:第一,对以往国内外道德代价问题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清理和总结;第二,从道德代价本质论、道德代价基础论、道德代价根源论、道德代价调控论、道德代价机制论等不同视角系统分析了道德代价问题;第三,从调控道德代价内外机制等方面开辟了当代中国低道德代价的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有关科学技术的论述大多形成于 2 0世纪七八十年代 ,这个时期正是世界范围内高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的时期 ,由于新的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 ,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邓小平同志正是敏锐地观察到了科技进步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这一变化趋势 ,把握时代脉搏 ,并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极其精彩、极富时代特色的科技发展思想。可以认为 ,邓小平科技思想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的伟大产物  相似文献   

4.
吴灿新 《岭南学刊》2014,(1):117-122
道德代价是社会代价中的精神性代价属下的一种社会代价,特指人类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为追求道德进步和社会进步所引起的道德的损害、损失和牺牲,即主要指正向的、舍乎道德的、善的价值和能够进行道德评价的活动、行为和事件等的道德价值的损害、损失和牺牲,以及为实现这种进步所承担的消极道德后果。从道德价值的特征来说,它本质上就是一种负面性、消极性、否定性的道德价值,是一种恶的价值,一种不应当的价值,一种消极内在性的价值,一种否定性的实践性精神价值。它不包含道德成本,它与道德成本成反比。它是对道德滑坡的深化认识,道德滑坡则是反映道德代价的一种表层形态。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呼唤声中产生和发展的,它的形成与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小康社会思想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必然产物,是“三步走”发展战略的中心环节,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集中体现,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具体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对社会发展代价问题有深刻的认识,他肯定社会发展代价存在的客观性,辩证地看待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并结合时代特点和具体国情,创造性地提出了正确应对和有效减少与克服社会发展代价的思路、策略与方法。研究邓小平的社会发展代价观对于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立法的道德代价 ——中国当前立法取向的犯罪学思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一般正义和人的良善情操,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立法有时不得不付出一定的道德代价或流失一定的社会资本,但这种道德代价的付出或社会资本的流失并不是越多越好。一部良法,应当是人类一般正义和社会基本道德的守护者。如果一部立法破坏了正义原则或者触及了社会道德底线,是不智的和极为危险的,它最终可能成为对不义和违法犯罪的纵容。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关于机动车无过错责任的规定以及其他几项立法中的某些条款,可能犯了这种错误。  相似文献   

8.
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付出了沉重的道德代价,当前必须对道德代价进行积极的调控。调控道德代价,首先在观念上应确立起科学的发展现和代价观;其次,必须树立一个明确的道德代价调控目标,即在发展过程中实现必要的道德代价最小化;再次,必须建立和完善低道德代价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行政法思想内涵丰富。就发挥行政主体作用、实现党政分开问题,邓小平在职能、机构、领导体制、管理过程、领导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思路;就政府依法行政问题,他提出了加强立法、建立责任制为核心内容的“十六字”方针;就监督行政问题,他提出要加强监督立法和监督体制的建设。邓小平行政法思想的形成,来源于他长期的革命斗争与党和国家行政管理工作的实践,对我国法治政府的建设和行政法学的发展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教育,一贯强调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重视学校的政治思想教育。他一贯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并强调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总之,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是一个完整、科学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对小康水平、小康状态、小康生活、小康之家、小康社会、小康的中国等概念的论述,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思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是对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彭航  宋崇豪 《传承》2007,2(5):50-51
邓小平知识分子思想,是在新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思想的新发展,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于我们当前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和谐思想,为当前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是当代世界发展的大趋势.邓小平作为战略家,其思想中蕴涵了深刻的全球化内涵,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确立和中国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周围 《前沿》2015,(2):37-39
邓小平文化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浓郁的民族性、强烈的人民性、科学的实践性、战略的开放性、前瞻的创新性,这些特点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研究这些特点,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汪华章  梁健 《传承》2011,(3):10-12
1980年代下半叶90年代上半叶,邓小平思想的主导与1970年代末80年代上半叶相比,有很大的发展:从用先富论撬动僵化模式的体制,突出改革发展到在改革发展的同时突出强调共同富裕。研究邓小平晚年思想的发展,对于完整准确理解邓小平理论,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1980年代下半叶90年代上半叶,邓小平思想的主导与1970年代末80年代上半叶相比,有很大的发展:从用先富论撬动僵化模式的体制,突出改革发展到在改革发展的同时突出强调共同富裕.研究邓小平晚年思想的发展,对于完整准确理解邓小平理论,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宝琴 《青年论坛》2007,2(2):14-17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民主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其中,邓小平的宪政民主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对我们的制度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研究其宪政思想,对于准确把握我国政治文明发展的规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提出的分权思想,主张政企分开、党政分开、权力下放、权力分散、主权统一、治权独立等,是我国进行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它成功地指导了我国体制改革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陆莹 《桂海论丛》2004,20(4):26-28
邓小平从战略高度认识到人口数量超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和矛盾,主张必须坚决控制人口增长;同时要通过教育解决人口素质低下的问题,开发人力资源,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强调要牢固树立人均观念,走非传统的可持续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他的人口思想对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