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书从“何谓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与知识分子”和“后现代主义与运动”三个方面展开,针对语言与社会、阶级斗争、文化研究与政治、种族问题、男女平等、环境问题等,后现代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给出了不同的观点,两相比较,更便于我们系统认识形形色色的后现代主义理论流派,  相似文献   

2.
本文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上 ,从逻辑和理论两个方面分析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 ,指出后现代主义哲学存在的逻辑悖论和理论上的表征 ,并深入分析了形成悖论的原因。最后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分析了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社会文化基础和理论来源 ,以及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近代西方盛行的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文化思潮,其基本特征是反理性主义,反权威主义,消解主体性,解构统一性。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广泛传播,对我国当代青年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一系列正负交织的影响。引导青年正确认识后现代主义思潮,消除其对青年产生的负面影响,要从提高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增强辨别能力等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4.
詹姆逊作为美国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主张用后现代主义方法策略接壤马克思主义,创造出新范式的马克思主义阐释学。其中,解构作为诠释后现代主义哲学的重要方法,贯穿到其文本分析中。由于詹姆逊文本解构植根于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发展逻辑,具有深刻的政治内涵。因而他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以及民主理论发展的双重角度创造出了符合现实并且重新唤醒政治的文本政治学,但这种政治学仍有一些缺憾,需要予以警觉和重视。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近代西方盛行的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文化思潮,其基本特征是反理性主义,反权威主义,消解主体性。解构统一性。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广泛传播,对我国当代青年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一系列正负交织的影响。引导青年正确认识后现代主义思潮,消除其对青年产生的负面影响,要从提高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增强辨别能力等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6.
产生于 1 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与产生于 2 0世纪中叶的后现代主义都具有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共同特征。然而 ,两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后现代主义只是以游戏的方式批判资本主义 ,满足于对语言的“拆解”、对中心的颠覆、对价值和理性的消解 ;而马克思主义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的本质揭示 ,对其社会制度的弊端进行猛烈的抨击 ,提出要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因此 ,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上 ,马克思主义比后现代主义深刻和彻底。在人类社会发展到后工业阶段 ,我们不能用后现代主义代替马克思主义 ,而要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泛文化思潮,以后现代主义哲学为其理论基础与思想核心。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需要进行辩证的分析。我们既不能因其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契合之处而完全吸纳,也不应因其与中国社会现实存在冲突而一味拒斥。从社会发展的现实出发,现代化是中国社会不可逾越的阶段,后现代主义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可供借鉴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我国的社会文化氛围、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出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价值倾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文章通过分析现代主义思想,阐释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深刻内涵,浅析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人的文化意识,导致了广泛的“反文化”、“反美学”、“反艺术”倾向。“后现代主义文学”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社会中出现的范围广泛的文学思潮,于20世纪70-80年代达到高潮。而中国文学的分期中,当代文学的分期正好与西方后现代文学的分期吻合,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学的大趋势下,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后现代文学的烙印。在创作风格上表现出“决定论的荒谬性”、“政治的无意识”、“自我的失落”、“反传统结构”、“怀旧的情调”等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平面模式说是詹姆逊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思想的主要表现。这一理论概括出了四种深度模式:黑格尔式的辩证法对现象与本质的区分、弗洛伊德的表层--深层的心理分析模式、存在主义关于真实性与非真实性、异化与非异化的二项对立、索绪尔符号学所区分的所指与能指。通过对詹姆逊后现代主义平面模式及其同后现代主义之间关系的考察可以发现:后现代主义不仅是对深度的消解,也是对深度的超越。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主义电影批评因为受到西方当代电影理论的强烈影响而有着鲜明的理论背景,它的研究对象囊括了中国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电影在内的各种电影现象。同时,后现代主义理论为这种电影批评提供了众多的思想资源和研究方法。后现代主义批评在20世纪90年代的电影批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视角。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是从后现代主义角度建立起来的全新的课程理论。用后现代主义及其课程观审视我国语文课程,可以发现语文课程有许多人们从未注意和重视的魅力。人文性、活动性、生活性、模糊性、非线性等都成为语文课程的亮点。对这些亮点的展示和张扬或许正是语文课程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3.
面对当下社会大众文化发展炙手可热,内容遍及文化市场的各个角落,在与精英文化争夺市场份额的斗争中也始终占据上风。面对这样的情形,人们不禁要问:是怎样的社会土壤和环境滋养了大众文化的广泛传播,这些发展与现代人的精神意志有无内在集合点。大众文化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有承担着怎样的使命与责任。在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框架下分析后现代主义文化与如今盛行的大众文化的特点,后现代主义文化对当今大众文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化工业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密切联系,显示出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的核心之所在,即生产愈来愈多的物品以作消费之用,资本主义的文化目标就是消费.后现代主义与文化工业的合流,证明了资本主义对传统文化,包括资产阶级自己的传统文化的最后解构.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意味着"文化统治和资本主义的新社会经济阶段"这一"新的社会样式"的出现,从而不得不接受后现代主义带来的文化虚无主义和价值重估.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当代大众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深入思考大众文化的定位问题、批判问题、文化境界提升问题以及大众文化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问题。虽然后现代主义的大众文化理论在根本上并不能指导我国的大众文化建设,但其合理方面对我国更好地建设大众文化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主义与历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是相对于现代主义而言的。后现代主义是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或日信息社会发展形成的思想结晶。在史学研究领域,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史学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历史研究兴趣的转移;第二是对现代主义历史认识论的根本颠覆。对中国史学来说,进入21世纪,我们如何总结开发2000年来和20世纪中国史学的遗产,如何辩证地把握运用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以推进中国史学在21世纪健康发展,是我们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主义通过对二元论、持续进步观、实利主义等展开批评,在颠覆现代性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中国的现代化,是在历史错位的背景下发生的。面对后现代主义的冲击,我们应从中国语境出发,既借鉴其合理因素,又要克服其片面性认识,更要防止后现代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对接而对中国现代化形成的消极影响。中国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其含蕴的科学理念,已具有了超越现代性及后现代主义的全新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主义是在一百年以来的现代主义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也源自现代主义的衰退。从美学角度来看,后现代主义表现了和现代主义的对立与决裂。在现代主义的顶峰时期,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美感经验范畴,而在后现代主义的创作中,这种商品文化和高等文化之间的界限则趋向于崩溃瓦解。约翰?凯奇是后现代主义创作者的典型代表,他不仅涤荡了20世纪的音乐创作观念,而且打破了音乐最传统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原则。他在推翻传统,实现后现代主义反理性、反秩序的同时,也达到了内心世界新的层面上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9.
詹明信后现代文化观具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方面,他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把后现代主义文化同后现代社会相联系,提出后现代理论是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论断,并揭示出早期后现代理论的基本特征以及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新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他综合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提出了一个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全球模式,强调这一叙事既有别于现代主义、又不同于其他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力图在没有霸权体系情境下让人们获取连贯性叙事的“历史的框架”。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这一理论和术语不能直接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一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否定观对后现代理论的发生、要旨等进行梳理,另一方面将其置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域之下对其内涵进行审视,从而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