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其根本任务是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使单位争先.家庭和睦.社会繁荣和谐稳定。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以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为主旋律的和谐新时代正在开启。人类历史已经进入到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思想政治工作怎样去做,如何做好,已成为我们党组织面临的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工会博览》2014,(12):46-46
对于有工作的我们来说,在工作时间。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是件让人很头疼的事.大多数家庭会选择隔辈人教育和照顾。然而,在教育和照顾孩子的方式和方法上.隔辈人的观念也许得不到我们的认可。那么,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相似文献   

3.
灵魂防沉迷     
人在红尘.生活中总会有诸多的失意、尴尬。看不惯的人和事实在太多太多,遭人误解,被人诽谤,甚至被人小耍一回也是常有一事。遇到这些不快怎么办?有的人爱动肝火.或者以牙还牙.或者以拳相向.其结果是一伤和气.二伤身体,实在不是明智之举。中国有句老话:“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这个“忍”字确实是值得我们大大觉悟一番的。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在小学任教多年的教师,我一直认为,在潜移默化中教孩子做人.远比教给孩子具体的文化知识要重要得多。  相似文献   

5.
论中年生活     
陈仓 《法制博览》2011,(6):30-31
1.中年是人生成熟季节,中年人应该进入从容不迫、静心耐烦的状态,遇事不要慌,处事不要乱,办事不要拖,待人接物不要有厌烦情绪。 2.中年人的精力大不如青年时代,做事要量力而行,不要太急功近利,不要苛求,不要贪得无厌,要懂得取舍,做最重要的事,舍弃无关紧要的事,避免做无聊,无价值的事,千万不要陷人“无事忙”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孙玉祥 《法制博览》2009,(14):22-22
我们中国人干什么事都喜欢讲究名正言顺——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是也。因此,一个人,哪怕他是干上不得台面的事,他也会为于这事找出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事由来,以示自己师出有名。  相似文献   

7.
陈统奎 《南风窗》2011,(26):30-30
颁奖词:他在乎家庭的温馨快乐,他在乎生命的尊严,他在乎为人的良心,他是一个善良的人,亦是一个坚持职业道德与精神的人,他是一个"柔性特警"。2011年12月6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通报,"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集中调查阶段结束,会尽快公布调查处理结果,给人民群众一个真诚、负责任的交代。10月18  相似文献   

8.
刘玮 《工会博览》2010,(18):38-40
赵宝刚曾经是拍摄“纯爱片”的高手。《过把瘾》、《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是我们看到的最早一批国内言情剧.如今,他转拍“话颢剧”.在《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之后.这个已绎55岁的导演.结婚近25年的导演。想拍一部诠释自己婚姻理念的电视剧,“随着岁月的流浙.婚姻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矛盾,  相似文献   

9.
人性与兽性     
我们向以上下五千年文明古国自诩,从古今圣贤到幼儿园老师一直教导怎样做人,可总有些人的所作所为不像人,倒像兽。闵先生说“人之所以为人,正在于‘人性’二字”。一言中的。问题是,为什么有些人表现的是兽性,而不是人性?  相似文献   

10.
大干世界.芸芸众生。能够成为名人的确是一件幸福快乐、值得炫耀的事。一旦成了名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受到社会的关注,这原本也无可非议,毕竟对那些名人来说,倘若公众有朝一目不去关注他(她)了,恐怕他(她)的人气也就尽了。然而,需要我们深刻反思的是,从媒体与公众的角度来说,我们到底应该关注名人的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现在的家长和学校的教师往往是一想到成才,就联系到智力开发,一讲教育,就盯住孩子的学习,而对于如何做人的起步教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则忽略不管,或只是走个形式。事实上,品德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我们对未成年人的品德教育,是关系到孩子走什么路、做什么人、能否成才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自“三皇”而始,“三”这个字就被中国人赋予了非凡的意味,而“三”同时也告诉了我们许多做人、做事的深刻道理,你不信吗?那好,我们不妨就来谈谈“三”,说说“世”吧!  相似文献   

13.
幼稚.看上去有点儿糗。 每天,我们都要做很多事情。过后去想,可能会想出些许尴尬,想得心里没底儿,边想边心生悔意。这些事,大都和幼稚有关,怎么看都有点儿糗。如果你在官路上行走,类似的事儿看上去就会更糗。  相似文献   

14.
道德英雄     
刘醒龙 《法制博览》2011,(10):22-23
人的素质,不能仅仅是知识,而在乎人文精神。 有一阵电视新闻节目中不停地报道美国一位植物人,围绕那根维持生命的导食管是继续插下去,还是拔掉它,以终结其毫无知觉的生命,产生了巨大的争议。好在有一大批人在持续抗争,  相似文献   

15.
做事先做人。这是老生常谈了,也是我这一辈子最深刻的感悟。 我是搞育种的。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尤其如此,不仅要知识多,而且要人品好.不仅要出科技成果,而且要弘扬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6.
《法制博览》2009,(16):72-73
1、有些事,我们明知道是错的,也要去坚持,因为不甘心;有些人,我们明知道是爱的,也要去放弃。因为没结局;有时候,我们明知道没路了,却还在前行,因为习惯了。  相似文献   

17.
叶雷 《工会博览》2014,(20):42-42
很多人说,天底下的字,“人”字最难写.从书法的角度,字的笔画越少,越不容易写好,“人”字只有两笔,一撇一捺,写好不易.更重要的是,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复杂与变动的,因此“人”也是复杂和变动的,要拥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完整人生,太不容易.星云大师有位徒弟,美国博士毕业后问师父:“我现在得到博士学位了,以后要再学习什么呢?”星云大师不假思索地回答:“学习做人.学习做人是一辈子的事,没有办法毕业的.”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他过去教我们怎样做人,现在教我们怎样做父亲。不久前的一天,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庭举行了一次特殊的宣判,判决对象是十八名小演员  相似文献   

19.
朝廷有人好做官,虽非定理,却是公理。定理,是需要论证的,公理则不必置喙。朝廷有人好做官,是真的。朝廷有人是不是好做事?此处所言的事,是正事,是公事,是保国安民事,是经天纬地事,不是那些渎职事,贪腐事,伤天害理事,祸国殃民事。朝廷有人,好做坏事,  相似文献   

20.
牟丕志 《法制博览》2009,(18):63-63
我是某局的局长。对于官场上的事,我不是十分精通,不过也是略知一二的。应该说,人在官场,身不由己。有时,官场需要聪明的学问,有时,官场需要糊涂的艺术。在关键的时候,你忽然变得糊涂起来.往往比明白更重要。由于我将糊涂的艺术运用得比较好,所以,我在官场很吃得开。我常常看上去漫不经心。其实,我成竹在胸,我们单位的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