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战进入中后期,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行政机构日益臃肿,金融经济日见衰颓,政治腐败日甚一日。《大公报》对此不仅有所察觉,而且颇为“抗战建国的前途担忧”。它不仅将这方面的现象彻底揭露,更提出了一整套改革治理的良策。揭露丑恶毫不讳言早在1940年,《大公报》就开始对社会上的不正常现象加以披露,在1940年8月20日《大公报》重庆版上题为《如何达到清明政治?》的社评中就说:“说到这政治清明性,我们实在有点为抗战建国的前途担忧。”文章指出,我们“缺乏  相似文献   

2.
我的姑父足新记《大公报》的创始人之一、总主笔张季鸾。小时候,在姑父家住过,对他有些模糊的印象。20岁参加工作,就进入了《大公报》。我在《大公报》开始记者生涯的最初一两年,正是这位“文坛巨擘、报界宗师”(周恩来语)生命旅程的最后一两年。  相似文献   

3.
“新闻自由”,一个多么迷人的词组。在两个世纪前的1791年,美国人就把它写进了宪法第一修正案,从法律上确定了它的地位。我曾经为这个国度崇尚新闻自由这先知先觉的举动而心驰神往过;1972年,《华盛顿邮报》两名记者披露“水门事件”内幕导致尼克松总统下台,我曾为这里的新闻享受如此广袤的自由度而津津乐道过;后来,又为6家电视台出动直升机借助卫星6个小时全方位直播警方追捕杀人嫌疑犯辛普森这样自由广泛无拘无束的报道而如疾如醉过;去年,更是为在因特网上向全世界公布斯塔尔报告、各式媒体爆炒克林顿与莱温斯基性丑闻…  相似文献   

4.
裴毅然 《各界》2011,(11):76-77
徐铸成(1907-1991年)长期主笔《大公报》、《文汇报》,名播寰内。不过,真正使他名声大噪脱颖而出的,并非其新闻专业,而是那场满地走石的“反右”狂风中,毛泽东撰写了那篇《人民日报》社论《文汇报一个时期的资产阶级方向》,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29)
抗战时期《大公报》的相关报道与国民政府对美的外交努力相互呼应,表明早期媒体报道与政府外交存在互动关系。在具体的互动关系分析中,《大公报》社评是表现最为明显的部分。  相似文献   

6.
1915年,袁世凯要复辟帝制,为了取得舆论的支持,派帝制分子。《亚细亚日报》.总编薛大可带30万元巨款去上海“运动报界”,同时还派人到广州去贿赂报纸和报人。当时,北京的《国华报》、《国权报》、上海的《大共和日报》、《时事新报》,长沙的《大公报》、广州的《华图报》都接受了袁世凯的贿赂。  相似文献   

7.
《大公报》以其"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主义"办报宗旨和不偏不倚的处世姿态,屹立于中国近代媒体之林,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中国报纸,被国际社会誉为"东方最优秀的报纸之一",且为迄今中国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目前的《大公报》社址在香港,其前身是《大公报》香港版). 假如说《大公报》是一个成功的"特类"的话,那么,民...  相似文献   

8.
追求完美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因素。十全十美,尽善尽美之类的词历来都被视为评价人和事的最高标准。据《虞初新志》记载,唐伯虎为皇上画“十美图”,可宫中“只觅得九人”,便只好作“九美图”。献前请人观看,有人说:“十美缺一,殊属缺陷”,于是又“举一人充其数”,凑成“十美图”。我国不少风景游览区大都有“八景”、“十景”之说,这里面恐怕不能说没有凑数的成份,完美性对人们的诱惑力于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9.
追求完美     
追求完美湖北方开国说来也怪,“完美”原本是个好词儿,可近些年来有了贬意,“不要完美,只求有个性”成为一种“时髦”,有人拒绝它像是逃避瘟神。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开拓型”的企业家不是擅长闹一些“感情纠葛”,就是有独断专行的毛病,或者就是有某些怪癖,在一些...  相似文献   

10.
新闻自由是言论自由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宪法赋予的一项基本权利。其重要作用在于防止司法腐败,维护司法公正,保护公民权利。但是,“媒体审判”、“媒体杀人”等无限制的新闻自由现象严重冲击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因而从和谐视域中审视新闻自由与司法公正的外在博弈,在借鉴别国经验的基础上构建和谐的新闻自由与司法公正共治机制,可实现新闻自由与司法公正的内在契合。  相似文献   

11.
郁进 《瞭望》1989,(39)
金克木教授所著《文化的解说》一书,尚不足五万字,小32开本100页挂零,读来却觉得意味不尽。陶潜《饮酒》诗有句云:“少许便有余。”我想借用来表达我读后的感受,因为由此体察到什么叫做“少许便足以对人多多许”。 文化是无声的语言,文字也是无声的语言。文字是符号。文字联贯成语言仍是符号,语言所说的事件还是符号,因为其中意义都是不可直接见闻的,是借文字语言而传达的。事件中的人和物仍可以是符号,  相似文献   

12.
“消肿”     
宏图 《瞭望》1989,(17)
嚷嚷已久的“精兵简政”,新近由四字“精简”为二字——“消肿”。然积重难返,愈消愈肿。 偶阅蒋经国氏《致周灵钧》(1947年2月19日),信中“请兄转达陈志坚先生,即陈先生曾托弟介绍—孙佩兰女士至金陵女大  相似文献   

13.
最近,从北国冰城哈尔滨传来两条略带春意的讯息:一条,江苏南京的著名大型民营企业雨润集团酝酿收购大型国有企业哈尔滨肉联厂, 《大公报》“黑龙江专刊”日前已报道了这一讯息。此报道特别提到:为实现顺利收购,雨润集团明确提出了“三不变” (企业原注册地不变、纳税地不变、经营行业不变)、“三相信”(相信地方政府、相信原国企经营群体、国企广大员工)和“两个保证”(保证员工收入逐  相似文献   

14.
梁捷 《民主》2004,(9):28-29
立足提升永不停滞“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万物之美都有它的极致,那么教师这个职业的审美极致在哪里呢?就在于永不停滞。我不喜欢用“春蚕”或“蜡烛”来比喻教师,因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那是一种充满悲  相似文献   

15.
在共和国50年的历史长空中,艺术群星璀璨。而在歌剧表演舞台上,有“乐坛上长青树”之称的李光羲曾经创造了三个不同的“外国小生”形象,从而赢得了“歌剧王子”的美誉;他演唱的上百首中外名曲,更是余音袅袅,脍炙人口。迄今为止,这位已经古稀之年的“歌剧王子”。仍在歇坛上常唱常新,经久不衰。他称得上是中国歌坛上空闪烁着耀眼光芒的“长明星”。“愈听愈爱光羲歌,绿野轻云淌大河。一曲《货郎》抚掌久,几杯《祝酒》醉人多。声应钟吕四方欢,情化顽冥万众和。我愿十年春更美,鲜花敬献舞婆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的一曲题词祝诗,道出了李光羲卓荦不群的艺术风采,也表达了聆听李光羲绕粱不  相似文献   

16.
有位同志谈说理诗,是讲通过形象来说理,认为唐人的说理诗胜过宋人。举的例子里有王之涣《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唐诗中的名篇。《唐诗三百首》里孙洙批:“二十字气象万千。”《唐诗别裁》沈德潜批:“四语皆对,读去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称赞它写景是气象万千,称赞它有骨力。这首诗通过写  相似文献   

17.
彭兴 《团结》2004,(2):41-42
1948年9月, 我随赵书 同学支持我们, 有11人随我们一起自动离校。据19 城同志转学入当时的重庆私 年1月5日重庆《大公报》的报道, 学校随后把这些 立建川中学高十三班读高 我们自动离校的同学也挂牌开除了, 使“高十三 中。那时董凌云老师在建川 ……竟被学校开除了三分之二”。该报说“大家都 任教务主任, 我们都是奔董 这事表示婉惜”。此事虽过去了50年, 这句话仍余 …  相似文献   

18.
自从超级女声的亚军周笔畅于2005年9月11日在广州大学城星海音乐学院荣幸地与温家宝总理握手之后,超级女声冠军李宇春的彩照又上了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最近,“超级女声”全国巡回演唱会刚在成都开始,温州市又仿照“超级女声”的模式决定举办“超级老人”卡拉OK大奖赛。看来,“超女”还有很强的后续热劲。对于在国内外引起轰动的“超女”现象,人们在思考,为什么“超女”会产生如此大的轰动效果?大  相似文献   

19.
林嘉騋 《团结》2002,(1):19-20
多年来,我结合政府工作、政协工作和党派工作,积极参加专题调研,撰写数十份调研报告,先后在《调研参考》、香港《大公报》、《华东科技》、《团结》、《政协通讯》、《福建统一战线》等二十多种刊物上发表,有的意见和建议还作为全国政协及省政协大会发言材料及提  相似文献   

20.
开宗明义     
“坛”的最初义,《说文》释为“祭场”,祭神所用,是威严神圣的所在。它也确实威严神圣,孔夫子讲学的地方叫“杏坛”,禅宗六祖慧能讲的话叫《坛经》,道士作法之处叫“净坛’,被攀附成法师模样的《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穿着八卦衣祭东风也用得着坛,京剧《借东风》在二黄导板之后,第一句唱词就是“设坛台借东风”啊啊啊,……总而言之,它与儒释道三教都有瓜葛。但这里所指的是文坛。 右传之一章,释“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