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只有了解绝对真理的层次性,才能理解绝对真理的内容.绝对真理分为三个即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指客观真理和具体真理;第二个层次是指有限的相对真理构成绝对真理;第三个层次是指无数相对真理构成绝对真理.第一个层次是绝对真理存在的基础,第二个层次是绝对真理发展的中间环节,第三个层次是绝对真理发展的态势和趋势.  相似文献   

2.
透过前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与终结以及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中国模式形成的实践,可以得出若干结论及启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斯大林模式的失败主要归因于对马、恩学说的教条式理解;从列宁新经济政策到中国模式,共产党人成功找到了一条有别于跨越"卡夫丁峡谷"最初设想的新路;民主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部分地证明了"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现实可能性;我们要不断完善中国模式,为丰富人类的共同价值作出自己的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3.
真理问题充分体现了赫勒哲学态度的存在论性质。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们不应寻求那种普遍强迫的真理。赫勒提出了真理的主观性、启发性、个体性及历史性质,真理应当是一种认识论的开放,绝对确定性是可能而绝不是必须的方面,绝对真理可以是发散的、直觉的和顿悟的。  相似文献   

4.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通常是以知为开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发展,最后是以形成个体的行为为终端。但由知到行的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并非自然而成,必须经过中间环节即情感作用机制(意志不过是认知与情感相互作用的体现),才能完成认识向行为转化的过程。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因此,探讨国人的道德情感功用已成为道德建设中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内容丰富,应抓住“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三个主要方面。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其一,它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运动的总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正是马克思主义不可能一成不变,必然随着时代、科学、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道理所在;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  相似文献   

6.
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是正确的科学的理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作为科学的理论,只能是相对真理而不能是绝对的真理.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发展,新问题、新矛盾的不断突显,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必将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与时俱进的理论.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的提出,都进一步丰富和扩展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论的理论内涵,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7.
法之平等的规定性与现实性的关系是统一性中蕴涵着矛盾性。在现代社会法之平等的规定性在原则上大都相同或相似 ,但其转化为现实性的程度却迥然不同 ,其主要制约因素有经济、政治、法律信仰等等。法之平等的规定性向其现实性的转化程度 ,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但其具体转化过程是一个缓慢而循序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提出了艺术是保存真理的一种方式,在艺术作品中不断追寻本源的过程就是真理呈现的过程。德里达认为这种本源和真理只是一种出于形而上观念造作出来的假象,必须对之进行解构,以破除本源和真理的迷信。对这两种观念应该保持一定距离,真理与本源、本真存在等都是同一等级的概念,它们形成一个完整的自论证概念系统,这一系统的完善外貌是假象,但系统中的概念却具有标记的作用,“本源”就是这样的标记。将标记保持为标记,而非如海德格尔那样上升为本源,是一种适当的概念运用。达成这一观念,海德格尔式的“艺术真理”自然就失去了效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充分证明了党领导人民实现了国家制度优势向国家治理效能的有效转化。国家制度优势向国家治理效能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而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的动态过程;是一个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持续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第一要义是转化,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个转化是实现党的领导、政府主导、人民主体、市场有效、社会有机的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科学合理性问题是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为此,科学哲学家们提出了各种合理性模型,试图澄清和解决这一难题。波普认为,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追求真理,科学发展是一个通过猜测与反驳而不断向真理进化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1.
教科书认为"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笔者认为"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超越,人们孜孜以求的真理,决不是主体被动地趋向客体,追求与客体的符合,而应是以主体为主导,"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2.
笛卡尔的悟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笛卡尔在荷兰所作"默祷"为依据,可对他的"沉思"给予新的阐释。笛卡尔哲学的真正源点不是哲学理性的单一玄思而是宗教层面的默祷体验,这就是用直观而非概念性思维的方式诠显哲学和宗教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次第,并回应自康德以来所提出的哲学和宗教之关系的一般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中,诠释学真理观占有重要地位。伽达默尔以诠释学方法对艺术、历史、语言领域进行重塑,揭示出诠释学经验中所蕴含的理解的真理。即真理是理解者与理解对象在理解活动中达到视域融合的过程,精神科学的真理性就蕴涵在这一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梅宪宾 《理论前沿》2007,(12):25-26
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一个从相对走向绝对的过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真理,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认识论、诉讼证明的特性切入厘清了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两者存在的语境差异 ,在现实性 ,法定性的层面肯定了法律真实的正当性 ,在此基础上 ,着重考察和分析了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范围内 ,客观真实存在的可能性 ,以及在死刑案件中突破一般程序规则的价值平衡状态而存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股东的知情权基于股东利益的维护而产生。知情权不是一项单一的基本权利,而是股东质询权和查阅权的复合。知情权不是一项从属的权利,而是与股东的管理权和财产权相互独立的权利。我国《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甚少,立法应予完善。知情权的主体是公司股东,包括小股东、隐名股东和出资瑕疵股东。知情权的实现方式应当遵守程序规则。为了保护公司和其他不特定股东的利益,对知情权的行使应当有所限制。知情权的法律救济应当遵守诚实信用、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相似文献   

17.
“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都不是刑事证明标准。“客观真实论”与“法律真实论”之争是关于诉讼认识的观念之争 ,而不是关于刑事证明的标准之争。两者虽然在表面上就刑事证明标准展开了争论 ,但其基本观点却是一致的 ,学界将两者之争视为刑事证明标准之争的看法是一种误解。我国传统证据理论对刑事证明标准的错误概括以及对证明标准的主观性的忽视甚至否定 ,是这场讨论并没有真正涉及刑事证明标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这给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实践、抓好理论武装指明了方向。党员干部要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坚持实事求是,勇于实践,积极推进党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9.
知情权是股东应该享有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权力.2005年<公司法>明确规定了股东享有知情权,但是在股东知情权行使的条件以及股东知情权诉讼的程序方面仍然存在很多缺陷,导致股东知情权保护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不强.因此,只有从知情权的含义、内容和理论依据出发,发现我国<公司法>在股东知情权规定方面存在的缺陷,寻求具体的完善措施,才能切实保护股东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20.
普遍真理与普世伦理的根据都只能在人那里寻找,前者着眼于人的话语形式的普遍性,后者立足于人性中的普遍性情感要求。但是,多样性、差异性就是生活本身,探求多样中是否存在某种一致、差异是否可能达成某种统一尽管是哲学追问的不懈动力,但实际上这种"一致"、"统一"可能只是经验性的假设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