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坚持社会公正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社会公正缺失已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构成潜在威胁。社会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动力支持,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实现维护社会公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控制和缩小贫富差距,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协调好各个阶层的利益关系,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2.
社会公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对社会公正基本内涵的简要分析为基础,探讨我国社会公正缺失的主要表现,指出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转变政府职能,使实现和维护社会公正成为政府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职能。  相似文献   

3.
陈毅君 《前沿》2007,(12):197-200
社会公正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素之一,因其与社会和谐的内在关联以及它对社会和谐的价值性意义,使它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独特功能和作用。社会公正在利益分配、社会关系的合理化以及促进人的发展问题上为和谐社会的达成提供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和制度保障。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应该建立在公正的制度之上。  相似文献   

4.
阳天明 《前沿》2005,3(11):197-199
在我们倡导“以人为本”科学的发展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努力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加强社会公正的建设。社会公正是一个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也是一个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提高经济公正的建设水平,是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世纪行》2008,(9):19-19
社会公正是人类的一种基本价值观念和追求.按社会领域进行划分,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公正应该包括经济公正、政治公正、文化公正、性别公正等不同的种类.其中基础性的起根本决定作用的则是经济公正。  相似文献   

6.
公正: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献茹 《人大研究》2006,(11):32-35
一、和谐社会的本质所谓“和谐社会”,指社会系统中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在此基础上,许多学者对和谐社会一词从不同方面给予不同阐释。笔者认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应该具备以下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断得到调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基本相适应的社会;是以公平正义为基石的社会;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的社会;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社会;是能够…  相似文献   

7.
反思与构筑--再论和谐社会条件下中国社会公正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蔚 《理论月刊》2006,3(3):131-134
社会公正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促进社会公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目前,我国社会公正体系从总体上看远远没有建立起来,其缺失主要表现为两极分化严重、弱势群体的边缘化、市场竞争环境的不公平、腐败现象严重等,其严重后果导致了党执政基础的空心化,是社会不稳定和动荡的主要诱因。要建立公正体系就必须制定以社会公正为取向的社会政策。中国社会公正体系的缺失引发了社会应力的增加,显示了社会公正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它体现了我们党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思考,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社会主义社会不仅是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还应是和谐的社会。而从社会学的角度理解和谐首先是公平正义,没有公平正义就没有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公平正义,必须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为重要着力点;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0.
收入分配差距是当今突出的社会问题,由此产生的贫富分化、失衡,已经严重侵害了社会公正的根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价值哲学视角对作为规范性价值存在的社会公正予以阐释,以对社会历史发展的考量来揭示"社会公正"的内涵,论述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三大基本生活领域相对应的根本价值原则,即效率、自由、平等应当成为社会公正原则的基本构成要素的因由,进而指出社会公正的实现应当以现实社会诸领域的制度为其基本表现形式,旨在理论上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公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伦理基础,经济公正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集体、国家和社会)和社会分工之间的和谐,因而经济公正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采取一系列具体的措施来推动经济公正的实现,从而为实现社会的和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张文 《传承》2008,(20):42-43
公民社会有其丰富的内涵,公民社会提倡共同治理,与和谐社会的本质是相通的、一致的。建设公民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两者各自成体系又一脉相承。构建公民社会是对建设和谐社会的成本进行经济学分析的结果,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是对社会治理途径与成本分析后所得出的必然结果与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建设公民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文 《传承》2008,(10)
公民社会有其丰富的内涵,公民社会提倡共同治理,与和谐社会的本质是相通的、一致的.建设公民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两者各自成体系又一脉相承.构建公民社会是对建设和谐社会的成本进行经济学分析的结果,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是对社会治理途径与成本分析后所得出的必然结果与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社会与构建和谐世界是当代中国大战略的两翼。要有效实施这一大战略并达到预期目标,必须在国内大力倡导社会公正这一基本价值,并积极构筑起相应的机制和体制。这是因为,没有社会公正,就无法构建起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没有国内和谐社会这一支点,中国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就不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和普遍认同,相应的实践也就无法产生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共同富裕与和谐社会构建相统一的角度,阐述了邓小平先富与共富的思想.提出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应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领域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其矛盾.深入研究探讨问题成因。寻求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张哲  杨绍安 《前沿》2007,(12):14-16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成功地使大多数人进入了小康生活,创造了了不起的成就。但与之伴随而来的问题是我国居民的贫富差距逐步扩大,已超出了国际公认的正常水平,对我国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缩小收入差距,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西方政治思想家论述的社会和谐观念是基于社会不和谐而提出的.他们从社会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出发,寻找和设计用以求得社会和谐的理论观念,通过对和谐社会理论的种种构想以及实现途径的设计,试图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探求一种平等、公正、和谐的秩序,运用公共权力对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加以协调和整合,从而使整个社会得到稳定和发展.从现代西方政治哲学的"社会和谐"理论来考察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公正是和谐社会的基石,也是现代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追求,因此,公正行政是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行政模式。建设公正行政要把公正作为公共行政的价值目标,通过建设法治、透明、可问责的行政体系实现行政过程的公正,并通过建立双重互动机制缓解公正行政的价值诉求与政治决策之间可能存在的张力。  相似文献   

20.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协调和配合,合理的收入分配关系,可以协调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