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晓莉 《理论学刊》2019,(6):109-118
增强创新思维是新时代领导干部的客观需要。创新思维与实践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创新思维不仅产生于实践,而且要由实践来检验;创新思维本身存在着多样性矛盾、如思维主体的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矛盾、对思维客体肯定与否定之间的矛盾以及创新思维发生的主动与被动的矛盾等;领导干部坚持创新思维需要具备精准的问题意识、打开思维空间,而且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矛盾,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创新思维能力,提高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2.
物化思维和心化思维,究其实质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从主体说,是人被"物化";从客体说,是物被"心灵化",心化思维强调审美对象的心化即主体化,而物化思维则强调审美主体的物化即对象化."感物起情"和"心物合一"是物化思维在美学上的具体表现特征,道家的"物化"、"心斋"和"坐忘"以及儒家的"比德"和"天人感应"思想可谓物化思维的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3.
创新过程渗透着价值关系,创新实践体现着主体对价值的追求;对价值的追求,源于创新主体谋求利益更大满足的需求,正是主体的利益需求成为创新的价值导向;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确认价值主体是人民,价值的客观标准是人民利益,由此提明了创新活动中一切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价值取向;由此又决定了创新价值评价的根本原则和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理论生成于实践。理论创新源自于实践创新,最终依托于对实践经验的提炼升华。这亦是理论创新的"物化思维"。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归属理论创新的命题范畴——其实质上就是讲,基于实践的变化形式,不断创新发展我党的指导思想(理论武器)。以此论及,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也要最终依托于对实践经验的提炼与升华。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既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说它是个理论问题,是因为我们党在成立之始就旗帜鲜明地把先进性写在自己的章程和纲领上;说它是个实践问题,是因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通过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的。  相似文献   

6.
在哲学史中与实体思维方式相颉颃的还有一种思维方式--过程思维方式,即以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世界的解释框架,其实质是辩证法,它实现了解释世界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向.传统过程思维拘泥于原子式地考察世界,从而使过程哲学成为"署名"的个体思辨,并未真正超拔出传统形而上学窠臼,最终沦为柏拉图哲学注脚.马克思实践过程思维方式超越了实体思维对世界的无限性解释,也拆穿了以纯粹思辨思维对世界过程抽象解释的虚假性,指出实践过程中思维与存在的对象性关系是不脱离具体内容的真理.实践过程思维方式的确立体现着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及其意蕴.  相似文献   

7.
继承与创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特色。继承性体现在对时代主题的判断、中国国情的判断、思维境界和实践精华的汲取;创新性体现在理论层面、实践层面和执政层面上全面、多方位、深层次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甘敬东 《求实》2006,(Z1):120-121
创新思维的灵魂在于辩证思维。客观世界是辩证的,反映的思维模式当然也应如此。在创新思维的辩证机制中,“互补机制”尤其体现了现代创新思维的辩证性。一、收敛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的互补收敛性思维指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将思维指向某个问题中心,经比较、分析后,找到合理解决  相似文献   

9.
解放思想是人类社会自我扬弃与进化更新的自主过程 ,也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与改造的能动的过程。人作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 ,其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受理论指导 ,并对理论进行检验和创新的过程 ,解放思想就是通过实践来检验人们已有的认识和理论 ,抛弃错误的或不符合新的实际的认识 ,使思想认识得到不断补充、突破和提高。实践———认识———实践这一思维运动规律在永恒运动着的客观物质世界中 ,是永不终止的循环往复过程 ,因而也决定了思想解放是永不完结的过程。每一次思想大解放 ,都必然推动社会文明的大发展。纵观中国共产党不足百年…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基础上,发展了哲学实践观,找到了把自主性、创造性和现实性统一起来的基础,实现了思维方式的革命性的变革.国内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存在着不同理解,即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实践唯主义的理解和从思维方式变革角度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是实践观的思维方式.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双重统一过程中,即生产实践和交往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以往哲学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实践哲学理论的创新,即提出了实践是人最本质、最切己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