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杨卫军 《群众》2011,(4):77-78
近年来,丹麦以其经济增长和节能减排双赢的出色实绩,成为全球低碳发展当之无愧的领跑者。据统计,丹麦近20年经济增长了56%,而能源消耗仅增长3%,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约13%,其成功的实践经验被称为“丹麦模式”。  相似文献   

2.
不久的将来 ,英国将会拥有自己的一所完整的太阳能消防站。该项工程是获得英国政府资助的 10 0多项太阳能工程之一 ,也是英国在为 2 0 5 0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 6 0 %宏伟目标的组成部分。不仅如此 ,英国还规划了新的奋斗目标 ,力争到 2 0 10年实现从再生能源中获得的电力达到电力需求的 10 % ,并期望能在 2 0 2 0年使其再翻一番。英国已经向世界展示了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 ,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可能性。事实证明 ,在 1990年— 2 0 0 2年间 ,英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几乎降低了 15 % ,而经济增长超过了 30 %。英大力开发太阳能…  相似文献   

3.
这一切关乎力量,不是吗?难道不是吗?所有的、各种形式的力量。 人人都知道问题取决于两个强大的现代势力:美国和中国。哪个国家对环境的影响更加严重,则取决于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是看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还是看整个国家污染的严重程度。如果选择后者,中国无疑是那个坏家伙,这主要归咎于国内以褐煤为动力的肮脏发电站。  相似文献   

4.
郑岩 《政策瞭望》2014,(11):56-56
最近,山东省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全面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确保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降碳目标,制定了节能减排行动实施方案。总体目标:2014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8%、3.2%;2015年完成“十二五”节能降碳目标任务;2014—2015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逐年下降1.8%、1.2%、2.4%、5.5%以上。通知确定了八大行动计划:一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5.
经济     
《台声》2017,(1)
<正>2017年台湾经济展望关键词为"转"字据彭博社报道,中国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去年首次超越欧洲,温室气体排放量升至纪录高位。根据Global Carbon Project的研究,中国去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7.2吨,欧洲为6.8吨,印度为1.9吨。这些经济体再加上美国约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三分之二,占全球新增排放量的80%。  相似文献   

6.
《时事资料手册》2008,(4):97-97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双降”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007年比上年下降3.14%,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年下降4.66%,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实现双下降,首次出现“拐点”。此外,全国的大气环境、卢环境、辐射环境等,2007年也总体保持稳定水平:1.城市空气质量总体改善。地纵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占2.4%,二级标准的占58.1%,  相似文献   

7.
经济增长通过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消除效应来影响环境质量,选取湖北省1999-2010年的人均GDP、1999-2010年三大产业的产值、近十年治理废气的投资费用分别作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消除效应的自变量数据,选取1999-2010年湖北省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因变量数据,分别用一次回归模型来进行分析。结论显示:湖北省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并不存在典型的倒"U"型、"N"型等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趋势,而是大体呈递增趋势,湖北省经济增长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规模效应为负,结构效应为负,不存在技术效应。因此,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为湖北省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提出了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加大节能减排投资力度、发展新能源产业和树立低碳意识等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环境状况呈现出恶化的趋势,有一些环境污染的指标在世界上位居前列:我国消耗臭氧层物质世界第一,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世界第一,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世界第一,汞年排放量世界第一,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世界第二,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影响到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目前,我国一些群体性事件中,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之一。环境污染对于社会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对两性带来的影响需要我们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9.
《时事资料手册》2007,(4):33-34
一、2006年.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增长幅度开始回落,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428.2万吨,比上年增长1.0%:二氧化硫排放量2588.8万吨,比上年增长1.5%。与上年增幅相比,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2006年的增幅分别回落4.6个百分点和11.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着力打造低耗、低排、高效的“低碳农业”迫在眉睫。农业机械是农业能源消耗大户,碳排放量大户,所以,打造“低碳农业”,农机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1.
《前进论坛》2021,(4):51-51
“十四五”是实现我国碳排放达峰的关键期,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攻坚期。当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超过100亿吨,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3,是世界第一排放大国。我国能源体系以化石能源尤其是以高碳的煤炭为支撑,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造成我国大量二氧化碳排放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时事资料手册》2005,(2):41-41
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今年初向媒体披露了一组数据:我国的化学耗氧量(主要是水污染物)、二氧化硫、消耗臭氧层物质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量居世界第二。我国单位产值的排污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几倍,我国每万美元产值消耗矿产资源是日本的7.1倍、美国的5.7倍、印度的2.8倍。我国1/3的国土被酸雨侵蚀,  相似文献   

13.
人类正面临着生态环境的挑战空气污染严重目前全世界的工厂和电厂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有50多亿吨。在下一个世纪前50年内,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比现在增加一倍。此外,二氧化硫、氧化氮、氯化氟、甲烷和臭氧等有害气体向大气中排放量也在迅速增加。以联邦德国为例,在本世纪初,二氧化氮每年的排放量为50万  相似文献   

14.
李鸿忠 《政策》2009,(2):4-1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保增长。根据中央精神,结合湖北实际,省委、省政府确定,明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以上,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1.5%,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  相似文献   

15.
一、进一步明确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 (一)主要目标。到2010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2549万吨减少到2295万吨,化学需氧量(COD)由1414万吨减少到1273万吨;全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16.
《政策》2010,(3):64-64
从2010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获悉,全国污染减排取得明显成效,据初步测算。2009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继续保持双下降态势,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约分别下降4.5%和3.2%,二氧化硫“十一五”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今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力争比2009年再削减40万吨,化学需氧量减排在完成“十一五”目标的基础上,力争再削减20万吨以上。  相似文献   

17.
去年6月27日,市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往审议市政府落实人大“节能决定”情况的报告时,委员们再三强调,节能、减排都重要,2007、2008年是关键。8月7日,市政府印发上海市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到2010年,全市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比2005年削减15%,二氧化硫(SO2)排放餐比2005年削减26%。那么,在至关蚕要的2007年,“两项指标较2005年各削减2%”的年度目标能否完成?记者从12月12日召开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的开幕式上发表的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讲话中,公开承诺中国将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这一承诺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支持和认同。在此大背景下,“低碳经济”这一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呈现在中国人民面前。  相似文献   

19.
“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去年年底,我国政府公布了这一减排量化指标,立即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国际社会普遍对中国这一负责任的做法表示欢迎。也有部分国家怀疑“45%的数字是否具有国际约束力’:还要求中国接受国际监督、测量等。国内也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如有人把我国自主减排指标等同于发达国家的减排目标,有入怀疑“这个目标能实现吗”?对这个指标,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认识。  相似文献   

20.
回看三年前的2011年的3月14日,“十二五”规划纲要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在这份描绘中国未来五年发展图景的规划中,关于节能减排的内容格外引人瞩目。在这份纲要中,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共有6个,具体要求是:2015年与2010年相比,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17%,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