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州官放火     
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译文〕(简体字)田登做郡守,自己避讳自己的名字,有触犯的他就一定生气,办事员和士兵为此挨打的很多。因此一州上下都把灯叫做火。正月十五放花灯,准许百姓进城游玩观赏。办事员就写了一块木牌在集市上公布说:「本州按惯例放火三天。」  相似文献   

2.
门庭若市     
〔邹忌不若徐公之美,而妻、妾、客皆以为美于徐公。〕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为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今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音基)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相似文献   

3.
作法自毙     
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舍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去之魏。——《史记·商君列传》〔译文〕(简体字)秦孝公死,太子即位。〔曾被商鞅按法惩治的〕公子虔的一伙告发商鞅要造反,秦王派官吏去逮捕商鞅。商鞅逃亡到关口,想  相似文献   

4.
淡化酒文化     
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中,酒文化可以称得上是源远流长,而且是发扬光大得最好的。君不见,「李白斗酒诗百篇」的故事,历千年而不衰,一直脍炙人口,一首「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的诗句,使「白云边」酒名声大振,销路大开。更有意思的是,因为曹孟德曾经喝过杜康酒,写了「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诗句,竟导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两家「杜康酒」生产厂家,为争杜康酒的「正宗」地位,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斗胆地说,当今中国的酒文化的确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数量之多,品种之繁,可以称得上世界之「最」;饮者之众,饮量之大,亦称得上是世界之「最」。而且,这种「最」似乎还呈继续之势,恐怕将来非「最最」不可。不  相似文献   

5.
据《韩非子·和氏》篇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中觅获一块玉璞,恭敬地奉献给楚厉王。怎奈愚君把珍宝说成是一块普通的山石,以「欺君」之罪砍了卞和的左脚。武王即位时,卞和又跛着腿进宫献宝不料武王也不识宝,仍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脚。文王即位以后,卞和抱玉跪哭于楚山下,整整哭了三天三夜,眼睛都哭出了血。文王得知,派人询问。卞和流着泪说:「我并不是为失去双足而悲伤,痛心的是,珍宝被人看作石头;贞洁的人背了个『说谎』的罪名。」文王令人琢其璞,果真得了一颗罕世的美玉,故命名为「和氏璧」。后这个无价之宝辗转馈赠,又传到了赵惠文王手里。秦昭王得知,愿拿十五座城池换取这块璧玉。由此又引出了「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动人的历史故  相似文献   

6.
「可以武断地说,没有一个中国同胞不希望中国统一的」(见一九八四年九月八日的《世界日报》社论》。既然没有一个中国同胞不希望中国统一,为什么却又统一不起来呢?可以说,大家希望中国统一,这一个目标是一致的,只是达到这个目标的方法是不一致的。北京主张用「一国两制」的方法,完成和平统一中国;台北主张用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是和平统一,还是武力统一,没有说明。这两种方法,谁好谁坏,谁是谁非,或者皆是皆非,惟有根据客观事实来检验,才能判明。先谈「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从狭义来说,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中,在同一个国家之内,实行两种不同主张或主义。如中国在香港主  相似文献   

7.
《三国志演义》是中国古典历史小说中最优秀最流行的一部。现有最早的本子是明代嘉靖一年(一五二二年》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二十四卷,分二百四十节,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清代以后最施行的本子是毛纶、毛宗岗父子的修订评点本。清初毛氏父子假托「古本」,对《三国志通俗演义》进行修订并逐回评点,着意突出「拥刘反曹」的正统思想,将二十四卷的二百四十节改为一百二十回。毛本出现以后,《三国志通俗演义》系统的本子便渐渐湮没,鲜为人知了。关于三国的故事,早在唐、宋时期(六一八至一二七九年》就已在民间流传,北宋说书人中就有说「三分」的专家。到了金、元时期(一一一五至一三六八年),在话本和杂剧中搬演三国故事的很不少。元朝至治年间(一三二一至一三二三年》,建安虞氏刊行的《全相三国志平话》虽然在思想艺术上都比较粗糙幼稚,违背历史的虚构很多,但显然已经粗具《三国志演义》的规模。《三国志演义》是在民间传说,戏剧和话本的基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古代,「九」是个神圣的数字。「九歌」是一种由多数自成段落的乐舞组成的文艺形式。「九歌」的历史已经相当古老了。传说它是远古时代启帝从天上偷到人间来的一种美妙的歌舞,或者是舜帝时即存在的一种歌舞。生活在约公元前三四○年到约公元前二七八年的楚国人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诗人。他创作的《九歌》,并不是九首歌,而是由《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  相似文献   

9.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至今,已经整整十年了。对于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来说,十年只不过是「弹指一挥」之间。然而,这十年给我们的印象太深刻了:「悲欢离合」的泪水和往事唤起了新的希望。俗语说:「谁家都有难唱的曲。」一家人之间有些分歧,甚至争吵,并不奇怪;怪的是,中华民族这样有着强大凝聚力的大家庭,「人为的分离之曲」竟艰难地「唱」了数十年。如今,人为的樊篱终于在民众的强力动击下逐渐崩塌了。海峡之间各方面的往来日趋频繁。这一切都说明了和平统一的大门已经洞开,一家人只要坐下来,一切都好商量。中华民族是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10.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至今,已经整整十年了。对于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来说,十年只不过是「弹指一挥」之间。然而,这十年给我们的印象太深刻了:「悲欢离合」的泪水和往事唤起了新的希望。俗语说:「谁家都有难唱的曲。」一家人之间有些分歧,甚至争吵,并不奇怪;怪的是,中华民族这样有着强大凝聚力的大家庭,「人为的分离之曲」竟艰难地「唱」了数十年。如今,人为的樊篱终于在民众的强力动击下逐渐崩塌了。海峡之间各方面的往来日趋频繁。这一切都说明了和平统一的大门已经洞开,一家人只要坐下来,一切都好商量。中华民族是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11.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至今,已经整整十年了。对于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来说,十年只不过是「弹指一挥」之间。然而,这十年给我们的印象太深刻了:「悲欢离合」的泪水和往事唤起了新的希望。俗语说:「谁家都有难唱的曲。」一家人之间有些分歧,甚至争吵,并不奇怪;怪的是,中华民族这样有着强大凝聚力的大家庭,「人为的分离之曲」竟艰难地「唱」了数十年。如今,人为的樊篱终于在民众的强力动击下逐渐崩塌了。海峡之间各方面的往来日趋频繁。这一切都说明了和平统一的大门已经洞开,一家人只要坐下来,一切都好商量。中华民族是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12.
咄咄逼人     
〔桓玄与殷仲堪、顾恺之共作危语。〕桓曰:“矛头淅米剑头炊。”殷曰:“百岁老翁攀枯枝。”顾曰:“井上辘轳卧婴儿。”殷有一参军在座,曰:“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殷曰:“咄咄(音多)逼人!”仲堪眇目故也。——《世说新语·排调》〔译文〕(简体字)〔桓玄和殷仲堪、顾恺之一起说形容危险的话。〕桓玄说:“矛头上淘米剑头上烧饭。”殷仲堪说。“一百岁的老头伸手吊在枯枝上。顾恺之说:“井上的辘轳上躺着婴儿。”殷仲堪有一个参军(参谋一类的官职)在座,说:“瞎子骑着瞎马,半夜面临深池。”殷仲堪说:“咄咄逼人!”因为殷仲堪瞎了一只眼睛的缘故。〔说明〕这是东晋(三一七——四二○年)时代的故事。桓玄、殷仲堪都是当时的大军阀,顾恺之则是著名的画家。咄咄是象声词,  相似文献   

13.
《春秋》1995,(6)
我今天怀着万分喜悦的心情向《春秋》杂志编辑报喜:青岛市城阳区惜福镇的广大干部群众都喜爱《春秋》杂志,我更迷上了《春秋》杂志上刊载的好文章。这是因为《春秋》杂志注重办刊质量,重视社会效益。刊物重点突出爱国主义教育,本着教育当代、启迪后人的宗旨,把刊物办到了读者的心坎上,适合广大读者的口味。刊物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图文并茂,人们阅后回味无穷。尤其是「历史足音」、「人物春秋」等栏目登载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读后给人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受益匪浅。捧读《春秋》杂志,越读越来劲,  相似文献   

14.
我的伯父和父亲都诞生于清末,他们那代人,俗话称做「宣统仔」,由于他们幸运地受过两年私塾教育,又被称做「蒙馆仔」。到了我这代人,堂兄们都是民国后出生的,被称为「民国仔」。我们这代人比上一代人更为不幸,出生后,耳朵里听到的是枪炮声,眼睛里看到的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相似文献   

15.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至今,已经整整十年了。对于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来说,十年只不过是「弹指一挥」之间。然而,这十年给我们的印象太深刻了:「悲欢离合」的泪水和往事唤起了新的希望。俗语说:「谁家都有难唱的曲。」一家人之间有些分歧,甚至争吵,并不奇怪;怪的是,中华民族这样有着强大凝聚力的大家庭,「人为的分离之曲」竟艰难地「唱」了数十年。如今,人为的樊篱终于在民众的强力动击下逐渐崩塌了。海峡之间各方面的往来日趋频繁。这一切都说明了和平统一的大门已经洞开,一家人只要坐下来,一切都好商量。中华民族是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16.
「一国两制」的科学涵义严家其在今年第六期《红旗》杂志上撰文论述「一国两制」的科学涵义及其特征,他指出:一、实行「一国两制」有宪法和法律保证,在一些地区实行不同的制度,有较长的时间和稳定性。二、实行「一国两制」是指在不同的地域实行不同的制  相似文献   

17.
《春秋》1995,(6)
巨野县有一座保存完好的高大石碑,碑额篆刻「御史卜公庙碑」六个大字。这就是巨野卜氏家族七世徂——牧羊人出身的汉武帝御史大夫卜式(公元前一一二年任职)的庙碑。此碑立于后金泰和五年(公元一二○年),主要介绍了卜式的身世和德行政绩。对于卜式的事迹在《史记·平准书》及《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等许多古籍中均有详细记载。卜式原为河南洛阳人,以田畜为事,有暇则读书。在山里从牧十余年,羊发展到上千只。当时正值汉武帝开拓疆域,多次攻打匈奴,急需大量军费之机。卜式多次输财助边,并上书汉武帝,「愿输家之半助边」。汉武帝派人问他:「欲官乎?」他说:「臣少牧,不习仕官,不愿也。」使者又问:「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卜式说:「无所欲言。」使者又问:「苟如此,子何欲而然?」卜式讲:「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于边。有财  相似文献   

18.
读者信箱     
我喜欢读的专栏我最爱读《国内要闻简报》专栏,尤喜工、矿、交通等项建设的文章,如。「矿山捷报」一类精简的报道。其次,关于我国传统健身法的「保健」专栏,如:降压的按摩法,我实践了两年,确实疗效甚好。经建专栏的文章,如:「都江堰的工程」图文并茂,为侨胞奔走相告,聚会时的热门话题。民族与社会的《羌寨宿留记》,锦绣河山的「小三峡」都是多数侨胞爱读的文章。插图也都精美。贵刊绝少刊登有政治性却没内容的哄骗侨胞的文字,这是海外读者所欣赏的优点,希望能继续保持这摆事实的传统风格。说到增刪,不知是否可增加  相似文献   

19.
打退与嚇退     
古之用兵者,皆知「打退不如嚇退」之妙。赵云以寡遇众,便偃旗息鼓,大开营门,使曹操疑有伏兵,引军而走。张飞独自断后,横戈立马,一声大喝,曹军将士心胆欲裂,落荒而逃。然而,观之一些「嚇退」的战例,皆为行险履薄,不得已而为之。所谓「设疑以却敌」。倘若被对方探知为「诈」,则不但难收「嚇退」之故,恐怕还会为敌所擒。故而实力雄厚,胜券稳操者,大多不用「嚇退」,而用「打退」。  相似文献   

20.
欲速则不达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代朱熹的这首《泛舟》诗,提出这样一个哲理:要解决矛盾,完成事业,都要赁藉一定的条件,如若只冯主观愿望去干,不善于掌握客观规律,就「枉费推移力了」。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训可谓频繁而沉痛。五十年代末,实现公社化,提出「超英」、「赶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由于这些口号迷离客观条件,结果不仅没有赶上去,距离反而拉远了,不仅没有进入共产主义的天堂,某些地区反而越来越贫困落后。到了十年动乱时期,主观唯心主义又发展到了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