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康》2015,(10)
<正>知更工作室,一个完全由大二、大三的"小鲜肉"组建的创业团队。他们致力于创建一个分享图书的平台,让人们的闲置图书通过手机应用交换。他们笑称,别人在上学,我们已在创业。究竟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会面临怎样的快乐与困难?2015年3月22日晚,位于广州大学城GOGO新天地广场的中央,方长的桌子摆设如"围城",其上展示了上百本不同种类的书籍,路过的人们纷纷驻足翻阅图书。书摊在充满书香气息的大学城并不少见,而这次充其量也只是二手书摊。但当记者询问书怎么卖时,工  相似文献   

2.
正"31条惠台措施"的出台,直接让在大陆发展的各群体台胞从台商、学生、教师到创业青年无不欢欣鼓舞,让他们在大陆的发展更加顺心,也更加安心。在大陆台胞纷纷表示,"31条惠台措施"覆盖面广,针对性强,为他们今后在大陆生活学习、创业就业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他们深受感动,备感温暖。让我们听听他们怎么说?  相似文献   

3.
《小康》2017,(14)
<正>政策更宽松一点,让外国人在中国创业就业更容易一点,这是大多数外国留学生的心声。他们同时还希望日常生活方面能更便利,比如租房、住酒店、上网等方面能够有更多选择空间。"我喜欢了解中国对外国人的政策,因为这关系到我们的未来,在中国肯定要去了解。"当问及是否了解最新的绿卡新政,来自埃及的留学生王海波这般对《小康》记者说。对于外籍留学生来说,与他们相关的中国政策确实关涉他们的未来。最近,中国政府向外籍友人和外籍华人"发福利"了,其中就惠及创新创业的外籍留学生。  相似文献   

4.
德办 《台声》2018,(17)
正7月28日,应四川省德阳经开区团工委邀请,台湾两岸创业学院院长陈炳宏在四川省德阳市海峡两岸青创园讲授了题为《如何逆转人生成功创业》的专题讲座。台湾创业青年、德阳创业青年及"四川青年创业促进计划(SYE)"导师共30余人参加培训。"创业难吗?如何让对的商业模式发挥得更有竞争力?"陈炳宏对这个话题进行深入分析,与创业青年、SYE导师互动交流,帮助他们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商业环境中,更准确地把握  相似文献   

5.
台州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是这座新兴城市中的企业家群体以及他们的首创精神。"敢冒险、善创造、有硬气、不张扬",正是对以他们为代表的台州人的注解。当新一轮"解放思想,创业创新"的热潮在党政部门牵头下掀起时,台州的企业家们将带给我们怎样的分享?  相似文献   

6.
石荣  邰宗 《台声》2014,(6):63-63
<正>5月10日晚,MAX俱乐部暨青年创业家联盟(下简称"联盟")成立仪式在北京举行。该联盟旨在帮助有创业梦想的年轻人,为他们提供资金、管理、资源支持,并整合MAX优势助其圆梦。并将关注在大陆的台生,为想在大陆创业的台生提供帮助和支持。"创业路上,我不断探索、不断尝试着将自己的创业梦想付诸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我有过彷徨、迷茫和  相似文献   

7.
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目前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加强,更不是口头上说说,而是要求我们必须做一些扎扎实实的工作。这些工作应该是有助于调动青少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应该是有震撼力和吸引力的工作。我们现在还处在新世纪的初期,我们今天的青少年,都是新世纪的主人。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他们将决定着我们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面貌和命运。我们怎样用我们自己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去塑造和影响他们呢?这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也是全社会、全民族关注的问题。我们从多方面已经感受到了这种关注。我们—定要从这个高度来认识青少年工作的重要性。作为…  相似文献   

8.
志强的烤吧     
<正>逐渐地,90后这个群体开始走上工作岗位。他们似乎并不以进入公务员队伍或是国企、企业为荣,自主创业成了不少人的选择,他们认为,创业正是一个把自己的追求和事业结合在一起的机遇。好在国家政策环境也在逐步地鼓励、支持年轻人创业。在2015年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使之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最后一批"90后"已经全部成年。正如"80后"一样,"90后"也曾一度被一些人视为"垮掉的一代"。伴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一些非议,这一代青年大学生乘着信息、互联网及新媒体高速发展的快车成长了起来,在价值观和思想行为方面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他们是否打破了"垮掉的一代"的预言?他们热爱什么,关注什么,又期待什么?他们如何以自己的方式实现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持续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6月9日至11日,两岸青年创业就业考察交流团先后参访了上海、杭州、福州等地,实地考察并深入了解大陆各地支持两岸青年创业就业的相关政策及具体做法,也让大家零距离的交流与分享了彼此的创业故事。他们中有80年代便来大陆发展的"老牌台商",也有毕业后就选择留在大陆就业的80后们,更有怀揣梦想要来大陆拼搏创业的"小鲜肉"。也许他们都是别人眼中  相似文献   

11.
语录新闻     
<正>1、"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为了人民干事创业,依靠人民干事创业。我们要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倾听人民心声,汲取人民智慧,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招待会9月30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15,(9)
<正>知识青年给乡村带来的,不仅有生产形式的改变,更多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观念的改变。他们是一支有生力量,也会慢慢引导乡村文明方式的改变。但长远来看,如果青年想在农村发展,还不是一个由他们引导乡村的问题,而是如何适应乡村、立足乡村的问题新一代知识青年返乡创业,他们对于恢复和重建农村,具有怎样的价值?他们可能会面临怎样的困境与摇摆?政府又该给予他们怎样的支持?对于这一系列问题,多年间一直关注乡村建设和青年人成长的中央党校文史部副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业生产的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贫困地区农村青年的生存发展、脱贫致富也相应改变着手段和方式.他们在经历了离?不离乡、进厂小进城、务工又务农的"农工结合型"生活后,其中的一部分人又陆续进入了一个"背井离乡寻富路,离?离田求发展"的生活新大地.尽管这种生活给他们带来成功的喜悦和经济的宽裕;但同时也绐他们带来了创业的艰辛和痛苦的悔恨.然而,这毕竟是贫困地区人们生活常规的一个突破,是农村人口大流动、商品经济大发展过程中的一件新事.因此,实事求是地分析这种社会现象,客观公道地评价贫困地区农村青年谋生求富的目的,这对我们全面正确  相似文献   

14.
<正>在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北大人应如何作为?我们除了与时俱进,紧紧跟上时代的潮流,更需要坚守什么?哪些东西需要不断变化,而哪些东西又亘古不变?利用这个机会,我想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五四运动的先驱、北大校友罗家伦先生在《写给青年》一书的序言中谈到:"我们不能背着时代后退,我们也不能随着时代前滚,我们要把握住时代的巨轮,有意识地推动他,进向我们光辉的理想。"在五四时代,他们那一批"90后"通过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在改造国民性的基础上,重塑人的  相似文献   

15.
<正>林州市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是红旗渠的故乡、红旗渠精神的发源地。以20世纪60年代修建红旗渠、80年代发展建筑业、90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标志,林州谱写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创业三部曲"。近年,林州人众志成城谱写创业第四部曲——"美太行",实现经济更发达、城乡更和谐、生态更宜居、生活更幸福的美好愿景。林州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在科学发展上找准定位,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增强工作实效,努力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推进转型升级优化工业产  相似文献   

16.
满怀抱负,寒窗苦读,大学毕业后在哪里就业创业更能体现人生的价值?大学生村官黎锦林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农村就业创业更能体现人生的价值。黎锦林大学毕业后先在政府部门工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16,(27)
正在最好的创业时代,郑长健响应号召,投身于传统的家具行业;在经济增速放缓时,面对网购的冲击,他逆"市"求变,赢得了新的商机,不断突破固化思维,正是"创业"所需要的"创新"对于创业者们而言,最好的时代似乎已经来临。去年,"创客"这个新鲜词汇首次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在"2014年工作回顾"部分中简短的一句话——"众多‘创客’脱颖而出",在创业群体中引发了强烈关注。今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4次  相似文献   

18.
<正>创新始终是推进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量。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如火如荼展开的新形势下,我们更要重视创新的力量,既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改造和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要把握其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真正通过创新,构筑行业生态新格局。当前,席卷各行各业的创新热潮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如何使创新创业活动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19.
<正>下村工作难以开展,很大原因是干部和群众的思维方式及关注重点有差异,导致一些工作事倍功半。笔者结合驻村经历,建议乡村振兴工作可以结合以下几点推进。一些群众的思维模式关于"公平"。笔者驻村后,综合多方面考量,将一个自然村作为环境卫生整治、乡村建设的试点村。不料其他两个村的群众意见很大,超出预想。其中,最离谱的言论是,"三个村,凭什么他们先建设?肯定是第一书记有问题"。还有不少村民表示,"我们村规模最大,第一书记、工作队又驻在我们村,怎么能去建设别的村?"这些言论虽然不是全部人的观点,但也代表了部分群众"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想法。我们向群众解释,建设工作要分步进行,但仍有许多人不理解。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马云现象"的实证分析,我们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回答了"马云为何选择在杭州创业"和"是什么支撑马云创业成功"等根本性问题.我们认为,马云在杭州的创业成功对于开展人才工作有以下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