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组织领导发展的能力.在现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者和推动者,同时又是农村现代化这一历史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秩序的构建者.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工业化能否顺利启动.从一些先进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发展的经验教训和基层党组织执政的能力建设的探索中可以看出,农村基层党组织急需提高"五种能力".  相似文献   

2.
张广 《党史博采》2005,(3):36-37
农村基层党组织处在农村工作的最前沿,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着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巩固.近年来,特别是经过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干部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有了明显增强.但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对新形势,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课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我们把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层次,使其更好地适应新的执政环境,实现党在农村工作领域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3.
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组织领导发展的能力。在现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者和推动者,同时又是农村现代化这一历史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秩序的构建者。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工业化能否顺利启动。从一些先进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发展的经验教训和基层党组织  相似文献   

4.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保证.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不断增强执政能力建设;要构建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新格局和农村基层党建的新机制,使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5.
《共产党人》2008,(4):60-60,F0003
红寺堡开发区作为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开发区,自1998年建区以来,特别是近两年来,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放松,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抓手,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建机制、刨载体,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主要是围绕"一个目标",即创建"全区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县(区)",狠抓"五项"工作,即"班子建设、制度建设、阵地建设、载体创新、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6.
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党执政实践向前推进的重大战略任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对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归根到底是要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党组织是党执政实践的载体,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架构决定了党基层执政能力的特殊意义。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提升党在基层执政能力的保障。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就是要进一步把握规律,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期党的建设中展现的新规律。  相似文献   

7.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实现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导和执政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基础在各级基层党组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农村改革的重要环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构建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农村,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力、凝聚力、创造力,关键是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领导农村全面发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构建和谐农村方面准确定位,寻求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自中央和省委《关于做好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等九个长效机制文件下发以来.民和县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目标,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统筹兼顾,创新方法,狠抓落实,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号召力。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9.
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和依托,是强化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根本要求,是巩固基层政权、夯实执政基础的客观要求。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越来越成为党的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和依托,是强化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根本要求,是巩固基层政权、夯实执政基础的客观要求.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越来越成为党的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朱万和 《新长征》2007,(1):39-40
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的基础工程。农村基层党组织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职责,按照这一任务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建设,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密切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和带领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强战斗堡垒。  相似文献   

12.
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的重要组织基础和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因此,党的基层组织也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构建基层和谐的战斗堡垒,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全国35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能不能在构建基层和谐中体现党的执政能力,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一、基层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提高的七种能力(一)提高决策能力决策是人们对未来实践的方向、目标以及使之实现的程序和手段做出的抉择。提高基层党组织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的能力,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3.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积极探索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尽快实现新农村的建设目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省九次党代会特别强调,要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村级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的最基层组织,是农村工作的"领头羊",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肩负着重大责任。当前,正值村"两委"换届  相似文献   

15.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其执政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着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巩固。近年来,特别是经过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干部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有了明显增强。但是,在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对新形势,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  相似文献   

16.
提高村级干部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先永 《前线》2010,(4):35-36
<正>村级干部是引领科学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村级干部队伍,增强村级干部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对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推动农村的科学发展至关重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因此,迅速提升村级干部的  相似文献   

17.
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提高实现共同富裕、发展基层民主政治的能力实现构建和谐农村的目标,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促进农村加快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使集体经济强起来、农民富起来,才能为构建和谐农村打牢物质基础。烟台市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有利契机,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在强村富民过程中不断增…  相似文献   

18.
2004年以来,大竹县结合县情,将"三村建设"作为建设富裕和谐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提升农村党建水平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手段,列为全县的重点工作来抓.通过"三村建设",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使全县农村工作呈现出可喜的"三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王润先 《党史文苑》2006,(11):59-59,63
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是农村工作中最艰难的环节.当前,要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难得机遇,从制度和机制建设入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20.
吴秀华 《理论研究》2007,(4):30-31,40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农村基层党组织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历史任务,大力加强自身建设,探索出了以"双链双推"活动为载体,以"支部加协会"为主体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之路。这一创新模式是促进农牧区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紧密结合的重要载体;是夯实党在农牧区的执政基础,加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是农牧区党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永葆先进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牧区建设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