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世界反法西斯侵略的战争中,中国人民和军队在亚洲首当其冲,抗击日本法西斯,奋战十四年。中国是投入这一正义战争最早,经受灾难最久,付出的牺牲和代价最大的国家;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儿女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但时至今日,世界上还有一些学者,他们固执历史偏见,对中国人民在打败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战争中所起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60多年前发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德、意、日为轴心的法西斯侵略集团和以苏、美、英、中为首结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之间进行的一次全球性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破坏程度最深的战争,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浩劫、大灾难。二战爆发前,日本军国主义和德国法西斯对内镇压,对外扩张,分别在亚洲和欧洲形成了两个战争策源地。为了实现其称霸世界的野心,并以武力改变世界秩序,德国、意大利、日本结成了“柏林——罗马——东京”法西斯集团(即轴心国),世界大战的阴云…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半个世纪以前,以德国、意大利、日本三国为轴心国的法西斯悍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将亿万生灵推入战争的深渊。面对法西斯的猖狂侵略,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五十多个国家的人民同仇敌忾,结成了最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相互支持,共同作战,终于打败了法西斯侵略,赢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历经14年艰苦奋斗,与世界反法西斯盟国一起打败了日本法西斯,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但日本人不认为中国是战胜者,新世纪以来有国人以中国军队的战果为据也否认中国获胜。这涉及到评价战争胜负的标准问题。抗日战争是一场总体战,战争不仅体现在两军对垒的战场上,还体现在政治、经济、社会、外交等各个方面。在评价战争胜负时,也要从各个方面出发,全面综合地评价。综合来看,中国确实获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但这场胜利的成色并非完美。  相似文献   

5.
保卫历史     
60年前的8月15日,法西斯日本丧失战争意志,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付出数千万军民生命代价,赢得了最后胜利。胜利当之无愧。抗击侵略的胜利者守住了尊严,在记忆中存有荣耀。  相似文献   

6.
伪满洲国推行的奴化教育是日本帝国主义对华殖民教育的一部分,它与政治统治、军事镇压、经济掠夺构成一个统一体,其实质就是法西斯专制与愚民教育。对日本帝国主义强行推行奴化教育的根本目的进行阐述和分析,有助于揭露日本侵华殖民教育政策的本来面目,以及日伪统治者奴化愚弄中国民众、推卸战争责任、美化殖民统治的丑恶目的。  相似文献   

7.
日本法西斯侵略他国的罪恶行径,决定了它所进行的战争性质是非正义的,中、美、苏等盟国积极对日作战的外因和日本帝国主义投降的内因,决定了日本法西斯必然走向灭亡和失败。美国的原子弹只是盟军胜利的诸多因素中的一个。过分强调原子弹这一单一因素,就会淡化其他诸多因素而独占胜利成果,这样对于共同作战的其他盟国是不公平的,我们今天要关注的是以史为鉴,只有对这段历史有个共同的认识,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日本法西斯发动的这场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伤亡,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深重灾难。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始终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积极倡导、努力建立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取得了最后胜利。今年也是中国农工民主党成立85周年。在农  相似文献   

9.
<正> 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51周年之际,日本竹下登内阁前国土厅长官奥野竟一再口吐狂言,放肆地为二次大战中日本的侵略罪行翻案,为日本法西斯翻案。今天,我们在发展与日本的睦邻友好关系的同时,不能不警惕日本法西斯阴魂不散,一小撮右翼势力梦想卷土重来的狂妄野心。为此,研究一下当年日本法西斯政权确立的历史背景和主要条件,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二战胜利60周年,全国大大小小的报刊都给予了大规模的报道,涉猎之广度与深度堪称建国以来同类主题之最。而一向忌讳重复单一主题、力求以多样性吸引读者的报刊连载也一反常态,加入了这个宣传队列,首次以主题连载的形式面对读  相似文献   

11.
《传承》2013,(8):5
波茨坦会议旧址对世界和中国都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在这里发表的《波茨坦公告》向法西斯势力升起正义的旗帜。更重要的是向世界法西斯势力发出了最后通牒。人们不会忘记,正是在向日本法西斯发出最后通牒20  相似文献   

12.
法西斯政权上台情英雄阿拉法特20世纪20、30年代,在意大利、德国和日本相继兴起以极端民族主义和极权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法西斯势力和运动。1922年10月,墨索里尼在意大利掌权。1933年1月,希特勒在德国执政。1936年3月,日本军部实现对内阁的全面控制,开始确立法西斯专政。这些法西斯政权的确立及其实行的对外侵略扩张政策是这次世界大战的灾祸之源。纳粹德国是主要的欧洲战争策源地。早在1935年秋,德国国防军即已开始制订代号为“红色”的对法作战计划、入侵奥地利的“奥托”方案和进占捷克斯洛伐克的“绿色”方案,扩张野心蓄谋已久。1936年10…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灭绝人性的法西斯暴行。这一公然违反国际法的残暴行径,铁证如山,早有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  相似文献   

14.
60年前,法西斯在全世界发动的邪恶战争,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战争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改变了世界格局,全世界人民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的生命代价,正义最终战胜邪恶。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3500万的生命代价,最终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今天,我们就是要牢记血的历史教训,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中华儿女爱好和平、珍惜和平,海外华侨华人在世界各地生存奋斗发展,经营自己的事业,完全有赖于世界和平的环境,我们绝不希望看到战争发生。今天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令我们所有的中国人感…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但也是日俄战争110周年。前者是日本一家侵华,后者是日俄为了东亚霸权大打出手,把中国东北作为战场,而中国政府却宣布局外中立,把国土让给日俄作为战场,其民族耻辱远胜甲午战争。那场战争的结局是俄国战败,将中国东北的殖民霸权让给日本。沙俄帝国在这场战争中遭受了耻辱,直到1945年通过在最后一刻加入对日战争才报了一箭之仇,通过另一个不平等条约夺回了40年前在中国东北的殖民权益。  相似文献   

16.
《春秋》1995,(4)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祸害最大的一次战争。这场战争,从根本上说,是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疯狂地推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妄图用战争手段重新瓜分世界和称霸世界的产物。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德意日法西斯上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结束,但是战后英法等国强加于德国的《凡尔赛和约》的苛刻条款,如要德国支付高额赔款、割让东部领土以及军备受到限制等,都是德国所难以接受的。德国不甘心战败,要恢复其大国地位。意大利和日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分赃结果也不满意。随着战后经济实力的迅速加强,要求重新瓜  相似文献   

17.
《时事资料手册》2005,(3):40-41
一、把日本与中国之间的历次战争都归咎于中国 关于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新历史教科书》称:“清不想失掉最后的朝贡国朝鲜,开始将日本作为敌人。日本进行了日清和日俄两场战争.就是由于东亚的这种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18.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当局自明治维新以后,在对华侵略扩张中,多年实施的武力征服与战争恐怖威慑政策的继续与发展,是这个法西斯政策的最高峰;同时,也是这个政策走向破产与失败的转折点。它既具有浓烈的中世纪军队屠城的野蛮色彩,又具有鲜明的日本军国主义的疯狂特色。  相似文献   

19.
法西斯运动对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过深刻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粉碎了法西斯政权,但是法西斯阴魂并未消散,新法西斯仍在全世界60多个国家兴风作浪。在人类迈向新世纪之际,法西斯会卷土重来吗?带着这一疑问,记者采访了华东师范大学法西斯问题专家郑寅达教授。 记者。郑教授,说到“法西斯”一词,大家都很熟悉,但知其内涵者不多。您能否给以详细阐释? 郑寅达:对“法西斯”这个概念;世界上除了少数人给以狭义化的解释,把它局限在名称上有着“法西斯”字样的组织(按照这种解释, 1945年以前的日本是军国主义政权。而…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也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全世界所有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同法西斯势力进行的一场殊死搏斗。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所有战胜国和受害国有必要重温历史,重新审视二战以来的相关国家是否承担了其本应承担的责任。国际社会的主流民意是反对法西斯战争的,但是近些年来日本及西欧的右翼势力有所复活,用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思潮严重歪曲历史事实,为法西斯主义招魂,给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与宣传带来新的挑战,也造成人们思想上的混乱。这种状况值得警惕和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