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稳  曹宏 《观察与思考》2014,(10):39-4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传统文化中历经沧桑而积淀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智慧的基本元素和珍贵结晶。在文化全球化冲击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安全遭遇到风险。这种风险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换中原创力薄弱;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世界共享"。中国共产党人正在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重视培育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感,重视文化生态的维护,以应对和解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文化的发展对道德具有影响和规范作用,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精神标识和价值内核,是新时代公民道德提升的思想基础.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作用,在遵循唯物史观原则的基础上,从内容维度和方式维度探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新时代公民道德的实现路径,实现同步同向推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与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3.
反常规用人     
让低职者高就.这是开发人才的一种成功做法,目的是重担之下有勇夫.传统做法是量才使用、人事相宜.让B级人做A级事如果恰到好处,却可以激发有为员工的能力.工作职位稍有挑战性,有助于激励员工奋发进取.  相似文献   

4.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信息化教学模式与近年兴起的"微课"、"慕课"一起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而逐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和接受。高职应用写作课教学长期以来运用传统教学手段,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需及时进行教学改革。"翻转课堂"在写作课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经济史与社会经济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铁 《思想战线》2001,27(5):120-122
传统的经济史研究侧重"国计"方面,对"民生"问题注意不够.如果能与社会史交叉,用"社会经济史"的思路进行选题和研究,可以拓展选题的范围,更重要的是能够提供观察问题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6.
从"五四"新女性到"妇女干部",从"铁姑娘"到当代"新典范",中国女性社会角色经历了历史变迁.官方意识形态和个人话语,社会主义伦理和传统的正统观念,性别平等和性别差异,各种矛盾相互冲突和交织,共同构建当代中国女性的社会生活,共同界定其社会角色.而中国当代女性试图寻找各种途径来表达自身的性别意识,以此对抗意识形态话语对个性和性别差异的束缚.其中一种做法是以4类新模范女性取代过去的原型化革命榜样,其中包括来自外国文化传统的新榜样.  相似文献   

7.
所谓成功教育,是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和方法,通过老师教育的成功引导帮助学生自我成功的教育。它是追求学生潜能发现和发展的教育,是追求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自我教育,是追求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成功教育既是一种思想,又是一种方法,还是一种目标。那么体现“成功教育”的做法有哪些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探索。1.“成功教育”体现在教育思想的转变上。“成功教育”主张:人人都可以成功,都可以成为成功者;成功是多方面的,不应局限于少数方面,并把培养学生的成功心理及学习内动力作为目标。这显然是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2.…  相似文献   

8.
拆分。多年以来,政协工作形成了一些固定模式、习惯做法和规范程序。现在,单纯依靠这些传统的思路和做法,要体现政协工作服务科学发展、关注社会民生的作用,肯定是不够的。实践表明:政协工作上的很多有创意、可操作、有实效、有影响的创新工  相似文献   

9.
《小康》2021,(25)
正思路决定出路。为打造保水样板,密云勇破思想桎梏,不仅在全国率先实现特定区域综合性执法,真正将"九龙治水"转变为"一龙管水",还在跨界水体联防联控联治、大型水源地综合保护治理、生态补偿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湖湘文化优秀传统包括"经世致用""敢为人先""心忧天下""百折不挠"和"艰苦奋斗"等基本内核,是勤劳智慧的湖南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不懈奋斗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地域文化,又是中华文化多样性结构中—个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湖湘文化的优秀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相契合。湖湘文化理应融合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可以在战略层面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发挥更大的效应。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宝贵资源。"仁"的思想为高校德育提供了思想支撑;"道法自然"思想为教师和学生抚平焦虑的情绪;"心学"中蕴含的优秀思想精髓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参考。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深厚道德思想和哲学意蕴,为我国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给养。  相似文献   

12.
刘昕 《人民论坛》2012,(7):34-36
哪些因素有可能会阻碍"空降干部"取得成功呢?哪些措施又有助于提高这些"空降干部"的成功可能性呢?在这方面,企业在使用"空降兵"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表面上看,中央"空降"干部的做法其实更像是在大企业内部普遍存在的这样一种管理实践:即从公司总部的领导团队或管理团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许多大学里,由学生对老师作出评价、估量是一种得到完全公认的行之有效的做法。这个问题在许多国家已得到广泛讨论。它涉及到与之有关的很多方面,诸如学生进行客观评估的能力、评估的效果、评估将被采取的方法以及其它等等。评估的全过程涉及到三组人,学生(评估活动的主体)、教师(评估活动的对象)以及教育管理者(利用评估的人员)。评估作为一种工具,使以上三者均受益。同时,一定要使评估不仅在原则上得到承认,而且要在实践中得到认可。当然,要确定和推广一种优秀的评  相似文献   

14.
行政拘留的决定主体是行政拘留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控制和规范行政拘留权力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两大法系国家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形成了对有关"行政处罚"的不同理解和做法.我国行政拘留决定由公安机关作出的做法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也有现实的需要.但这一做法也存在着理论和实践上的诸多问题,有必要加以修改和完善.可以仿效我国台湾地区的做法,通过立法将行政拘留的决定权授予法院.  相似文献   

15.
郭琪 《统一论坛》2007,(2):50-5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世界上任何一个伟大的民族的背后都有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作为支撑。没有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一个民族就没有灵魂,就没有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五千年中华民族文明史,创造了丰富多彩、气势恢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以爱国主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有机统一体,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鲜明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既高度契合又一体相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优秀传统文化的逻辑关联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其"特"之根基所在、精神命脉和内源性动力。体现人类理想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思想理念、既与传统相系又与现代相接的传统美德和反映道义高度及美学追求的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三大核心要素,因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切入点。但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调和关系,而需要在历史维度上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在现实维度上梳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在发展维度上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7.
张超 《人民论坛》2020,(10):138-139
新时代,我们需要用创新的眼光和视角,寻找让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的可能性.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作品、文化的重构与组合,实现与大众的共情;通过个性化的表达、跨界的融合,实现创新化传播;通过对新兴媒体传播方式的运用,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18.
合理运用优秀乡土历史文化,能够浸润学生心灵,唤醒乡土情怀,坚定文化自信。2017年版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提倡在教学内容中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内容"。因此,把地方历史文化纳入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加以开掘利用,势在必行。1.广搜博采,积累丰富多样的素材。积累并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不能满足于复制粘贴。积累的过程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广泛搜集。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既要认真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倡廉工作的规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道路,又要按照十七大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的要求,注重研究和借鉴国际反腐败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海南州在创新招商引资工作的思路,完善招商引资工作的措施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做法和经验,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亲自抓招商、层层抓招商,走出去招商、请进来招商,以会招商、以商招商、以情招商,通过优势资源招商、优质服务留商、优良环境安商等做法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得力、成效显著,这些成功经验和做法对于全省招商引资工作的健康发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意义。现将《海南州招商引资工作的做法、经验及发展思路》一文刊登如下,供参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