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法律规定。人民陪审员制度作为我国宪法确定的一项基本的司法原则,在推进依法治国、体现司法民主的理念下,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关注。沾益恢复县制以来.在实施人民陪审员制度上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积累了一些有益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2.
人民陪审员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能够弥补法官审判的不足,监督法官的审判工作,保证司法公开、公正。文章通过对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目前我国人民陪审制度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从立法、制度建设等方面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  相似文献   

3.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审判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它在加强法院和人民群众间的联系、提高审判质量及审判效率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因为我国至今没有一部统一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法,所以出现各地对人民陪审员制度执行不一的情况。本文就此大胆地进行了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4.
崔世海 《辽宁人大》2006,(10):42-43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单行法律——《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是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一个新起点。《决定》实施一年多来。不仅为人民陪审员参与审判工作敞开了一扇门。也成为“保证司法公正的一项有力措施”。然而。在实践中。一些草案审议阶段担忧的问题,如“编外法官”“陪审专业户”、人民陪审员精英化趋势等也随之出现。  相似文献   

5.
《半月谈》2005,(9):82-83
据《中国妇女报》报道,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从5月1日起,新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将在全国实行.全国将有2.7万名人民陪审员存同一天走上工作岗位。根据新的法律.人民陪审员必须经过本级人大任命.任期5年,除不得担任审判长外.拥有和法官同等的权力。  相似文献   

6.
人民陪审员制度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陪审员制度最早形成于民主革命时期.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开始.从我们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边区”到“解放区”.从当时的工农民主政府、抗日民主政府到后来的人民民主政府.都实行了人民陪审员制度。这一制度将党的群众路线和工作方法.成功地运用到司法审判工作中.对于激发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发挥了巨大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  相似文献   

7.
2004年8月,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该立法解释的颁布堪称陪审制度在我国发展的一座里程碑。但是现行人民陪审员制度仍然存在着结构性缺陷,我国现有司法制度、司法传统和传统文化也对其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可能会限制其发挥应有的功能,甚至使其沦为制度摆设。故笔者对此进行了一番探讨,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已于2005年5月1日施行,社会各界和媒体对它的关注程度超出寻常。与亲历这个“决定”出台全过程的同仁探其究竟,结论竟是如此一致:这是对我们坚定地推进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肯定与褒奖。——作者题记一人民陪审员制度在80年前的中国开始实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当时的革命根据地、苏维埃边区、解放区广泛实行这一制度,成为审判工作民主化的重要标志和人民司法制度中的重要原则。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宪法确认其为一项宪法原则,但十年“文革”动乱给社会主义法制带来严重破坏,使这项制度因“在实…  相似文献   

9.
蔡宏图  蒋文玉 《人民论坛》2014,(14):104-106
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与我国的国情、社会现状、法律规定等各方面的现实情况密切相关的一项制度,人民陪审员制度自实施以来,其制度价值未能在司法实践中得以较好实现,仅仅停留在应然层面。完善这一制度存在的诸多缺陷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对该项制度自身进行梳理,还将会涉及其他相应诉讼法律的修改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与我国的国情、社会现状、法律规定等各方面的现实情况密切相关的一项制度,人民陪审员制度自实施以来,其制度价值未能在司法实践中得以较好实现,仅仅停留在应然层面。完善这一制度存在的诸多缺陷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对该项制度自身进行梳理,还将会涉及其他相应诉讼法律的修改与完善。  相似文献   

11.
2004年8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下面,就贯彻实施<决定>谈三点意见.……  相似文献   

12.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于2004年8月28日通过了《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下称《决定》),今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第一部最为集中、最为完善的专门法律。与之相配套,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于2004年12月13日颁布了《关于人民陪审员选任、培训、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贯彻落实好《决定》和《意见》,对于完善我国司法制度、保障公民依法参加审判活动、落实审判公开、提高司法效率、改善司法环境、  相似文献   

13.
今年5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开始实施。在人民法院审判工作中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的一项优良传统。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以单项立法的形式确立并规范这项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符合党的十六大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精神。这项制度的核心是人民群众通过参与司法活动实现管理国家事务的宪法权利,又使司法活动因人民群众的参与而更加透明,有利于提高司法裁判的质量,有利于督促法官秉公执法,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对这…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公民依法参加审判活动,促进司法公正,特作如下决定:第一条人民陪审员依照本决定产生,依法参加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除不得担任审判长外,同法官有同等权利。  相似文献   

15.
<正>陪审员法律知识的欠缺,在某种程度上恰恰构成一种"无知的美德",源于民间的朴素正义观念、生活常识、道德情感等等,能有效矫正法官因职业惯性而可能固化的偏见。4月下旬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决定,相继公布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实施办法,全国10个省份的50个法院正式启动相关试点,掀起司法改革又一波高潮。多年来,我国人民陪审员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法律制度也在变革之中。人民陪审员制度作为体现和发扬司法民主的一种形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政治价值、法律价值与社会价值。然而,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其实际运行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缺憾。因此,我们有墼襄探讨人民陪审员制度发展的历史,将其与西方陪审制度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换定》,就当下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指由审判机关召集由人民选举产生的并享有与审判员同等权利的陪审员参加对案件的审判制度。这种制度是在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合议制的前提下,由人民陪审员与审判员构成的一种审判组织形式。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某些方面已不适应新形势下审判工作的需要。据此,现就如何加强和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建设提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对进一步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陪审制度是国家司法机关吸收非职业法官参与审判案件的一项重要司法制度。陪审制度作为社会公众监督法官正确行使司法权、遏制司法腐败的一项基本审判制度,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采用,被人们视为宪政民主的象征。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公民依法参加审判活动,促进司法公正,特作如下决定: 第一条 人民陪审员依照本决定产生,依法参加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除不得担任审判长外,同法官有同等权利。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公民依法参加审判活动,促进司法公正,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该决定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