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隶属中国石化集团总公司的岳阳化工总厂(以下简称岳化)曾有过名列全国化工行业9大企业之一的辉煌。不料好景难长,自1990年起,岳化连续亏损了8年,1997年一年的亏损就高达2亿多元。但是,仅仅用了两年,岳化已实现了近期目标:扭转亏损局面,初步摆脱企业的困境。今年1—10月,累计实现利润165万元,在去年减亏1亿元、实现亏损减半的基础上,今年再减亏109亿元,提前一年实现扭亏为盈的目标。岳化的亏损,并不能归结为领导的无能。1969年立项建设之际,它是号称中国两家最大的石油化工厂之一。3000吨涤纶、5000吨锦…  相似文献   

2.
营口冷藏箱厂管理探秘王安,张良,马维秋一个亏损8000万元,欠债1.2亿,资产负债率达到150%的企业,还有活的可能吗?营口冷藏箱厂交出的答案是,93年当年实现赢利600万,94年又提前四个月完成1000万元的利税指标。这一奇迹意味深长,当前许多国有...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实现国企三年脱困目标 的最后一年,也是最关键的 一年。开局不久,即从西北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工业大省陕西省国有工业结束连续6年亏损局面,脱困曙光初露。这标志着陕西工业开始走出谷底,也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国有企业实现三年脱困目标的信心。 陕西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表明,今年1─4月,陕西国有工业实现销售收入近196亿元,同比增长21.9%;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0.16亿元。医药、电子、石油、天然气等优势行业利润均大幅增加,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实现利润92亿元,居各行业之首。食品、饮料、服装等行业扭亏为盈,煤…  相似文献   

4.
1994年7月,沪股指数从325点猛涨到1055点,日成交量高达160多亿元,业内人士惊愕不已;1995年2月23日,国债市场投机过度,“327”品种出现严重违规行为,恶炒债券达140亿元,亏损10亿元之巨;1995年5月18日,上证指数猛然跳高15...  相似文献   

5.
牡康奇迹:南北联手的扭亏佳作李春雷几乎还是原来那班人马,也没添太多的设备,连年亏损、负债5000万的牡丹江电视机厂仅仅一年时间就起死回生了。1993年,原来年产值只有2000万元的“牡电”实现产值1.6亿元;1994年上半年,这个厂已实现产值2.2亿...  相似文献   

6.
1999年,铁路系统提前一年摘掉了亏损的帽子,在国企三年脱困的天平上添上了一个重重的砝码。这其中,不能不提一提在全路亏损最早、亏损额度最大的沈阳铁路局。 8000多公里铁道,38万职工,上百亿元固定资产,构成了沈阳局的“家底”。1999年,全国铁路扭亏目标9个亿,沈阳铁路局就有6个亿。但沈阳局不甘当全路的包袱,通过背水一战、咬紧牙关,在消化近5个亿增支因素、完成铁道部下达的扭亏任务基础上,又追加减亏1亿元。亏损就是国有资产流失,扭亏首先要守住国有资产 1994年以来,东北经济低速运行,沈阳铁路局运…  相似文献   

7.
早压锭早调整早见效无锡纺织工业连续三年盈利周国洪王家言在我国纺织行业连续三年全行业亏损的现状下,无锡纺织业脱颖而出,成为近三年来在全国38个大中城市同行业中唯一从未出现整体亏损的行业,并保持每个月都有利润。1997年无锡国有纺织业实现销售收入50多亿...  相似文献   

8.
我省国有企业扭亏对策探讨杜艺真近些年来,四川省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断下降,亏损日趋严重.据有关部门统计,全省4276户国有工业企业的亏损额,1993年为25.0亿元,1994年上升到36.5亿元,1995年则高达50亿元.从亏损面看,1994年全国国有...  相似文献   

9.
到 1998年底累计亏损近11亿元的原贵州六枝矿务局,在实施政策性破产的基础上,于去年初重组为六枝工矿集团公司。运营19个月来,已创利税5000万元,实现利润438万元。这个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营的破产重组企业,正以强劲稳健的步伐走向新生。 企业破产重组过程中,职工及家属存有六怕:离退休职工怕养老无归宿,工残病亡抚恤对象怕生活没着落,一次性买断工龄的怕以后没人管,在职职工怕失去工作,下岗职工怕难再上岗,小额债权人怕债务难收回。新建立的各级党组织切实做好稳定工作:建立了六枝矿区离退休服务中心,使115…  相似文献   

10.
何为“玉兰现象”? “玉兰”是河北省保定卷烟厂的系列产品品牌。保烟人近两年来在困境中崛起、迅速扭亏为盈并实现超常发展的奇迹,引起了企业界和经济界的普遍关注,被称之为“玉兰现象”。 保定卷烟厂是一家建厂56年的老企业,现有职工 1700人,离退休职工 800人。从 1990年到 1998年,保烟连续9年亏损,累计亏损额达1.07亿元,亏欠原材料款1.81亿元,最多的时候一年就亏5000万,综合效益指数居烟草行业倒数第二。为了扭转局面,上级部门在9年内调换了10届厂级领导班子,在“换人”频率上创了纪录。 …  相似文献   

11.
刘全义  褚小钢 《求知》2001,(5):32-33
天津纺织机械器材行业是有90多年历史的传统产业,生产棉纺织、毛纺织、针织机械等五大类主机设备以及纺织专件、器材等80多个产品。改制前,全行业亏损1000万元,负债1.7437亿元。到2000年10月份,全行业所有国有企业全都摘掉了纯国有的牌子,先后改制成15家多元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改制后14家公司销售收入和实现利润分别比上年有大幅度增长,2000年1-10月,又比去年同期增长105.3%。1999年亏损由1079万元下降到732万元,2000底全行业止亏持平。国企改制使全行业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2.
从1970年建局到1998年,六枝矿务局累计亏损近11亿元,企业举步维艰,职工苦不堪言。实施政策性破产后,于2000年初重组为六枝工矿集团公司,运营以来,销售收入达到16.44亿元,创利税1.4亿元,实现利润1356万元,员52收入有较大增长。如今这个获得新生的企业,彰显出新的活力,正迈出稳健的步伐向“大而强,富而美”的小康奋进。  相似文献   

13.
在各电影制片厂拍片数量下 降,普遍亏损之时,能不能扭 亏为盈?作为中国三大电影生产基地之一的长春电影制片厂,1998年前连续6年亏损,累计亏损4800万元。这年5月,长影厂开始实施全面改革,当年盈利1380万元,走出连续亏损的困境,1999年以来继续保持赢利势头。 长期以来,在全国各电影制片厂中存在一种误区──电影厂因其与意识形态的“亲密关系”,是受到国家保护的特殊企业,其地位与事业单位相当,旱涝保收。 1998年初,赵国光出任厂长后开始对长影实行股份制公司化改造。1998年10月,长影集团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14.
《瞭望》1999,(6)
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冶金行业首当其冲,受影响很大。1998年钢材价格较上年每吨平均下跌180元,仅此一项,全行业减利约184亿元。在这样的严峻形势面前,邯钢1998年1~11月实现利税75亿元,其中利润4?..  相似文献   

15.
改造提高两个传统行业,重点发展四个新兴行业,大力培育两个高新技术行业,浙江省湖州市着力构筑工业经济新框架。目前,这个被称之为“二四二”的产业结构调整总方案,实施一年多来,已取得了明显的实效。今年 1至 10月,全市“二四二”产业共完成销售收入 120 1亿元,实现税利 11 21亿元,利润 6 08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 27 5%和 38 4%、 44 5%,“二四二”产业占全市 500万元以上工业总量民类指标的比重分别达到 52 9%和 60 3%、 69 9%。 亏损带来的 产业结构调整 湖州位于浙江省北部,素有“丝绸之府”、…  相似文献   

16.
大庆油田亏损、辽河油田亏损、胜利油田亏损、华北油田亏损…… 在原石油部基础上组建不久的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经理王涛谈到,我国石油工业首次出现了全行业亏损,亏损总额预计达14亿元。 为何出现亏损“黑洞” 解放初,我国石油工业年产原油12万吨,1988年达到1.37亿吨,40年保持了年均340万多吨的增长速度,使我国从一个“贫油国”跃入了世界产油大国前五位的行列。 但是,随着我国六、七十年代开发的一批主力油  相似文献   

17.
廖京 《瞭望》2001,(11)
50年来,长丰集团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军械修理厂一跃发展成为军队和全国中高档轻型越野汽车行业的龙头企业。其总资产由建厂初期的几十万元增至如今的20多亿元,年利税也由几万元增长到3亿多元。 地处湖南永州市的长丰(集团)是一个有50年光荣历史的军队国有独资企业,1996年10月由总后勤部批准改制而成,下设5个子公司和 3个分公司。现有职12300人,拥有资产20亿元。1999年企业被列为湖南省重点扶持的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2000年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利税超过3亿元。 长丰巨变 猎…  相似文献   

18.
我们大连远洋运输公司是中远集团所属的国有大型航运企业。从1980年公司成立到1994年,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束缚,只能以经营油轮为主。这期间,国际油运市场一直不景气,再加上自身管理不善,结果公司严重亏损,15年累计亏损达4亿元人民币,成为中远的亏损大户,已经滑到了解体的边缘。针对这一局面,交通部党组和中远集团党委于1994年9月果断地调整了大远的领导班子,从那时起到现在,三年迈出三大步,大远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1995年,实现了扭亏为盈,按可比口径统计,1996年利税比1995年翻了一番多,1997年又提前一百多天完成运…  相似文献   

19.
揭开重庆特钢亏损15.79亿元之谜●本刊记者赵忆宁李诗浦树柔者按:前不久,本刊记者在重庆采访时,听到重庆特殊钢(集团)公司在几年内由一个盈利大户变为全国同行业和重庆市头号亏损大户的消息。记者专门采访了由国家经贸委、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原冶金部、重庆市政...  相似文献   

20.
重庆特钢由于种种原因,曾累计亏损15.8亿元.1997年上半年连续5个月没发工资,人心涣散;生产几乎全停,处于破产边缘。去年初,在国家经贸委、冶金部、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市政府、邯钢集团派出联合调研组进行咨询诊断后,调整了领导班子,当年企业就发生了巨变:与上年相比,钢产量、钢材产量分别增长137%和115%,销售收入增长98%,可比产品成本降低39.1%,减亏3.63亿元,减亏率70%。今年情况继续好转。抓住“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努力营造一个奋发向上、艰苦奋斗、立志扭亏的人气氛围,是我们的突破点。围绕“重特要扭亏解困,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