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表决是代议机关作出决定的重要法定程序。科学完善的表决机制,有助于准确体现表决人意志,保证代议机关正确按照民意进行决策。这里结合国外议会议事规则,对有关表决问题做一简要介绍。一、表决原则多数决定原则,是民主议事的一项基本原则。现代民主国家  相似文献   

2.
代议机关亦称代表机关、立法机关或权力机关,是指代表公民和国家制定法律和决定重大问题的国家机关。在西方国家,代议机关一般为立法机关,称之为议会、国会、国民大会。英国、日本等国的立法机关也是权力机关。中国的代议机关即国家权力机关,称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和西方国家的议会都是代议机关,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议会制度是两种不同的代议民主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可以说是一种体现人民主权并按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和运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代议制。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产生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3.
韩冰  黄静 《人大研究》2004,(1):40-42
代议机关通过会议来行使自己的职权 ,而行使职权的主体是会议的组成人员。由于各国代议机关名称各异 ,因而其组成人员称为议员或代表。与国家一般公职人员不同 ,他们通过选举产生 ,受选民委托授权 ,代表选民参与国家管理 ,行使国家权力。为保证代议机关的有效运作 ,必然对议员的资格及行为规范作出一定的要求。在现代日趋多样化的社会中 ,议会以其特殊形式来平衡利益关系 ,寻求社会共同体的意志 ,在社会、国家、个人的相互关系中 ,议会的利益平衡机制已成为社会良好运作的基础与重要形式。要发挥现代议会利益平衡机制的功能 ,需要从社会的各…  相似文献   

4.
代表多数公民意志和利益的代议机关是一国政治民主发展的重要条件。从理论的角度,一个真正实行代议制民主的国家,其代议机关必须真正地由民所选、由民所授权、为民说话。代议机关在一国政体中的地位以及在实质政治运行中的效用直接反映了这个国家的政治民主发展水平。也可以这么说,  相似文献   

5.
何俊志 《人大研究》2006,(10):34-37
在当代世界,代议民主在制度层面就是国家的议会。议会民主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之后,无论是议会制度、议会程序还是议会职能方面,都已经进入了极为复杂的状态。作为现代民主的担当者,以立法者和政策制定者的面貌出现的议员们能否在知识和技能两个层面上适应这种新的形势,无疑是一个国家的民主制度能否有效运作的重要条件。但是,与任期较长的文官和法官不同的是,议员们都有着严格的任期限制。繁重的任务和短暂的任期构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正是为了化解议员所面临的这种特有矛盾,并顺应议会事务复杂化的新要求,当代世界的各国议会都已经开始在实…  相似文献   

6.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议会制度都是根据各自不同国情探索出的一种代议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真正实现了民主形式与民主本质的统一、国体与政体的统一、民主与效率的统一,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治制度,开辟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刘勉义 《北京观察》1999,(12):44-45
对立法程序价值的理解立法是规范人民意志、并将其上升为法的专业活动。人民在立法活动中反映自己的意志,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一是直接向立法部门说明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二是通过选举的代表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志。无论哪种途径,都需要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必须有可靠的程序制度予以保障。但长期以来,我们把程序看作是实体的附属,没有独立的地位,而疏于民主化、制度化建设,人民群众的意志难以通过更民主、更稳定的途径予以表达。现代法学理论和实践表明,程序一方面具有独立的价值,人们对程序的体验甚至超过对程序结果的体验;另一方面,程序对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开、公正、民主的立法程序,不  相似文献   

8.
《人大研究》2003,(4):45-46
该书独特的学术价值 中国全国人大自从 195 4年诞生以来 ,至今已近五十周岁。作为中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大的状况和命运直观地体现着我国人民民主、法治生活的兴衰荣枯 ,因而特别值得关注 ,值得研究 ,值得向中外读者作出专门介绍。发达国家的宪法学和政治学特别注重对本国和别国的中央议会或国家议会的研究。因为 ,使近现代宪政制度与古代和中世纪的政治制度区别开来的主要标志是前者有一个体现和维护近现代宪政价值、原则的中央代议机关或国家代议机关 ,而后者却没有。现代民主和法治社会中 ,民主、法治准则的首要维护者、体现者…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代议民主的一种表现形式。代议民主具有主权和治权的有限分离、民主和效率的双重取向、政治职业主义、委任代表制和程序民主等基本制度规则。从分析代议民主的基本规则入手,可以发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目前还存在某些问题,这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廖永 《人大研究》2012,(5):15-19
国家代议机关探讨公共事务的公开辩论,发源于西方。在西方议会中,公开辩论是最主要、最常用的议事方式,正如"完全的公开性是民主的一个必要条件"、"没有公开性而来谈民主是很可笑的"[1]、"在民主社会中,作出的决定最理想的是持续公开地热  相似文献   

11.
方卿 《岭南学刊》2007,(1):14-18
近代以来的政治发展赋予了民主以“人民主权”这一新的正当性依据,这一正当性依据的确立引发了民主之形式要件的热烈讨论。民主的形式要件并非民主得以确立的充分条件,相反,将民主的形式要件混同或凌驾于民主的正当性依据必将导致民主迷失于代议民主、选举民主、参与民主以及与人民主权原则背道而驰的精英民主、多元民主等形形色色的外在规定中,从而引发民主的危机。  相似文献   

12.
黄毅峰  朱昶昊 《岭南学刊》2022,(5):19-26+34
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了对民主价值的共同追求,也包含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围绕人民主权,全方位体现人民地位,代表的是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人民全过程行使权利,全链条嵌入人民参与,代表的是过程民主和程序民主;为了人民全过程发展,全覆盖实现人民的利益,代表的则是成果民主与实质民主。  相似文献   

13.
在代议民主制政体中,代议民主的性质和功能都是由议员来体现的。从原则上讲,作为立法机关的成员,肩负选民意志的议员主要是凭自己的良心和责任而独立地参与议会活动,为了保证议员能够有效地从事这些活动,必须要为议员设置一定的特权。但是,在现实世界中,由于来自社会的议员本身也有着现实的背景和需求,这种背景和需求也有可能会有损于议员去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务。因此,为了约束议员就必须要对议员的活动进行规范。而且,这种规范也必须要全面地覆盖议员活动的整个过程和所有方面。  相似文献   

14.
代议制起源13世纪英国议会的形成,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与新兴社会力量作用而生,并在近代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过程中,逐渐发展、完善。二战后,代议制逐渐被西方社会广泛采纳,至今已成为许多西方国家实现民主政治的主要方式。"代议"顾名思义"代表商议"、"代表议事",即某人代表某一特定的群体,同另一些代表其他群体的人,就彼此共同面临的问题(事务)进行商议、讨论、决定乃至采取一致的行动。而这些行使代议之权的人即"议员"。现代意义的"议员",由广大选民选出,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表达选民意愿、为选民谋取福利。议员的履职效果,一定程度上,决定议会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弓联兵 《人大研究》2010,(10):42-44
<正>英美两国都是议会政治相当成熟和发达的国家。英国被称为现代议会之母国,议会政治源远流长;美国被视为现代政治文明的结晶,议会制度的设计精到。尽管两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设置有所不同,前者为议会内阁制,后者为总统共和制,但作为代议机关的议会都在其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在其政治结构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各级人大代表作为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依法参与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在当前社会变革的新形势下,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民主意识必然得以加强,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有许多新的愿望和要求,需要通过人大代表,按照法定的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以维护人民的利益。新的形势迫切要求人大代表发挥如下作用:(一)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参与决策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广大人大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决策的民主化是新体制建立和完善的  相似文献   

17.
司法民主是司法权属于人民的体现,是民众通过有效途径参与司法和有效地监督司法以及独立的司法机关通过体现民主精神的程序所进行的适度反映民意的审判活动。列宁认为,司法民主是基于苏维埃国家的民主制政体的要求,政治民主是司法民主的基础;司法具有人民性,要使法院的人民性质得以保持,就必须通过人民陪审制和法官选举制保证民众参与司法活动;司法具有社会性,应当做到司法公开以及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18.
政党政治严格界定政党对国家权力的介入和行使,并对执政党自身进行监督,保障国家权力按照程序和规范运行,从而实现法治化和社会的稳定。西柏坡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的基础蓝本,通过一系列基层民主政权建设的实践活动,最终将人民的意志上升到国家意志,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19.
一院制     
一院制国家代议机关由单一议院组成并行使职权的代议制度。是国家代议机关的一种组织形式。其主要特点是:机构单一,责任明确,立法人才集中,能够及时立法并提高工作效率,可避免两院制议会内部经常发生的矛盾冲突、相互推诿、争论不休、拖延法案通过等弊端。西方学者一...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与成果民主、程序民主与实质民主、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人民民主与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和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深刻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准确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和实现路径。结合前一阶段的学习,笔者从四个维度谈几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