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时候看《西游记》,特别讨厌唐僧,搞不懂他为什么总是那么固执,不听悟空的建议,还总把悟空赶走,结果自己却被妖怪捉去。但是,当我成为一名管理者后,我开始理解唐僧的苦衷了。  相似文献   

2.
唐僧取经线     
唐僧取经线伊达唐僧是唐代(618-907年)著名佛教僧人玄奘(602-664年)的俗称,本姓陈,名,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佛教唯识宗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佛教著名翻译家和旅行家。627年(唐贞观元年),玄奘从唐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出发,前往天竺(今印度...  相似文献   

3.
打开关于“唐僧”的网页,实在惊诧不已。绝没想到,人们对这位亦人亦神的和尚竟然如此感兴趣。当然,大多是拿他当“话耍子”来搞笑,来开涮的,什么“唐僧办教育”“唐僧的隐私”“唐僧评先进”……数不胜数,光是杜撰唐僧的著作,就有《家书》、《日记》、《回忆录》、《密信》、《遗言》、《自述》、《报告》、《废话》等许多种,关于从学术方面进行研究、探讨的却少得可怜。  相似文献   

4.
悟空下岗     
话说取经团来到西凉女国,在迎阳驿住下,唐僧被西凉女国国主看中,要招他为夫,唐团长便每日进宫与女王逛逛御花园,听听音乐,下下棋。这一天,唐僧又进宫陪女王吃了早茶,回到驿馆,忽有大唐特使持快报来见,谓国内正在精简机构。裁减人员,机构改革乃是国策,任伺单位和部门都不能例外。按比例,取经团应裁减人员一名,请即办理回报。 唐团长这几日与女王每日幽会,讲讲取经之艰难,谈谈未来之理想,刚把长期以来被各路妖怪弄坏的心情弄爽了一点点,不料现在又来了这么个难题。唐僧手捧文件,如捧一烫手山芋,实在大费周折。可是上面又…  相似文献   

5.
突现原形的妖怪狞笑着一步步逼近,大惊失色的唐僧一面步步后退,一面叫着:“悟空!悟空!”这是我们在《西游记》中时常见到的镜头。因此,提起唐僧,很多人都会说他是一个胆小懦弱,优柔寡断的糊涂和尚。其实,真正的唐僧——玄奘,却是一个胆识过人、精明强干的大德法师。  相似文献   

6.
因祸得福——孙大圣被太上老君投入炼丹炉这么一炼,不仅毫发无损,而且还炼出了一双火眼金睛。说真的,西去路上,也多亏了这双火眼金睛,才能一一识破那些妖魔鬼怪的“庐山真面目”,不至于上当受骗。而没有火眼金睛的唐僧、八戒、沙和尚就差远了,每每被妖精所蒙骗。如此足见孙悟空那双火眼金睛在保护唐僧完成取经大业中的威力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作家马伯庸写了一个小段子讽刺唐骏学历造假事件: “唐僧临去西天,太宗设宴饯行。席间一小吏忽厉声叫道:出家人不打诳语,你这和尚明明是金山寺受戒的江流儿,却说是白马寺出身!唐僧道:贫僧诚心向佛,能诵真经一万五千百四十卷。小吏道:你是金山寺受戒。唐僧道:贫僧修持甚谨,人皆称颂。小吏道:你是金山寺受戒。唐僧勃然变色,指小吏道:你这妖怪!”  相似文献   

8.
少年看西游,读的是情节;成年看西游,读的是人物。吴承恩的《西游记》最出彩的就是对唐僧师徒四人的形象描摹。四人各具特色的性格特征其实也隐喻着不同的文化性格、社会角色。唐僧,他是团队中地位最高的,三个徒弟整日保护他、拯救他于妖怪的魔掌之下。可其实,唐僧只是一位“表面上的灵魂人物”,他虽善良、虔诚、执着,却生性柔弱,呆板不变通,还经常善恶不明,容易受到蛊惑。武艺不强,只会念经,全靠徒弟们打天下,当然这也说明他善于选人、用人,不算偏心,德行过硬,算是个好领导。  相似文献   

9.
唐僧先祖居何地唐僧,姓陈、名书、法名玄美、俗呼唐僧,洛州报民人。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云:“玄类,汉大丘长仲弓之后,曾祖钦,北魏上党大守。祖康,北齐国子博士,女邑周南,子孙因家,父惠,隋文帝时江陵知县。”这里的汉大丘长作引提的是东汉陈定,大丘长指...  相似文献   

10.
近日,随着家人看了几集((西游记》改编的电视剧,心中不免再起涟漪,泛起了儿时的西游情结。转念间,又觉得《西游记》不愧为中国的四大名著,其中耐人寻味的东西很多。我想说的是唐僧展现出来的领导艺术,让这个四人团队的合作产生了巨大的合力。许多人说,唐僧是个用人的高手,他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诚然,唐僧能让桀骜不驯的悟空、好色懒惰的八戒和中规中矩的沙僧保他去西天取经,更有小白龙当他的坐骑,确实可见一斑,他对周围人的影响之大之深更是可圈可点,正因如此,他弱不禁风却能历经千难万险终成正果。  相似文献   

11.
陈鲁民 《传承》2001,(6):42
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走了一二十年,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也有许多发财获美、腐败堕落的机会,可以说是困难重重,诱惑处处。但是这四位最终还是战胜困难,顶住诱惑,取经到了西天,个个获得正果。唐僧师徒为何不腐败?各有各的原因,各有各的办法。唐僧是因为信仰坚定,理想远大,心中有佛,注重修行。所以能“拒腐蚀,永不沾”。立场坚定,“八风吹不动”,虽是肉体凡胎,但不论金钱美色,都不能使他动心。孙悟空是石猴出身,久经考验,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打过滚,王母娘娘的蟠桃宴上撒过泼,又位列仙册,不食人间烟火,故也没有七情六欲…  相似文献   

12.
文一凡 《今日广西》2010,(17):40-41
《西游记》早已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著之一了,也许很多人都会问,西游记和理财会有什么关系?请听我细细道来。 其实,西游记不仅仅阐述了师徒4A降妖除魔,普度众生,力求寻得真经的故事,更多的是发人深省且意味深长的寓意。我们可以把唐僧师徒4人看作是一个公司,唐僧是总经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是他的下属。每个下属都各有特色,孙悟空能力强,猪八戒人缘好,沙和尚勤勤恳恳。  相似文献   

13.
《西游记》的故事是我们从小就听熟了的,在这本成书于明朝中期的小说中,吴承恩以生动的笔触,描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去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让许多人不明白的是:吴承恩在书中为什么让唐僧做这个团队的领导呢?  相似文献   

14.
唐僧故里偃师散记霍建瀛用现代科技手段展示唐僧取经过程的《万国历险宫》。4年前,我应一位朋友之邀前往偃师。这位朋友向我介绍说,偃师曾是七朝古都,历史悠久。唐代圣僧──玄奘的故里也在偃师境内。他家乡的人们决定要修复玄奘故居,并兴建纪念馆,很值得去看一看。...  相似文献   

15.
中远是个百分之百的国有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我感觉企业经营首先要重视人力资源的经营。国有企业有的是人才,关键是用人的观念和机制。我想借用《西游记》的故事来谈一谈企业在用人上的观念问题。一本《西游记》,始终贯穿着“使用能人,加强约束”的思路。正是在这种思路下,唐僧师徒完成了西天取经的大业。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这4个人物中,唐僧是管理者。沙和尚是一个四平八稳的人,从来不冒犯唐僧师傅,态度诚恳,但每次唐僧遇难被抓时他也会被抓走。因此,不能做挑头的大事,只能老实地挑着担子。猪八戒与他不一样,本领比沙和尚强…  相似文献   

16.
我说唐僧     
在人们心目中,唐僧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物,连四五岁的小孩看了《西游记》的电视后都说:“唐僧有得用,一点本事都没有,只晓得念那紧箍咒。”说唐僧没本事还算“轻描淡写”的,更有偏激之士如郭老(沫若)简  相似文献   

17.
吴黎宏 《现代领导》2011,(10):47-47
在《西游记》第五十回中,孙悟空化斋前,用金箍棒划个圈子,时唐僧等人说:“这个圈子,比铜墙铁壁还管用,你们只要坐在里面,保管万事无忧。如果出了圈子,一定会遭妖魔毒手。”只可惜,唐僧耳根软,听了八戒一通鬼话,走出圈子,最终为青牛精所擒。事后,悟空对唐僧说:“只因你不信我的圈子。却教你受别人的圈子。多少苦楚,可叹!可叹!”  相似文献   

18.
李宣 《创造》2012,(3):74-74
唐僧四众取经团队,历经千难万险、千辛万苦,遭遇八十磨难取得真经,被八大金刚使神威驾送,眼看就要回到大唐帝国了。然而,在此功德圆满之际,突然生出常人始料不及的第八十一难!当唐僧一行欢欢喜喜地将经书从灵山送回大唐帝国的途中,观世音菩萨看了记录唐僧取经一路经历的"罪愆患难"簿子上的记录后,认为佛门中讲求  相似文献   

19.
在海峡两岸,唐朝高僧玄奘因明代吴承恩小说《西游记》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成为社会历史沉积在老百姓心目中最著名的唐代高僧。唐僧(602—664)本姓陈,名祎,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市偃师缑氏镇人),法名玄奘,称三藏法师。属中国远古时代舜的后裔。  相似文献   

20.
取经     
在辞旧岁,迎新春之际,《西游记》(续集)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上演,唐僧赴西天取经的真诚精神再一次使我深受感动。唐僧师徒4人跋山涉水,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如来佛试探他们是否诚心取经,传了假经。当唐僧他们高高兴兴地满载经书而归,在途中翻阅经书时,人人都被那假经惊呆了。唐僧一行只好再去费尽千言万语求取佛经,如来佛被他们不远万里来到西方真心诚意取经的精神而感动,授以真经。  由此,我联想到我国地区与地区、单位与单位之间,甚至到外国取经之事,有的真心诚意取经,有的假心假意取经,有的取得了真经,有的取的假经。一些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