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进入新的世纪,随着传媒神话时代乘风破浪而来,给人类社会各个领域都带来了变革性的影响。其中,在传统文学领域中主要表现在构成文学语言的文字特色上。普通话和书面标准用语的垄断对弱小的地方特色语言形成了不小的冲击。透过这一现象,衍射到文化内里来看,文学语言审美个性的逐渐消解,文化差异性美的倒戈对一个民族文明的前途来说都是值得深思和忧虑的。 相似文献
2.
文学语言的特性可概括为“文学性”。文学语言的无穷魅力主要来自两个源渊:一是语言固有的诗性特征,一是文学语境及互文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李贺是中唐时代一位独特的诗人。凄凉的人生境遇、体弱多病的生理特点、忧病畏死的心理特征、中唐社会的动荡和各种矛盾的激化,将他经世治国的理想抱负击个粉碎。所有这些促使他对人生、命运、死亡进行思索,其鬼诗便寄寓了诗人对现实的厌恶和对理想的探索,浸润着浓厚的悲剧意识。而其诗歌的悲剧意识具有独特的审美,即:以病为美,以悲为美,以寒为美,以丑为美,以怪为美。由此可见,李贺诗歌诉说的是一种与世抗争又无力抗争的现实,诗歌所透射出的恰是诗人内心强烈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并将这一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以宣传党的思想,号召群众团结一心,使党的决策落实到位,从而更好地引领基层治理,纵深推进改革工作。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这一命题的提出在理论上筑牢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之"基",在历史上追溯于历史进程之"源",在实践中立足于新时代实践之"需",这是党的建设理论在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本文在探析并准确把握其内在逻辑进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6.
审美文化与审美价值有着内在的联系,审美价值观念是审美文化的核心,而审美文化又是审美价值的源头。审美文化建构着审美价值意识;审美文化碰撞促进了审美价值观念的整合;审美文化的变迁也伴随着审美价值观念的转型。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建筑分类这一重要的理论问题跟上时代的发展需要,避免以往那种为了与有限的使用功能保持一致而对建筑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削足适履式的硬性规定,应当从审美文化的角度,将建筑放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上去考察,运用逻辑推理和个案分析的方法,挖掘建筑中丰富的自然和人文因素,历史地研究不同社会时期建筑所体现出来的美学意义.根据不同建筑表现出来的美学效果,可以将建筑划分为生态化、程式化和变异化三大类型.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过分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笔者从<大学语文>中所蕴涵的审美和育人功能的角度,指出<大学语文>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民族文化素养和良好的文化气质等方面有着专业技能课程无法匹及的优势,发挥着其它任何学科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带给人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提升和思想上的超越. 相似文献
9.
亚审美对传统审美观念的冲击,导致部分学生审美感知的浅表性,审美体验的感官性和审美接受的盲目性。随着大批古典名著被改编、大量历史名人被戏说,中国古代文学审美教育正成为亚审美冲击波的重灾区。中国古代文学审美教育要迎接挑战、寻求进路,可以在吟咏诵读:从审美感知到审美感悟、以意逆志:从审美体验到审美鉴赏、灌注人文精神:从审美接受到审美批评等多个维度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10.
11.
长期以来,日常生活审美化为人们所忽视,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普通大众的具体生活方式以及娱乐消遣方式也相应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一个崭新的美学现象在当今的社会文化语境展现了出来,并且日趋走进美学的阵营。它大大超越了传统的艺术审美范畴,把审美引向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领域,从而导致审美者的心理也发生着快速复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13.
政治社团是现代政治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具有客观必然性:经济的发展,利益的分化,特殊利益群体的形成,是政治社团产生的经济前提和社会基础;国家公共权力作用的普遍性和政治社会的民主化,是政治社团产生的政治原因和政治条件;群体共同利益意识的孕育成熟,是政治社团产生的内在根据。政治团体不同于一般社会组织,它具有存在的历史性、政治主体性和围绕国家权力运作性;它不同于国家组织,具有地位的依存性、存在的二重性和功能的不可替代性;它不同于政党组织,具有不求占有政权性和公益代表上的相对狭窄性。政治团体有其单体功能:聚合群体意志、整合群体力量和影响国家权力过程的功能;也有交互作用而成的综合功能;推进政治社会民主、增强社会政治监督和促进国家公共权力机构提高公共决策科学性、公正性和可行性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15.
在现代性视域中,审美之维重建形而上学的诸种尝试与理论回响,使澄明形而上学与审美之关系的研究成为理解现代形而上学的一种思路,形成着在当代理解形而上学本真意味和探索形而上学新的样式的可能视域。追溯形而上学与审美之维的纠缠关系,奠基于本体论的传统形而上之思,伴随反思理性形而上学的演进而发展,最终在重建形而上学的尝试中逐渐形成回应现代性症候的审美现代性视域。在审美现代性视域中,审美之维力图调和形而上学二元对立理论结构的理论尝试,谐和"形而上"统摄"形而下"异化关系的实践努力,推动着现代形而上学的理论发展,但最终却困守于形而上学抽象的现实运作,使审美之维重建形而上学的思路打上乌托邦烙印。在这一问题域中,产生着透过审美之维的线索理解形而上学的现代遭遇与时代样式的可能视域。 相似文献
16.
审美教育是技工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论证了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对实施审美教育的途径进行探讨,目的在于培养技工学校学生正确审美观,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7.
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是美的一种存在形态,具有悲剧因素的客体对象。正如恩格斯概括的: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悲剧的美学特性主要表现为三点:悲剧主人公:必须是正面人物;悲剧冲突:用美的毁灭来否定丑的存在;悲剧效果:怜悯,恐惧,陶冶,净化,提升。 相似文献
18.
王志捷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1):84-88
儒家仁学是一种人生哲学,以个体和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理想。它即是一种伦理精神,又表达了一种审美趣味。儒家仁学不仅要在道德生活中寻求普遍的和谐,而且坚持从这种和谐中去寻找美,认为审美和艺术的价值就在于它们能够从精神上有力地促进这种统一的实现,进入审美境界、实现艺术人生就成为其人生哲学的目标与归宿。儒学仁学的道德审美理想不仅对于人的完善具有重要价值,而且能够为当代人树立合理的发展观、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若干方面的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