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徐一 《法学》1993,(12)
经济犯罪大多是贪利型犯罪。经济犯罪分子犯罪后,除了将犯罪所得大肆挥霍外,大多还将一时化用不了的赃款存入银行,以供日后享受用。对经济犯罪而言,查询、停止支付被告人的银行储蓄存款,是侦查破案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手段。因此,查询、停止支付被告人的银行储蓄存款,不仅对追缴赃款,为国家,集体或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有着重大意义,而且对于司法机关收集获取证据,运用证据制服犯罪分子。查清被告人的犯罪事实,也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但是,刑事诉讼法对查询、停止支付被告人银  相似文献   

2.
一、转变与新型诉法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与工作做法 1.改变以收容审查为核心的思想观念与工作方式沿用30多年的收容审查,是公安机关过去对付流窜犯罪分子的一项重要手段。它在打击流窜犯罪、结伙犯罪、连续犯罪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过去,刑侦部门除对案情简单、3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院为了总结经济犯罪案件赃款赃物的处理问题,检查了五个区法院和金县、庄河两个县法院去年下半年至今年第一季度内审结的三十四件经济犯罪案件。在这三十四件案件中,有五十一名犯罪分子,他们的个人非法所得金额总计二十八万七千九百九十五元,其中判决追缴、责令退赔和没收的赃款计十三万五千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来,不少犯罪分子钻改革、开放、搞活的空子,肆无忌惮地采用贪污、受贿、诈骗、盗窃、走私、投机倒把等手段侵吞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钱财,在经济方面造成了严重损失。仅就贪污、受贿、诈骗等案件观之,据报载,犯罪分子个人或合伙贪污、受贿、诈骗、盗窃、投机倒把所获的赃款万元或十几万元属于一般,而百万元的不少,甚至有的数额高达几千万元。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经济诈骗犯罪活动日益增多的问题,我们对诈骗犯罪活动情况、产生原因、打击对策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现综合如下:经济诈骗犯罪活动的基本情况经过对1991年至1994年黑龙江省立案查处的经济诈骗犯罪案件调查分析,我们看到经济诈骗犯罪活动的发生、发展、变化主要是:经济诈骗犯罪活动日趋严重。1994年黑龙江省立经济诈骗案件1204起,比1991年增加1.8倍,平均年递增41%。在公安机关管辖的经济犯罪案件中,诈骗案件占80%, 1994年全省查处的经济诈骗犯罪案件涉案总金额为97.9亿元,比1991年增加69.4倍。1991年最大一起诈骗案件案值为270万元,1994年已经达到10亿美元。经济诈骗犯罪向团伙化发展,1991年查获的经济诈骗犯罪作案成员中团伙成员占21%,1994年增加到31%。一些诈骗犯罪分子在市县内外、省际之间、跨国跨境流窜作案,1991年查获的经济诈骗犯罪成员中,流窜犯占7.4%,1994年则上升到11.3%;1991年前没发生过国内外勾结的诈骗案件,1994年就连续发生22起。诈骗犯罪分子多涉足于经济活动的重要方面。呈现"四多":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刑侦工作的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这些年来,天津市刑侦战线取得很大成绩。主要反映在5个方面:□注重增强侦察破案能力,有效打击了刑事犯罪活动多年来,全市各级刑侦部门在"严打"斗争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自己的优势,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破案战役、破案会战,深挖犯罪分子,保持了严打的力度和声势。据统计,1990-1994的5年间,全市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08116起,其中重特大案件23944起;通过破案共抓获刑事犯罪分子38747名,其中逮捕13603名,劳教、少管2654名;摧毁各类犯罪团伙2587个,涉及成员8414名;缴获赃款及赃物折款达25258万元。经侦工作的成绩也很大,通过破案,共追缴赃款及赃物折款达58503万元,使470多个濒临破产倒闭的企业恢复生机。这些年来,各级刑侦部门始终把严重暴力案件、命案、骚扰一片的系列案件、严重危及群众安全感和经济建设的案件作为攻坚的重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随着公安工作的改革和案件管辖范围分工的调整,刑侦部门主要担负严重暴力性犯罪、黑恶势力犯罪和多发性犯罪等严重刑事案件的侦办,长期战斗在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第一线,是承担风险和付出最多的警种。相对而言,刑警的待遇偏低,保障措施乏力,不少刑警不愿意或不想干刑侦。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进一步争取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主要领导重视加强刑侦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整合盘活刑侦信息资源,挖掘刑侦队伍内部潜能也是非常必要的。信息化带动刑事犯罪信息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案件信息,也包括犯罪嫌疑人员信息,还包括犯罪线索、物证书证痕迹信息。刑事犯罪信息是刑侦工作的重要资源,搜集掌握和运用刑事犯罪信息是侦查破案的重要手段。当前,跨区域流窜犯罪日趋突出,  相似文献   

8.
1996年初,湖北省公安厅党组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犯罪案件逐年增多,经济秩序不同程度地受到侵扰的情况,在刑警总队内设刑侦二处专司经济犯罪案件,下设商业犯罪侦查科、金融犯罪侦查科、涉税犯罪侦查科。几年来,在厅党组的领导下和公安部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充分发挥经侦职能作用,1998年至1999年10月全省共立各类经济犯罪案件4960起,破4526起,追缴赃款赃物价值人民币近20亿元,有力  相似文献   

9.
保险诈骗犯罪的主要作案方式保险诈骗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保险管理制度。因为保险制度是国家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以应予刑法保护。保险诈骗犯罪是一种欺诈型经济犯罪活动,其重要特征是犯罪人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欺骗手段,使保险人产生错觉,信以为真,从而骗取数额较大甚至巨大的保险金,对保险经济关系造成严重的危害性。保险诈骗犯罪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根据我国1979年刑法的规定,只有自然人才能成为经济犯罪的主体。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法人进行经济犯罪的情况大量发生,国家在颁布的有关法律中已经肯定法人也可以成为经济犯罪的主体,所以,在保险诈骗中犯罪主体也应包括进行这种犯罪活动的法人。保险诈骗犯罪的主观方面,由直接故意构成,并且具有非法占有保险金的目的。凡具有上述四要件,即构成保险诈骗犯罪。保险诈骗犯罪的概念可以概括为:违反国家保险法规,利用签订合同的合法形式,伪造保险标的,制造保险事故,虚报损失范围,或以其他方法骗取保险金,造成社会危害、情节严重的行为。保险诈骗犯罪分子骗取保险金的方式(作案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0.
经济犯罪,在当今国际社会经济高速多极发展的情况下,正呈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日益成为刑事犯罪的主要类型。这类犯罪,对以经济建设为主要动力的社会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正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和司法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伴随这场大变革的迅速推进,经济领域的刑事犯罪也呈日趋严峻之势,不仅案件的总量急剧增多,而且案件的性质越来越严重。打击经济犯罪已成为当前上海政法部门一大工作难点。上海经济领域诈骗犯罪概况进入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领域里的刑事犯罪随之出现,并迅速蔓延、膨胀。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市场拓宽,经营方式和经营手段多样,经济领域的犯罪更趋严重,原有的刑事犯罪活动构成被打破,经济领域里的刑事犯罪越来越成为刑事犯罪中的主流,成为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障碍和威胁。纵观十多年来上海经济犯罪活动的发展、演变过程,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特点,即经济犯罪案件是伴随经济发展而存在的。经济诈骗案件逐年攀高,成为经济犯罪的主要类型经济犯罪案件种类繁多,但案件的增长数和在经济案件中所占比例数,最突出、上升幅度最大的是经济诈骗案件。上海市经济诈骗案件每年以百起的增长幅度向上高攀,而且在经济犯罪案件种类中始终占90%以上。经济诈骗犯罪已成为左右上海经济犯罪升降的主要案件种类。  相似文献   

11.
赃款、赃物既是盗窃、诈骗,走私、贪污、受贿等犯罪所追求的目标,也是证实这些犯罪的主要证据之一。有效、及时地查获赃款、赃物是证实犯罪,揭露、打击犯罪分子的重要手段;也是使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减少或避免财产损失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2.
雇佣杀人案件,是指犯罪分子(雇主)以金钱、物质或其他利益为诱饵,雇佣杀手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共同犯罪案件(以下简称"雇杀案件")。雇佣杀人的杀人案件,虽然在整个杀人案件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但往往案情复杂、工作曲折,侦破难度较大,有的甚至成为悬而不决的疑难案件。因此,认真分析研究雇杀犯罪对于及时侦破案件,进一步提高刑侦部门的排难攻坚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雇佣杀人案件的特点浙江省自1980-1994年共侦破10起雇杀案件。这10起雇杀案中有10名犯罪分子(雇主)涉案帮凶杀手32人,其中男性犯罪分子(雇主)7人,女性犯罪分子(雇主)3人,造成6名被害人死亡,4人重伤。总结这10起雇杀案件情况,此类犯罪案件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3.
制贩假票证犯罪日渐猖獗,且有新的发展趋势:犯罪主体具有地域性;犯罪组织化、专业化;犯罪实施手段信息化;且往往与实施诈骗犯罪相结合。公安机关在打击该类犯罪中存在诸多困难。针对这类犯罪的新特点,应用活"打击犯罪新机制",打破传统侦查思维定势和工作模式,强化主动进攻意识,做好刑侦基础工作,以培育侦破此类案件的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4.
2005年福建省共受理虚假信息诈骗案件9640起,犯罪造成损失3893万余元。其中尤以台湾籍和福建安溪籍人员为主体的团伙犯罪突出。虚假信息诈骗作案方式利用手机虚假银联短信诈骗犯罪分子假冒银联公司群发手机短信息给银行卡用户,称用户银行卡有消费记录要求确认,如果用户回电,则谎称该银行卡可能被复制盗用,要求用户到银行 ATM 更改数据信息,实际上是将受害者卡内现金转到犯罪分子的账户上,随后迅速提取赃款。这种作案方式采取“覆盖轰炸”式群发短信,使某  相似文献   

15.
合同诈骗犯罪的成本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豫宛 《法学家》2000,(2):92-95
在合同诈骗犯罪这一典型的经济犯罪类型中,犯罪的实施一般不是基于突发性的感情冲动,犯罪分子在犯罪前通常要通过周密的、精细的分析和计算,进行犯罪行为的成本收益预测,权衡是否实施诈骗,如何实施诈骗,尤其是在巨额诈骗案件中犯罪分子"理性经济人"的特点和智能性的特点表现得更为突出.如果犯罪成本大于犯罪收益,犯罪则无利可图,犯罪将被扼制.因此研究合同诈骗犯罪的成本,通过提高犯罪成本而防范合同诈骗犯罪,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合同诈骗犯罪案件历年位居我国经济犯罪立案数首位,几乎占每年经济犯罪总数的1/4强。在这繁多的合同诈骗犯罪案件中,犯罪分子为蒙蔽被害人、逃避法律制裁、变换林林种种的手段,使案件错综复杂。再加之法律规定尚不完备,在办理该类案件的司法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界定、“借鸡生蛋”、诉讼诈骗、利用寄送的价目表或商业广告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是否可以构成合同诈骗犯罪等等,  相似文献   

17.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由于新旧体制的交替,法制建设不能及时跟上,各项重大改革措施需要有一个运行适应过程,经济领域可资犯罪分子利用的机会和空隙增大,加上拜金主义的影响,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在一个时期以来显得越来越突出。从当前河南省情况看,经济领域的犯罪确实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情况。贪污、贿赂案件增多,诈骗案件大幅度上升,走私、伪造货币和发票、制假贩假及其他经济犯罪案件时有发生,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们公安机关打击经济犯罪的工作做得如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反腐败斗争的深入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安徽省经济领域里犯罪活动越来越严重。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旗号大肆进行诈骗、走私、投机倒把、伪造等犯罪活动,其案发之多、来势之猛、手段之恶劣、危害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严重危害着经济建设与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经济犯罪活动的特点从安徽省破获的经济犯罪案件来看,经济领域里的犯罪活动不仅发案多,而且犯罪内涵与外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发案多、案值大、损失严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快,经贸活动空前活跃,人财物大流动,犯罪主体与客体更加接近,防范和管理的工作机制不健全,犯罪分子更加有机可乘,致使侵财案件和经济犯罪案件大幅度上升,如抢劫、盗窃、图财杀人和诈骗犯罪案件成倍增加;过去没有的走私、伪造、制贩毒品等犯罪案件也时有发生并不断增  相似文献   

19.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及时查处在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的经济犯罪的通知》和《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经济犯罪必须及时移送的通知》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经济纠纷案件发现违法犯罪必须严肃执法的通知》发布以来,我省各级人民法院认真贯彻通知精神,严厉打击利用经济合同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经济犯罪分子,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由于有关部门的认识不一致,使一些案件得不到及时处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据西安、咸阳、  相似文献   

20.
依法追回犯罪分子抢劫、盗窃或贪污、受贿取得的赃物,从而保护国家、集体、个人合法财产不受侵害,这是侦查机关义不容辞的职责.但是在犯罪分子无力赔偿的情况下,责令其近亲属赔偿则有悖于我国现行法律. 1.追赃应追缴犯罪分子非法所得的财物,而不应责令其近亲属赔偿.我国实行的是“罪责自负、反对株连”的原则.这就是说“一人犯罪一人当”,谁犯罪,就由谁承担刑事责任,只处罚有罪的人,不连累那些与犯罪人仅有家属、亲戚、邻居、朋友等关系没有犯罪的人,追缴赃款也不例外.我国刑法第55条规定:“没收财产是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全部”,“不得没收属于犯罪分子家属所有或者应有的财产.”如果侦查机关对犯罪分子挥霍掉的赃款,责令其近亲属赔偿,显然是不合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