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心 《中国律师》2006,(12):17-22
如果说山是城市的肌体,那么水就是城市的精魂。环城皆山,穿城是水。这样的城市中国只有一个——重庆。重庆是一座山城,整个城市都在山脊之上绵延穿行;重庆又是一座江城,在长江与嘉陵江的环抱中灵动婉转。重庆,山的气魄、水的柔情、厚重的历史在这里水乳相融、交相辉映,滋养了这座城市,也铸造了这座城市与生俱来的大气和灵性,这就是城市精神,就是重庆人的风骨。  相似文献   

2.
209年的冬天来得早了些。209年12月的山城——重庆,更是显得格外清冷而湿润。绵绵冬雨把城市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  相似文献   

3.
万州区公证处副主任范云春,在10年公证岗位上恪尽职守、勤奋工作,在开拓库区移民迁建公证服务中成绩卓著,曾荣记3等功一次;去年又荣获首届重庆南优秀青年卫士荣誉称号,是重庆市司法行政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佼佼者。 现年40岁的范云春1990年至今一直战斗在公证岗位。三峡工程开工,百万大移民,给库区腹心的万州公证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活力。开展移民公证是他当时思考的主要课题。 1993年~1998年范云春任万州龙宝公证处主任。龙宝管委会地处方州中心区域,涉及移民搬迁6镇1乡,搬迁移民达7.1万余人,涉及房屋20…  相似文献   

4.
王洋 《中国公证》2007,(12):48-52
把一个人的周身亮点写全并不容易。为此,我二次去重庆采访重庆市公证处副主任袁野。第一次是逢重庆直辖十周年之际,除采写报道山城公证行业十年发展历程,另一个任务是就袁野在今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公证员进行采访。但那次从重庆采写回来的关于袁野的稿子,在未发表以前我曾给重庆市公证处黄悦善主任看过,黄主任看后希望暂缓发表再做修改,理由是我只让人们看到了被遮盖了的金子的一角。黄主任坚持地对我说:“袁野身上的亮点太多了,你写得还不够,上次你来赶上我在国外没见到我.我请你一定再来重庆一趟采访我。  相似文献   

5.
文心 《中国律师》2006,(7):36-40
美丽的山城,新晋的直辖市,两江环抱中流动的时尚都会,重庆。悬挂在联合国大厅的世界地图上,仅仅标出了中国四个城市的名字,其中一个是重庆。环城皆山,穿城是水。山给这座城市带来雄浑的气度,水为其增添无尽的灵气。重庆,是一个以麻、辣、烫引领国人饮食文化的城市,是一个巴渝故地红  相似文献   

6.
美丽的山坡,新晋的直辖市,重庆。从飞机上看下去,山城就象是一艘水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在豪华游轮上,年轻人的爱情和命运盛动了无数的人。在重庆,一群人均年龄30多的年轻律师为国泰民安保驾护航、为平民百姓请命执言、为社会提供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丰收的范例。在今天;年轻人的价值日益彰显,青年已成为进取精神、先锋前卫、新兴产业的象征和代名词,而这群青年律师所组建的中豪律师所;证明这一切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这个新的直辖市每天都以新的变化迎接世人。然而,大概没有一个律师能象袁小彬这样引起广泛的瞩目和争议而意…  相似文献   

7.
一个城市拥有独属于她自己的过去和未来,她的力量也蕴藏在她的历史和文化当中。作为当代重庆检察人,我们在这座城市的足迹里寻觅。以大山大江孕育的重庆文化去凝铸一种精神,来诠释重庆检察人的绝代风华。  相似文献   

8.
重庆,一个新兴的直辖市,一片急待开发的处女地,一方急需开拓的法律服务领域。21世纪就要到来了,地处山城、身居长江岸边,耳闻嘉陵江号子的重庆律师,有何准备,有何成果呢?走进这个成为直辖市才两年的城市,我们时时感到了年轻的重庆律师奋起直追的高昂热情和饱满精神,我们也处处看到了重庆律师推动律师工作改革,开拓法律服务领域的显著作用和巨大成就。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成就颇丰的刘兴全、李盛祥。宋小江、黎耘等老资格律师,我们也看到了年轻有为的袁小彬、彭静等新一代律师;在这里,我们还看到了重庆律师在亲江虹桥案依法辩护…  相似文献   

9.
2007年是重庆直辖十周年。十年前,重庆市成为继北京、上海、天津之后中国第四个直辖市,也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直辖市。重庆直辖之后,在国家大力推进西部开发战略方针指引下,这座古老的山城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也掀开了重庆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0.
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又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爱因斯坦公元2000年,夏。山城通化,浑江畔。一位年轻的警官用他朝霞般的青春和生命谱写了一曲爱民的颂歌,成为山城的骄傲、人民心中的英雄。他——许宏远,年仅21岁的共青团员,通化市监狱的年轻警官,为了抢救落水的妇女、儿童光荣牺牲了!“当警察就意昧着奉献和牺牲,为了人民的利益,我愿献出自己的一切。”他实现了自己的语言,他用年轻的生命竖起了一座高大的丰碑,为圣洁的警徽增添了光彩…  相似文献   

11.
拂晓 《中国司法》2000,(1):26-27
初冬山城重庆的夜晚,依旧灯火辉煌。星星点点的灯光扮靓了整个山城的夜空,也将预示着一个新世纪的来临。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揭开了重庆市历史发展新的一页。同月,重庆市司法局组建重庆市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筹...  相似文献   

12.
周宏 《律师世界》2000,(2):16-18
1995年9月,山城重庆气候反常,连续高温达42℃。这在人们心中投入浓浓的阴影,仿佛大祸将至。18日,老天终于开眼,下起了浙沥小雨,全市放了一周高温假的学校复学,下午,新华路小学学前班学生廖克力在学校与数日未见的小伙伴们开心玩耍了一天之后,高高兴兴地随父亲回家。哪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从此将小克力及其全家推向痛苦的深渊……电车触电伤人天降惨祸9月18日,该诅骂的日子。下午6时许,重庆百货大楼职工廖俊光带着5岁儿子廖克力,在临江门乘上重庆市公共电车公司405路4011号电车返家,因乘客多,父子俩人站在电车后门内,电…  相似文献   

13.
中国法学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一东盟法律合作与发展高层论坛”,于2007年9月12日至16日在山城重庆召开。中国法学会会长韩杼滨在论坛的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李清林主持开幕式。出席本次论坛的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嘉宾、代表共127人。论坛分三大专题,内容分别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法律问题”、“中国一东盟各国法制建设新进展”、“中国-东盟各国法律实务领域的合作”,共有21名中外学者作了现场演讲,其间还回答了与会代表的提问。  相似文献   

14.
5人抱钱自首,与其相信是反贪课程发挥了作坩,不如相信是反腐部门用看得见的行动。 重庆一堂“以案说法”的职务犯罪法制课,400多名官员听完后,其中有5人带着钱自首了。这5人分属于国土、村社等部门。同时,重庆市李渡新区“581”廉政账户也在一夜之间多了近50万元。(7月17日《重庆晚报》)  相似文献   

15.
刘长 《法治纵横》2011,(19):64-66
虽已l逆秋.山城重庆仍然保持着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8月17日下午,位于渝北区新牌坊一路的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大楼,在高温的炙烤下,略显寂寥。自今年1月以来,这里至少有四名处级干部被检方带走由此引发的重庆医保系统人事地震,多名官员、医生和药商身陷囹圄,被外界统称之为“重庆医保窝案”。  相似文献   

16.
一周前,汪处长只身一人去一个小山城检查工作。山城人热情,何况汪处长是省城来的财神爷。山城的领导极尽招待之能事,还特意为他摆上了那驰名海内外的风味火锅。然而,就是这该死的火锅铸就了汪处长脸上的悲剧。那天,酒兴正浓时,汪处长不知怎么对那酒精火锅产生了兴趣,往火锅添起了酒精,随之,火腾地一下着满了桌子,烧伤了汪处长的手和脸,烧坏了山城领导的胳膊和腿。山城的领导极为尴尬,三番五次地道歉,仿佛是他们烧了汪处长。外面的雪仍在无声地下着,这是今冬的第一场雪,汪处长却丝毫没有感觉到。他拎着沉重的包裹,边走边想着…  相似文献   

17.
成晚 《政府法制》2010,(4):16-17
这一轮重庆打黑除恶风暴,让太多的人深切意识到对社会了解之不足——连杀猪这一行都有黑老大,号称“猪霸”。此次重庆打黑行动中,揪出了5个“猪霸”。名号最响的王天伦甚至获得了一个很响亮的绰号——“重庆屠夫”,听起来好像转世轮回的绿林草莽。从重庆大渡口区政协委员,一个曾被赞为催生城市“放心肉”的爱心企业家,到被指强迫交易,注水猪肉、检疫不合格猪肉的销售者,王天伦从被捧上天堂到落人地狱,同样制造了一幕典型的中国式尴尬悲喜剧。  相似文献   

18.
快进入冬天的重庆,依然花红草绿,生机盎然。2002年11月1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在这座山城召开全国纪检监察机关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座谈会。这一天,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正式实施。这不知是会议举办者的有意安排,还是巧遇,在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召开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座谈会。本刊记者应邀参加了这次以总结交流事故调查工作经验,探讨完善事故调查处理机制为主题的座谈会。听了黑龙江、广西、山东、陕西、四川、山西、湖南、重庆等8省(区)和中国民航介绍的事故调查处理的经验,深为他们对人民生命财…  相似文献   

19.
三峡移民工程招投标公证实践□范云春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已由一个宏伟的理想变成现实。三峡工程规模浩大,库区移民迁建、安置任务十分繁重,且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大量的经济、民事行为需要从一开始就纳入有序的法制轨道。而公证这一法律手段,为移民工程服务,...  相似文献   

20.
佚名 《政府法制》2013,(26):7-7
1945年8月,蒋介石连续发来三封电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和平谈判。中共中央认真分析抗战胜利后的形势,决定接受蒋介石的邀请。8月28日下午3时37分,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张治中、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的陪同下,毛泽东和周恩来、王若飞等人从延安飞抵重庆。这是一个万众瞩目的时刻,这是一次永载史册的旅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