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微微 《法制与社会》2014,(6):25-26,37
WTO争端解决机制是在GATT争端解决机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WTO争端解决机制作为向多边贸易体制提供安全及可预见性的核心制度,是成员方解决政府间贸易争端的强制性及排他性的合法渠道,是一种以法律规则为基础的国际争端解决机制。本文试从GATT到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形成过程入手,并从争端解决方式,处理步骤,约束力方面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四方面对GATT和WTO下的争端解决机制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国情,对中国适用争端解决机制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国际法角度评欧共体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政策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欧共体是WTO中经济规模最大的成员。WTO争端解决机制被其视为“利益最大化”的工具。本文首先讨论了欧共体在“1947年GATT”/WTO中的当事方地位 ,然后简要分析评介了欧共体对“1947年GATT”/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策略及其运用概况 ,接着深入探讨了“1947年GATT”/WTO争端解决机制对欧共体的监督作用 ,最后 ,着重从国际法角度 ,归纳总结了欧共体对“1947年GATT”/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政策与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引言 1995年乌拉圭回合谈判建立了WTO,接替了关贸总协定(以下简称GATT).与此同时,在继承GATT争端解决的规定和实践的基础上,WTO进行了大胆改革,最后形成了<关于解决争端的规则和程序的谅解协议>(以下简称<谅解>).专家组程序是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核心.虽然自WTO争端解决机制建立以来,缔约方(contracting party)之间2/3以上的贸易争端在未达到专家组程序(panel procedures)之前就基本或完全得到了解决,虽然专家组报告70-80%都被上诉机构推翻,[1]但是专家组程序对WTO的法律解释、推理和应用,对国际法的发展以及后续争端解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它仍然受到了法律界和WTO缔约各方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本文聚焦于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救济体系,从实证角度出发,通过对以往案件及DSB报告的深入考察,梳理出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救济体系法律框架。在研究WTO成员参与该体系的态度和行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WTO该如何利用该体系有效促使DSB裁决的履行。针对近年来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救济体系暴露出的不足与成员方争议的焦点问题,对该体系的未来改革趋势提出了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际法上公认的“条约必须遵守”原则,成员方必须按照WTO协议的规定,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这是WTO成员方应尽的条约义务。应当说,WTO协议的适用首先是指其成员在国际贸易关系中依照WTO规则来处理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在国际层面上对WTO各项原则、规则及制度的适用。不过,如果离开成员方在国内对WTO协根据国际法上公认的“条约必须遵守”原则,成员方必须按照WTO协议的规定,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这是WTO成员方应尽的条约义务。应当说,WTO协议的适用首先是指其成员在国际贸易关系中依照W…  相似文献   

6.
余昕 《法制与社会》2011,(12):27-28
在世贸组织成立的十多年来,WTO争端解决机制一直被认为是WTO相对于GATT最大的进步与发展之一,对解决各成员方之间的贸易摩擦与冲突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WTO争端的不断深化与演变,争端解决机制也日益彰显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作为争端解决中心环节的专家组程序更是引起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的普遍关注。本文主要以WTO专家组的组成为核心,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和缺点并就学术界给出的主要改革方案进行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7.
WTO《反倾销协议》第17.4条是《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DSU)附件二指明的“特别或附加的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之一。该条规定了在涉及反倾销调查的争端中,成员方如何正确地将争端事项提交WTO争端解决机构处理的问题。在“危地马拉水泥案”中,墨西哥提交的争端被上诉机构裁定为不符合第17.4条,建议墨  相似文献   

8.
公力救济权是WTO成员在别的成员滥用私力救济权后向争端解决机构援引救济的权利。DSU第3条第7款规定争端解决机构向申诉方提供的救济包括:要求被诉方撤回有关措施;同意被诉方向申诉方提供临时补偿;如果被诉方既不愿意撤回有关措施,又不愿意补偿,申诉方在争端解决机构的授权下,并且在歧视的基础上,中止对被诉方作出的关税减让和其它义务的承诺。实践证明,上述几种救济方法都无法有效地保护受损一方的利益。公力救济与私力救济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私力救济权的行使是WTO成员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援引公力救济权也是为了保护WTO成员的利益。权利的制衡需要建立在权利对等的基础之上。因此,重视成员私力救济权的同时,亦不能忽略与之相对应的公力救济权的构建与完善,唯有如此,WTO贸易救济权才能真正发挥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健康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GATT/WTO下的环境——贸易争端评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惠荣  潘晓明 《现代法学》2003,25(6):149-153
随着国际环境法的发展 ,GATT/WTO受理的环境———贸易争端呈现出三个阶段的变化。发达国家扩展其国内环境法的域外效力而与致力于经济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产生贸易冲突 ,使这类争端日益增多 ;GATT/WTO争端解决机构适用法律时逐渐接受环保理念 ;争端解决机制通过一系列改革逐步提高了处理环境与贸易交叉问题的能力。但是 ,GATT/WTO的贸易法原则和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解决环境———贸易争端的理想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一、WTO争端解决机制概述 WTO争端解决机制是世贸组织在总结关贸总协定40多年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创设的一套新颖而又复杂的争端解决机制,其是在GATT争端解决机制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于GATT争端解决机制的先天不足,其缺陷在实践中逐渐暴露。如在内容上缺乏统一性,在程序上存在许多不足等等,而且这些缺陷损害了各成员对GATT争端解决机制的信心和信任,也严重削弱了其自身的权威地位。因此,改进并加强GATT争端解决机制的呼声越来越高。经过WTO乌拉圭回合反复协商,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争端解决机制是《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其各项经济协议顺利履行的重要保障。通过比较分析,该机制在管辖制度、磋商程序、救济措施、争端解决机构及预警机制等方面还存在缺漏,应当借鉴WTO/DSU、NAFTA、ASEAN及亚太地区新兴双边FTA的相关规定加以完善。随着CAFTA进程的深入和各成员对采纳法律方法解决争端的共识的不断增加,CAFTA可以建立、发展和逐步完善司法化或准司法化的争端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2.
WTO与我国的司法审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格来说 ,WTO规范的主要是成员国政府在经济贸易关系方面的行政行为 ,而司法审查则是监督、救济政府行政行为的不可或缺的途径。具体而言 ,在 WTO启动争端解决机制之前 ,成员国应行政行为所涉及利害关系人要求而首先启动国内司法或准司法程序 ,对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救济。其最大限度减少了成员方通过 WTO的争端解决机制解决彼此之间的国际经济贸易摩擦 ,而将经济贸易摩擦限制在一成员方的主权管辖内 ,并加以有效解决。因此司法审查是 WTO法律框架中的重要内容 ,但目前学术界对于行使司法审查权的主体、司法审查的范围等一系列问题存在…  相似文献   

13.
朱广东 《法律科学》2007,25(1):134-141
源于GATT四十多年争端解决实践中的"司法克制"思想,在WTO时代也得以"衣钵继承"并呈现出新的特色.作为GATT /WTO争端解决机制从"外交取向"向"司法取向"演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缓冲"和"润滑剂",它不仅贯穿着GATT /WTO争端解决机制"司法取向"的全过程,而且两者的"博弈共存"对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方式不断"机制化"从不同侧面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可以预见,即便WTO争端解决机制演化成国际贸易法院,基于国家主权价值和多边贸易体制的特殊性等原因,"司法克制"思想也绝不会"销声匿迹".我国作为WTO的成员,应从"司法克制"的历史轨迹与现实运作中获得理性启示,籍以善用WTO争端解决机制,为我国的对外贸易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4.
私人执行GATT/WTO协定是指私人如何行使在GATT/WTO协定下的国家贸易权利。"1934年体制"下"进口竞争性产业"与"出口导向性产业"之间的博弈使得美国国会与总统在共同行使国家经济主权中,通过缔结GATT/WTO协定,为美国创设了市场准入权利与贸易救济权利。这些贸易权利要在国内法中被私人执行,则必须创新国内进口与出口贸易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5.
对发展中国家参与GATT/WTO争端解决活动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如何使发展中国家有效地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 ,是该机制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本文扼要回顾了GATT/WTO争端解决机制演进历程中的“实力取向”与“规则取向”问题 ,进而从法律和实证角度对发展中国家参与GATT/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障碍进行了分析 ,并结合目前WTO对其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审查 ,探讨了有关问题的解决途径。文章最后指出 ,WTO争端解决机制应致力于维护发展中国家在多边贸易体制内权利义务的平衡 ,为弱小国家提供真正平等的竞技舞台 ,实现从“形式正义”到“实质正义”的飞跃。  相似文献   

16.
刘敬东 《北方法学》2013,7(1):94-101
GATT第20条"一般例外"条款的核心是,豁免成员方为保护人类生命健康以及保护可用竭资源等目的而采取违反WTO规则或其所作承诺的贸易限制措施,在WTO体制尚无具体环境规则的情形下,该条款是WTO成员方可资援引以实现环境保护目的的重要协定条款。但根据WTO上诉机构的裁决,在出口税方面,中国政府却无权引用"一般例外"条款,这在WTO成员中绝无仅有,其后果十分严重。在现代国际法中,GATT第20条保护的人权、动植物的生命健康权以及可持续发展权均是主权国家应享有的固有权利,是国际法赋予国家的固有权利,同时也是主权国家必须履行的国际法义务,绝不可因WTO成员方明示或暗示、直接或间接、单方或协议的方式而被放弃。WTO上诉机构认定,中国因《加入议定书》第11.3条未明确规定引入GATT1994或"一般例外"就丧失了援引"一般例外"条款的豁免权利,这样的结论与国际法的理论和最新实践可谓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17.
WTO透明度原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透明度原则在国际、地区以及国内法律体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在GATT/WTO体制中,该原则已与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相提并论.GATT第10条的规定是对透明度原则的明确表述;WTO的若干协定也在透明度方面为缔约方创设了义务.然而,WTO中DSU的一些规定却无助于争端解决程序透明度的提高.但W TO争端解决机构通过对一些案件的审理,将透明度原则视为国际经济法的理性基础和确保WTO创设之国际经贸法律秩序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应当认为,在各国经贸关系日益密切的当代国际社会,信息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  相似文献   

18.
WTO的调整手段主要有:谈判机制、争端解决机制和贸易政策评审机制。其中,谈判机制是形成WTO诸协议、规则的主要手段;争端解决机制是解决成员方间贸易纠纷的主要手段;贸易政策评审机制是监督成员方贸易政策,使WTO各协议、规则得以遵守和履行并及时纠正成员方偏离WTO规则的各项政策的主要手段。三大机制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促进WTO法律体系平稳和有效的运作。因此,贸易政策评审机制在WTO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WTO贸易政策评审机制及其意义WTO贸易政策评审机制是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产物,是在1988年乌拉圭回合谈判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从Maffezini诉西班牙一案引起的对用尽当地救济和ICSID管辖权关系的思考。首先从理论上探讨用尽当地救济和国际投资仲裁的一般关系,认为用尽当地救济是东道国一项默示的权利,不因订立了仲裁条款而被剥夺。而后分析了《华盛顿公约》第26条所涉及的用尽当地救济和中心管辖权的关系,公约允许东道国接受中心仲裁可以以用尽当地救济为条件,即当地救济必须明示才可采用,和用尽当地救济与国际仲裁的一般理论相左,不利于维护东道国的主权。最后谈到了中国应从中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刘芳 《法治研究》2014,(7):99-103
《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是WTO成员方实施卫生措施时应遵守的基本规范。一方面,SPS协议对其适用的特定风险进行了界定,另一方面,SPS协议借鉴了风险分析理论中的风险评估规则,经过WTO争端解决机构的解释,该规则成为SPS协议下的核心要求。争端解决实践极大地丰富了该规则的内涵,但也限制了WTO成员方的主权空间。尤其是以科学为唯一维度的衡量标准,将涉及价值判断的风险管理与风险评估加以区分的做法体现了该规则的超歧视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