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由公知技术抗辩在专利诉讼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公知技术抗辩与等同侵权二者之间,既有共同之处又有本质区别。其共同之处在于都是以相同的技术或本质上相同的技术作为判断是否构成侵权的判断依据。其不同之处有两点,一是公知技术抗辩只能以申请日或优先权日以前的已有公知技术作为专利  相似文献   

2.
公知技术抗辩是专利侵权诉讼中被告保护自己利益的有效手段。用以抗辩的公知技术是指专利申请日之前已有的、处于公知状态的技术,但不必是可自由使用的技术。公知技术抗辩是否成立的判断应采用"二者比较创造说"。在既符合等同侵权又存在公知技术抗辩的情况下,应当优先适用公知技术抗辩。  相似文献   

3.
已有公知技术抗辩原则在专利侵权诉讼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有公知技术抗辩,在法院的专利侵权司法审查中,指被控侵权人提出其被控侵权技术方案系与已有公知技方案完全相同或等同的技术方案,即使被控侵权技术方案入了涉案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也并不构成对涉案专利侵的抗辩原则;而在专利无效审查中,是指专利无效申请人出涉案专利与已有公知技术完全相同或构成等同,从而要宣告该专利无效的抗辩原则。从广义上说,已有公知技术辩原则可以运用于法院的司法审查程序,也可以运用于专复审委员会(下称专利复审委)的无效行政审查程序,而法司法审查程序又包括专利侵权民事诉讼与不服专利复审裁决的…  相似文献   

4.
从广义上说,在先专利技术属于公知技术的范畴,在先专利抗辩是指:被控侵权行为人以自己使用的技术是在先专利中的技术,或者接近于该在先专利中的技术为由,抗辩专利权人的侵权指控,以最终否定专利侵权指控。目前司法实践中,当被控侵权人提出抗辩所依据的在先专利的公开日早于原告专利的申请日时,一般可以将其纳入公知技术抗辩的范畴。当在先专利的申请日早于原告专利,而公告日在原告专利申请日之后时,在先专利抗辩能否成  相似文献   

5.
新产品是指专利申请日之前在国内外未公开出现过的,与已有产品不相同也不等同的产品;判断是否"同样产品"应由原告举证,涉及新产品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是否构成侵犯专利权,应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由被告举证;判定是否侵犯专利权,应坚持专利有效原则、全面覆盖原则、等同原则、禁止反悔原则等进行分析判断,将专利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技术特征与被控侵权物(行为)的相应技术特征逐一进行对比;侵权产品的利润一般是指营业利润,对于完全以侵权为业的侵权人,可以按照销售利润计算赔偿额.  相似文献   

6.
当被控侵权物再现了专利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时,如果被控侵权物与专利技术相比,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是以与专利技术实质不同的方式、实现了与专利技术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功能或效果,则被控侵权行为人可凭借逆等同原则,否认相同侵权指控。我国应当认可逆等同原则,作为被控侵权行为人抗辩相同侵权指控的手段,以完善专利侵权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7.
本文的法律比较的基本方法对专利侵权诉讼中经常出现的“公知技术抗辩”进行了分析探讨。文章从该类抗辩的概念、法理内涵、适应范围以及相关问题诸方面 ,较为清楚 ,全面地阐释了该抗辩的原理与制度特征 ,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作者自己的结论 ,即以专利申请日之前的公知技术进行抗辩是被控侵人当然享有的权利 ,符合诉讼经济原则。  相似文献   

8.
根据专利法规定,产品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是否应当授予专利权,由中国专利局或者专利复审委员会审查决定。专利复审委员会维持专利权有效的决定,不影响人民法院在专利侵权诉讼中,依据当事人的请求和证据,认定被控产品外观与专利申请日前该产品已有外观相同或近似,从而支持被告的现有设计抗辩成立。  相似文献   

9.
现有技术抗辩规则在我国专利侵权纠纷司法实践中已经广泛应用,但现有法律文件中却未对此有所提及。《专利法修正案(草案)》第22条对此进行了规定。基于国外经验的借鉴以及专利侵权法律制度完善的要求,《专利法》有确认现有技术抗辩规则的必要。但是,理论与司法实践中对该规则还有所误解。规则所包括的技术应是自由公知技术,规则应仅适用于等同侵权的案件。  相似文献   

10.
在专利侵权辩定中,会碰到不少技术方案对比的过程,专利技术、被控侵权技术、自己专利、公知技术在不同案件中会出现两两对比或三者对比的情况,但是这些概念及相关等同技术可能会不断发展变化,导致对比时产生不确定性。本文认为解决方法主要为两种:一是明确时间界点;二是确认专利侵权判定原则适用的优先性。  相似文献   

11.
问:在专利侵权诉讼 中,作为被告一方可以或可能采用的认为自己不构成专利侵权或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抗辩事由有哪些? 答:在司法实践中,作为被告可以或可能采用的不构成专利侵权或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抗辩理由一般存在有以下情形:(1)滥用专利权的抗辩;(2)不侵权的抗辩;(3)不视为侵权的抗辩;(4)免赔事由的抗辩;(5)已有技术的抗辩;(6)合同抗辩;(7)诉讼时效抗辩。  相似文献   

12.
试论确定专利保护范围的等同原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 确立和适用等同原则的必要性对于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根据专利侵权判断的一般准则,只有当权利要求书中各个必要技术特征全部被利用的行为才构成侵权。也即被指控为侵权的产品或方法(以下简称侵权物)的技术特征与专利的技术特征相比,其必要技术特征有一项不同,则不构成侵权。但当侵权物的技术特征表面上虽然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有所不同,却实质上是以相同的方式或手段,替换属于专利的部分必要技术特征,完成同样的功能,产生实质上相同的效果时,应认定侵权物为专利技术的等同物。即侵权物未脱离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13.
1、前言专利侵权诉讼中,被告如果发现专利存在无效理由,可以在侵权诉讼中采取什么样的侵权抗辩?在日本,一直以来,即使是在专利存在无效理由的情况下,实务中仍然是采用如下的权限分配原则1:“既然专利已经被授权,除非有确定的宣告授权无效的决定,否则效力不会当然丧失。通常法院是不能对专利是否适当、是否具有效力进行判断的。被诉专利侵权的被告也必须通过无效宣告决定来使专利无效。”2为此,在日本的专利侵权诉讼中,专利存在无效理由时,被告往往会采用公知技术抗辩说(自由技术的抗辩说)、限定解释说、技术范围不确定说、当然无效说、权利…  相似文献   

14.
本文所称技术鉴定,是指在专利侵权诉讼过程中,鉴定机构受法院或有关部门的委托,对被指控侵犯专利权的标的物与专利技术方案是否构成相同或等同的技术判断。技术鉴定过程判断的客体同是技术,但它不同于一般概念上的成果技术鉴定,也不同于对科研成果的技术评估。因为成果鉴定和技术评估是对单一的技术客体进行水平价值的评定,而专利侵权诉讼中的技术鉴定是对两件或两件以上客体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的比较和判断。相同或等同判断的基础是专利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权利范围,这种权利范围往往不单是技术本身的客观体现,更多的是代表着专利权人…  相似文献   

15.
等同原则是为了解决一种产品或方法没有正好落入某专利要求的字面范围内,但等同于权利所保护的发明时,传统理论无法保护专利权人的发明的问题.等同原则的适用应综合主观标准和客观标准,同时应受到禁止反悔原则和自由公知技术抗辩原则的限制.  相似文献   

16.
在专利侵权诉讼中。为了对抗专利权人的指腔。被控侵权人往往以其实施的是早于涉案专利申请日前的在先专利技术,或与该在先专利十分接近的技术为由,进行不侵权的抗辩。由于这类抗辩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导致在具体适用时存在困惑或争议,因此,有必要对在先专利抗辩进行深入的探  相似文献   

17.
前言 等同原则(Doctrine of Equivalents),又称“等同侵权论”,是当前各国专利界及司法界所熟悉的、判断一专利权是否被他人侵权时常用的一个辅助判断准则。等同原则是指:在专利侵权诉讼中,对于涉嫌侵权的某项技术,与已获专利权之技术相比,虽未在字面上落入该专利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之内,但是,具有与其实质上相同的功能(function),以与其实质上相同的方式(way),取得实质上相同的结果(result)时,则根据该判断准则,可将该项技术视为对该专利技术构成等同性范畴的侵权。所述判断准则又称“三要素准则”(tri-partite test)。  相似文献   

18.
从现有技术抗辩制度的历史发展趋势看,它不再构成对相同侵权的抗辩事由。我国《专利法》第62条将现有技术抗辩扩展到相同侵权,不符合现有技术抗辩作为权利抗辩的性质,加重了专利权人在侵权诉讼中的证明责任,提高了制度运行成本,违反专利推定有效原则,对其科学性有必要加以反思。  相似文献   

19.
谈专利侵权诉讼中的等同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专利侵权诉讼中的等同原则□刘洪所谓等同原则,就是在专利侵权认定过程中,法院不仅仅要从文字上解读专利权人的权利要求与被控侵权技术的异同,而且要看被控侵权技术中是否用了等价代换的方式使用了专利权人的技术,即是否以实质相同的方式或手段代换属于专利保护的部...  相似文献   

20.
(接上期) 二、"不丧失新颖性的公开"是否可以作为现有技术抗辩的例外情形? 根据新<专利法>的明确规定,现有技术、现有设计是指专利申请日(当然应当包括优先权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