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学理论》2018,(10)
启蒙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是近代科学革命之所以能够展开和深化的重要原因。启蒙运动对于近代科学革命的根本功绩在于基于数学范型实现了理性主义与确定性理想的汇合。贝克莱曾试图整合经验与理性两个维度来解决知识获得问题。而休谟则接受了洛克"感觉论"基本原理,并以此来批评贝克莱的心灵理论。为了解决知识的确定性问题,康德就先天真理与后天真理做了重要区别。近代哲学的发展为世人提供了对于科学活动本性的一些理解。在启蒙运动的自由主义潮流中,由英国提出并很快遍及全欧的"自然神论",得出了支配宇宙的自然法则概念以及宇宙作为一个大钟表模型的机械哲学。由此,传统和教条的权威被迅速侵蚀,取而代之的是关于发现自然和社会深奥真理的数学-逻辑和实验能力的信念。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它是一个有结构、有层次的开放性系统,有基本原理,有立场和方法。长期以来,我们沿用一个提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两句话,比起“十年内乱”时期的“句句是真理”来说,是一个飞跃性的进步。对于我们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起了根本性的指导作用。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新的问题又出现在人们面前: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  相似文献   

3.
在毛泽东的著作中,虽然直接谈到"抓落实"的内容不多,但是,作为辩证法大师,他的很多文章和讲话中,间接地、非常深刻和精辟地都涉及到了"抓落实"的问题.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中,毛泽东对这个问题作了较为明确的阐述:"一个人做事只凭动机,不问效果,等于一个医生只顾开药方,病人吃死了多少他是不管的.又如一个党,只顾发宣言,实行不实行是不管的.试问这种立场也是正确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认识真理、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要求我们认识到实践在人们认识世界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即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真理的首要标准.毛泽东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相似文献   

4.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已是不必争论的问题。但是,在现实社会活动中,实践是怎样检验人们的认识(包括理论、思想、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是真理,实践本身的正误、成败是否也存在着一个检验标准。本文就这些问题谈几点看法。1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在显现...  相似文献   

5.
张端信 《理论探讨》2008,5(2):56-59
为了突破近代西方哲学的认识论困境,皮尔士提出了一种可误主义的知识理论.但皮尔士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客现真理的追求,他的实在论向人们表明在认识探究过程中,虽然没有任何可靠的基础给我们提供保证,但是,我们依然可以追求客观的真理(终极的实在).因为人类认识过程(尤其是科学进步过程)就是通向真理的"长征".就是不断向实在的趋同.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8,(11)
科学建构真理理论需要厘清一些前提问题,尤其应该关注真理与时代的关系、真理与生活的关系、真理与价值的关系、真理的本质。真理理论的科学建构过程中,应该坚持一些原则,否则会走向歧途,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坚持真善美相统一的高度,坚持面向生活世界。在当前时期,科学建构真理理论意义重大,它有利于科学研究沿着真理的大道进行,有利于人们在生活中识别出伪真理,有利于重塑大学精神,有利于改善社会学风。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9,(12)
波普尔作为20世纪著名的西方哲学家之一,其证伪主义思想的提出具有极大的创新性,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与众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在科学哲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通过分析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思想,即"问题——猜测——反驳——问题"的证伪主义理论模式,对其理论来源与理论内容进行了分析,论证了证伪性、确认性、逼真性、动态性等是其思想的基调,虽然他的观点有很强的批判性与前瞻性,但他的证伪性太过于简单,并且夸大了否定的作用,对归纳法进行了完全的否定等,基于此,对待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我们要用辩证地思维去看待,以此促进科学与哲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赵华 《理论探索》2005,1(5):26-28
简单性思想由来已久,它是用最简单的形式描述客观实在,以最简单的理论接近真理。科学家对理论简单性的不懈追求是推进现代科学发展和进步的巨大动力。由此,理论简单性原则对于世界的认识与把握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医在世界各国的疾病记载方面,是一种拥有连续性的著述传统,且中国传统医学被视为中国传统科学的典型代表.中医不但是一种科学,而且从库思的范式理论来看,它现处于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不成熟阶段,因为它在现阶段尚无一个精确统一的范式来指导一些医学"谜题"的解答.因此,探讨中医现代化问题成为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课题,以期找到一个有益的视角让中医发展成遵循自身规律的成熟科学体系.就库恩的范式理论作为一种视角来尝试对中医现代化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实践标准与生产力标准是一种什么关系?在讨论中理论界提出不少看法,争论也很热烈.胡玉准在《郑州大学学报》第4期著文,对"两个标准完全同一的观点"、以及"生产力标准高于实践标准的观点"一一进行了辨析.胡文认为,实践标准是检验人们的认识、理论是否正确的一个标准,属于哲学范畴的一个概念.它除了检验人们的认识(理论)问题外,还必须解决好实践的内容、目的性以及实践为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等问题.生产力标准则与社会生产,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密切联系,属于  相似文献   

11.
近几十年来,政治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发展极为迅速。这不仅是因为政治学研究对象的社会政治关系本身的发展和日益复杂化,成为人们更加关注的问题;同时也因为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从各个方面,特别从研究方法上深刻地影响了政治学的研究。关于政治体系的理论,在今天的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苏联的政治理论中,“政治体系”也成为一个非常通行的概念,我国政治学界也开始引进“政治体系”。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应当如何来看待这个理论?应当怎样站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立场上用系统的观点去分析政治生活?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对此,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3,(2)
费耶阿本德认为科学中从来不存在普遍的非历史的方法,所谓科学的进步常常是以"诡计"和"欺骗"等手段来实现的,他不认为一个理论取代另一个理论是因为理论上本来就有的更可以解释世界现象的优势,而把它的转换归结为一种非理性的行为,从而得出"怎么都行"的错误观点。在实际的科学活动中要遵守一定的原则,得出适合社会发展的理论,才更有可能被发展着的社会接受。片面地强调怎么都行,只会让更多理论成为炮灰,很多科学家的努力和汗水付诸东流。  相似文献   

13.
统一战线问题,历来是无产阶级革命总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党的总路线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门科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把统一战线仅仅作为党的一项重要政策来讲,作为一项重要的实际工作来做,很少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比较系统地把统一战线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还是近几年的事情。统一战线既然是一门科学,首先就必须具有自己的特殊研究对象。那么,统一战线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我认为,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自身统一和革命同盟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科学和民主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说民主是发展和繁荣科学的保证,那么,科学就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条件。科学发展史证明,没有民主,就没有科学的顺利发展。科学家的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科学最讲究尊重事实和真理,而不能屈从于权势和权威。科学研究中,不同学派和观点的争论,是经常存在的。这种争论,正是科学发展的有力杠杆。如果有人凭借权势的力量,来充当科学争论的裁判,强制推行一个学派,禁止另一个学派,就难免会闹出指鹿为马,以是为非的笑话和悲剧来。在科学问题上,以为谁有地位和权力,谁就拥有真理和知识,是最荒谬可笑的。科学研究是一种探索性的工作。越是创造性的科学劳动,涉及的研究领域越是陌生,也就越容易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社会主义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对科学争论中即使是错误的观点,也要采取保护和宽容的政策。因为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以怕犯错误为由,给科学家设禁区、下禁令,就会扼杀科学家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他们变成谨小慎微的平庸之辈。更何况,  相似文献   

15.
李鸿才 《理论导刊》2007,38(9):41-43
逻辑真是逻辑真理的基本性质。首先,将涉及思维与存在关系的逻辑真放回到历史,沿着"符合论"展示其演变,说明"逻辑真"的问题不仅仅是个逻辑问题,而且是一个逻辑体系中的哲学问题。其次,在讨论逻辑真理与事实真理的关系中,批判了唯心的观点,揭示了逻辑真理的基本性质和功能。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是被无数事实所证明的真理,是马列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观点,它反映了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所占的重要地位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意义。然而,少数单位领导在如何繁荣科技问题上却往往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这无疑是一个失误。 当前,全世界面临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这场革命不仅是物质生产领域里的革命,而且也是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革命。现代科学技术不仅推动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而且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引起观念的变革。现代科技正向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道德、哲学等方面广泛渗透,并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马克思就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有力的杠杆,看成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科技进步能引起观念革命,然而,先进的思想意  相似文献   

17.
真理性价值观,是指对真理或真理性的价值的认识和评价。它既是真理观的重要内容,同时又是哲学价值观范畴中的重大问题,因而真理性价值观蕴含着理论范畴的交会,是一个很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通过确定真理性价值观的本质内容,进而引深对某些重大理论课题的研究,如真善美的整合一体,真理观与价值观的统一,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座标的确立等是不无神益的。故此仅抛引玉之“砖”,以就教于理论界。一、真理性价值观拓展了真善美整合一体的方法论思路真理本身不是价值,但是,真理作为人类实践一认知活动、科学研究、理论思维所时刻追求的目…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4,(34)
进步观念是历史哲学的重要思想主题,也是历史运动科学解释的一个普遍观念,也是一种理论设想的假定这一假定是基于认可正面价值的积极性和理性行动的现实意义。在确定历史进步的前提下,对于历史进步的评价准则的探讨是多元的,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标准来探讨历史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实用主义被认为是"美国精神"的哲学表达。它以信念、真理、价值、效用等哲学概念来丰富甚至取代商业交易的传统思想,逐渐成为现代西方企业管理科学的文化基石。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便彰显"实用主义"注重价值、强调实效等优点,但也不可避免地"汲取"了它极具"功利色彩"的历史宿弊。因此,如何在探求实用主义理论锋芒的同时趋利避害,从而实现企业科学发展的理性选择,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现在对于改革开放的强烈意识,对于必须"警醒起来"的充分认识,其产生是经历了一个曲折历程的,这一历程也包括着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庞松的文章《一个科学认识的曲折历程-谈对制度和体制问题的认识演变》,就是结合建国以来历史的经验教训,从政治体制改革的角度,论述了我们对于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问题认识的曲折历程.在这一认识的曲折历程中有一个转折点,这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开展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犹如"破晓的曙光",拉开了通向黎明的帷幕.李海生围绕这一观点撰写的"对话",对于我们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不无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