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贫困群体主体作用表现为贫困群体一旦获得可持续维持贫困线以上收入的能力,就可以实现稳定脱贫。因为他们是脱贫攻坚的主力军,给内源扶贫工作提供人力、智力和动力支撑。为了取得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我们要注重发挥贫困群体的主体作用,使扶贫工作由物质扶贫向内源扶贫转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从政府、高校、农民思想观念教育三方面入手,引导贫困群体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确保我们国家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2.
《求知》2018,(1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深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脱贫攻坚战取得突出成果。2017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为3046万人,比2016年末减少1289万人;贫困发生率为3.1%,比2016年末下降1.4个百分点。精准扶贫,为中国特色的反贫困事业取得决定性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精准扶贫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  相似文献   

3.
《民主》2021,(5)
正2021年2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湖南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首倡地,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以强烈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全国范围内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部分地方的扶贫工作出现了一些新问题,这就需要加强对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指导性作用,探索、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推动扶贫工作有序前行。  相似文献   

5.
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脱贫。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是一场时间有限、任务明确、艰苦卓绝、必须胜利的战役,是质量与速度的辩证统一,是效益与效率的有机结合。"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进入了决胜阶段,剩余的大都是脱贫难、返贫易的贫中之贫,需要做好上下衔接、域内协调、内外协作的各项工作。为确保脱贫攻坚各项政策举措落到实处,切实提高脱贫成效,要建立健全并不断强化脱贫攻坚考核制度保障,这是保证扶  相似文献   

6.
《民主》2021,(10)
正近年来,民进吉林省磐石市委会始终坚持"发挥优势、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工作原则,突出民进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扶贫、送教助学、免费义诊和法律咨询等社会服务工作,为加快新时代磐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民进智慧和力量。坚持时代使命助力脱贫攻坚我国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全面胜利,在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中,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因此"精准"成为脱贫成败的关键。本文以基层监督联动机制研究以及数据信息共享为主要思路,从强化责任意识、形成扶贫信息交流共享的监督平台、构建扶贫领域"大监督"工作格局等方面,为扶贫资金精准使用提出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关俏俏  王靖  陈晨  张斌  白佳丽  翟永冠 《瞭望》2020,(15):26-27
扶贫、扶智、扶志的工作队是脱贫攻坚战场上的领头雁,在他们的带动下,一批扶贫车间、扶贫产业建起来了,一方贫困群众富起来了。如何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扶贫工作队的发展经验要记下,扶贫长效机制要留下,更重要的是,脱贫群众要成为自己的发展工作队。  相似文献   

9.
《民主》2019,(6)
<正>4月1日,各民主党派中央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全国两会期间在甘肃代表团的重要讲话精神,进  相似文献   

10.
扶贫要防返贫江苏尤希文强调脱贫的时间要求,目的是要让贫穷的群众真正早日走出贫困。这就要求扶贫工作不能以简单的应急措施,给点钱给点物,只顾眼前抓现的,不顾长远抓实的,把扶贫工作变成短期行为。实践证明,贫困户的脱贫,一年半载也许比较容易,巩固脱贫从此走向...  相似文献   

11.
<正>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与坚固堡垒,扶贫工作的方法路径正在不断实践创新并且需要进一步创新,形成多元化的扶贫工作开展路径,构建全方位的贫困户脱贫保障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添砖添瓦。一、扶志: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扶贫要扶志,以扶贫扶志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在帮扶困难群众改善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改造贫困群众的思想世界精神风貌,唤醒贫困群众作为最广大劳动者的劳动激情与脱贫意识。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8,(11)
党的十九大把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并对脱贫做出全面部署。未来3年,还有3 000万左右农村贫困人口需要脱贫。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是党中央的庄严承诺,是全国人民的殷切期盼。本文基于黑龙江省木兰县利东镇三胜村扶贫情况的实践调研,细致全面调查了三胜村的基本情况,总结归纳该村的致贫原因及扶贫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具体阐述如何实施精准扶贫,最后概括介绍该村脱贫工作的进展情况,以期对新时代党的干部,尤其是扶贫干部如何实施精准扶贫,如何实现帮扶村脱贫致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关于扶贫脱贫问题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习近平基层工作实践、国际国内环境变迁带来的全新挑战构成了习近平开展扶贫脱贫工作的理论之基、历史之源和时代之势。习近平关于扶贫脱贫问题的重要论述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具体表现为:"有的放矢"的扶贫脱贫格局"、科学高效"的扶贫脱贫策略"、授人以渔"的扶贫脱贫方法"、合作共赢"的扶贫脱贫实践。这些理论内涵逻辑地构成了具有坚持世界性和民族性相统一、物质扶持和精神关照相并存、当前发展与未来进步相结合等鲜明特点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构成了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脱贫工作的实践指南,并为解决世界性贫困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是全国脱贫攻坚的指导思想,是习近平长期躬身实践的总结,是新时代扶贫工作的趋势和客观要求,而"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则是精准扶贫思路的科学概括。精准扶贫是习近平在十八洞村提出,民族地区要以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为指导,精准把握扶贫开发的新时代方向,发展有民族地区特色的扶贫产业,强化基层党组织的精准扶贫能力。  相似文献   

15.
寻乌县位于江西东南端,居赣、闽、粤三省交界处的东江源头,是革命老区,属罗霄山脉连片特困地区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寻乌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在文化扶贫上精准发力,实现物质精神“双脱贫”。2019年4月28日,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复寻乌县脱贫退出,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截至2019年底,全县贫困人口由51377人降至246人,贫困发生率由18.9%降至0.09%,69个“十三五”贫困村脱贫退出。  相似文献   

16.
脱贫攻坚过程中乡村社会诸多关系被触动和重塑,本文尝试从乡村伦理角度对此进行反思。在家庭伦理方面,脱贫攻坚以消除农村贫困为目标,但是强调帮扶责任同时不能弱化家庭内部伦理责任。在社会伦理方面,我们要关注贫困户与非贫困户、贫困村与非贫困村、贫困村贫困户和非贫困村贫困户之间形成的不平衡问题。在基层政治伦理方面,扶贫干部不仅要做好帮扶工作,还应该坚持公平正义,提高扶贫资源分配公平性;帮扶工作中干群关系需要正确定位,扶贫干部的任务是帮扶,而不是包办。  相似文献   

17.
正精准扶贫必须因地制宜,精准把握关键环节。资金整合要按财政权限自上而下、合并同类项整合,不搞"一刀切"。产业扶贫是重中之重,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易地搬迁扶贫要掌握好政策分寸,解决好资金问题,对接好就业培训。贫困退出要严格退出标准程序,实行动态管理,防止虚假脱贫、数字脱贫、被动脱贫。一、要把握好扶贫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正在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进入后续扶持为主的新阶段,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教育引导搬迁群众更好地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推动搬迁群众全面发展、全面进步,有利于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抓实抓好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把握好"四个突出"。  相似文献   

19.
扶贫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习近平扶贫思想的逻辑起点与价值依归在于人民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了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扶贫工作的出发点。扶贫开发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应有之义,实现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扶贫工作的庄严使命,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二是依靠人民是扶贫工作的动力源。扶贫开发不仅要政府与人民协同发力、合力脱贫,更要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三是人民共享是扶贫工作的落脚点。表现为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增强人民获得感;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增强人民安全感;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增强人民幸福感。习近平扶贫思想的人民性遵循以为了人民为出发点、以依靠人民为动力源、以人民共享为落脚点的逻辑理路。  相似文献   

20.
基于系统思维的精准脱贫实施机制:一个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行政论坛》2016,(3):14-18
精准脱贫是"十三五"期间的重要战略任务。结合系统思维来看,精准脱贫与精准扶贫是统一的整体,具有内在的结构与层次,其目标的实现要与环境相适应。当然,在精准脱贫过程中,也存在扶贫主体缺少合力、贫困农民权利缺失、扶贫资源缺少整合等问题。要从构建多层次复合型精准脱贫体系、充分激发贫困农民参与的积极性、赋予基层组织更大的资源支配权等方面来完善精准脱贫的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