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比较法视野下的司法鉴定制度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司法鉴定是依据科学的基础原理由专业的鉴定人员做出结论的实证技术活动。它是科学的产物,但是不一定等于科学。如果不能对错误司法鉴定进行区分、鉴别的话,其结果只能是一个盲人领着一群盲人。司法鉴定制度有其独特的运行规律,也有其异域的可以借鉴之处,这些也是保证司法鉴定科学、合法、准确必须抓住的要素。  相似文献   

2.
司法鉴定模式的现状与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源于认识的误导、体制的惰性、历史的积淀、法律的滞后和利益的掣肘,我国现行司法鉴定模式在半个世纪的自发成长中日益凸现出诸多缺陷。回应依法治国、司法改革的驱动和要求,突破现行司法鉴定模式,构建职责清晰、结构合理、管理有序、运行高效、统一科学、程序公正的新型司法鉴定模式,实现司法鉴定工作的规范、科学、高效和公正,既需要理论上的解惑和张扬,更需要实践上的开拓和扩展。   一、 司法鉴定的地位界定   司法鉴定,是指司法鉴定人接受司法机关、仲裁机构或当事人的委托,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运用专门知识或者技…  相似文献   

3.
源于认识的误导、体制的惰性、历史的积淀、法律的滞后和利益的掣肘,我国现行司法鉴定模式在半个世纪的自发成长中日益凸现出诸多缺陷。回应依法治国、司法改革的驱动和要求,突破现行司法鉴定模式,构建职责清晰、结构合理、管理有序、运行高效、统一科学、程序公正的新型司法鉴定模式,实现司法鉴定工作的规范、科学、高效和公正,既需要理论上的解惑和张扬,更需要实践上的开拓和扩展。一、司法鉴定的地位界定司法鉴定,是指司法鉴定人接受司法机关、仲裁机构或当事人的委托,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运用专门知识或者技能对诉讼、仲…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司法鉴定定位的角度,概括了应把握四个层面的改革,即:诉讼层面、证据层面、法律层面和制度层面。又联系当前的司法鉴定现状并对之进行剖析,从而提出了司法鉴定改革这个系统工程目标定位的三点思路:司法公正,科学和效率,体制模式——“一元为主、多元结合、专门辅助”。  相似文献   

5.
卷宗笔录是中国刑事法官主要的裁判依据,是法庭审判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比较研究发现在欧洲大陆国家,卷宗笔录的使用并没有阻碍现代刑事诉讼审判中心主义的实现,卷宗笔录已然成为整个诉讼运行机制的一环。比较研究的结果为我国卷宗笔录正当化提供了进路——侦查行为合法化的司法审查,辩护律师及时全面的阅卷权利保障,包括证据规则在内的直接、言词原则的法庭审判,卷宗笔录便仅仅是用于记载侦查过程,固定依法形成的证据信息,辅助法庭审判的材料。  相似文献   

6.
卷宗笔录不只是侦查过程的记载.卷宗笔录承载了不同的诉讼理念.已然成为侦审关系运行机制中的一个核心枢纽。特别是在大陆法系国家,它与成文法系逻辑理性的思维惯性以及法官发现真相的义务契合在一起,卷宗笔录与书面审理、分期审理、反复的事实复审等制度有着共生的关系。侦查阶段有司法介入,确保侦查行为的合法性,则对于侦查行为的记录一卷宗笔录才有了正当性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完善一直是民事诉讼法学界关注的焦点。有鉴于民事审判领域"终审不终"、"同案不同判"现象的频繁发生,民诉法学者普遍主张将现有的两审终审制改为三审终审制。〔1〕尽管关于第三审的具体制度设计存在分歧,学者们达成的基本共识是第  相似文献   

8.
刑事庭前审查程序是刑事诉讼中必有的程序之一,其对于后续的庭审程序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刑事诉讼中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有效途径之一。对于我国来讲,刑事庭前审查程序并不发达,预审程序的许多功能并未得到实际发挥。本文在比较外国法律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庭前审查审程序的改革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9.
鉴定意见通过为法官提供专业的参考依据,进而影响法官对案件的判断并决定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分配情况.司法鉴定行业的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司法的整体水平.司法鉴定的负面新闻频发,极大地破坏了司法鉴定公信力,而司法鉴定公信力受损必然会给国家司法公信力带来冲击.立法健全司法鉴定管理制度,清除司法鉴定行业当前存在的顽瘴痼疾,...  相似文献   

10.
监听是一种特殊的科技侦查措施,国外立法已对之进行了较为完善的规定,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监听的明确立法。本文从比较法的角度对国外的通讯监听立法进行了分析,结合我国立法、司法实际,提出了完善我国通讯监听立法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1.
比较法视野下的东亚法律人才养成制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20世纪末以来中国、日本、韩国借鉴美国法学院制度进行的法学教育改革进行了概要介绍,在此基础上,对三国继受美国法学教育模式的动因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中、日、韩三国在新法学教育制度设计上的差异,评价了改革的实践效果。作者认为,比较法的研究可以为中国法学教育改革提供更加广阔的国际视野,中国建构科学合理的法律人才养成制度,必须全面反映和评估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整体性改革才能确保改革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从比较法视野论我国物权变动模式之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权变动是物权立法政策和立法技术上的重大课题,物权变动模式的选择不能只停留在法律层面的分析,更应该权衡本国的实际国情。本文试从比较民法的角度分析和论证不同物权变动模式的利弊,并论证我国《物权法》所确立的债权形式主义的变动模式,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物权法》对地役权有专门规定。由于我国受大陆法系影响,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和德法两国民法典的相关内容的对比把地役权制度做了个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15.
数字内容交易目前在全球数字化背景下蓬勃发展,其中,有关数字内容的瑕疵担保责任问题备受关注;立法上欧盟在新出台的《有关提供数字内容和服务的合同交易指令》中有三个条款对此作了专门规定,同时,德国也将此规定完全予以转化适用。基于现有欧盟背景下德国法有关数字内容瑕疵担保责任的比较分析,可知其不但能准确认定数字内容交易中的瑕疵形态与有效提供救济,而且有助于消费者保护。根据我国现有一般物之瑕疵担保规定并结合我国民法典编纂以及域外法经验,在解释论上,通过相关类案的比较分析,我国就此有借鉴适用的必要性;在立法论上,今后在我国《民法典》的解释与适用过程中,可先在《民法典(合同编)》司法解释中原则性地规定有关数字内容瑕疵担保责任,再另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单行法,从而有助于数字时代的我国消费者保护与数字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本出资的比较法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上关于人力资本出资大致有禁止、限制和宽松三种模式,总的趋势是放宽了对人力资本出资的限制.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应顺应公司资本制度的发展趋势,明确人力资本出资的合法性,并设置相关的配套制度保障公司其他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构建小额诉讼是当今各国民事简易程序改革的共同趋势。美、德两国分别选择了独立构建、不突破简易程序框架的立法模式。本文指出相似的制度背景使德国模式对我国而言更具借鉴意义,我国的民事简易程序改革应先立足于完善现有的速裁机制,待独创小额诉讼的时机成熟之时再进行程序再造。  相似文献   

18.
陈如超 《证据科学》2016,(4):411-421
司法鉴定的委托与受理决定着司法鉴定的程序公正与司法鉴定意见的可靠性.因此,在2007年《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运行近十年之后,司法部对其进行了修订,出台了新的《司法鉴定程序通则》,其目的之一就是合理规范司法鉴定的委托与受理.从话语规范层面而言,新《通则》在立法上有所进步.然而,司法鉴定实践中的真正问题,如委托人特别是法院在鉴定材料合法性、真实性方面的责任,司法鉴定机构受理案件时的困境与违规操作,以及当事人在鉴定委托与受理过程中的不正当干预,都会因为新《通则》自身的局限而难以改变.司法鉴定的委托与受理不仅涉及司法鉴定机构及其鉴定人,而且牵涉到委托人、当事人以及司法行政机关自身.因此,司法鉴定程序(包括司法鉴定委托受理)的法律规制,也许就应打破部门边界,实行国家层面的立法,才能明确合理地规范各主体的权力或权利及其责任.  相似文献   

19.
比较法视野下的盘查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峰 《现代法学》2006,28(3):137-144
盘查属于行政强制措施,并同时适用于刑事侦查领域。世界各国均对盘查设立了实体要件和程序要件,并针对不同种类的盘查措施给予不同的限制。我国的盘查措施的种类单一,立法未能设立启动盘查措施所需的要件,未能区分盘查措施与刑事强制措施的界限,此外,出租屋成为盘查的重点场所,相关的司法救济制度阙如,这些都是我国盘查措施适用中突出的问题。建立科学的盘查措施体系,严格确定盘查措施的界限,逐步取消对出租屋的盘查制度,完善司法救济制度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服务保增长、保民生和保稳定是我国开展司法能动运动的背景和原因。为大局司法、为人民司法是司法能动运动的思想基础。司法调解、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以及以送法下乡、送法上门为主要形式的诉前干预性司法等是司法能动的主要举措。我国的司法能动本质上是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传统司法,与西方司法审查语境中的司法能动根本不可相提并论。司法只能有限地参与政治,过于超越其权限范围的司法必将被立法和行政反超越,从而动摇法治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