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国务院最近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在我国法治建设蓝图上添加了一个关键链接。《纲要》以致力于解决现实的行政问题作为制度变革的逻辑起点 ,旨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意在经过 1 0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 ,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纲要》视野开阔 ,几乎覆盖了行政法治建设的所有主要领域 ,在精雕细刻未来中国法治政府形象的基础上 ,通过全方位链接行政法制度体系创新 ,以期在有效解决依法行政现实问题的同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通过矫正行政法制度结构失衡的方式全面走向法治政府 ,实现我们的法治理想。  相似文献   

2.
构建中国法治政府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曙宏 《中国法律》2007,(1):7-8,57-59
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颁布两年多,十年左右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不久将要进入倒计时。构建中国法治政府的指标体系,是全面贯彻落实《纲要》、扎实推进依法行政的一项重要举措,将对法治政府建设产生全面和长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迫切需要,推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进程,国务院制定和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系统规划了我国依法行政的实施蓝图,明确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4.
王东 《政府法制》2013,(7):57-57
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山西省沁县新店镇把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称《纲要》)和《关于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作为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第一要务,摆在重要位置上,运用在行动中,做到“三个到位”。  相似文献   

5.
周新红 《政府法制》2013,(34):26-27
山西省芮城县是全省首批命名的依法行政示范县。芮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依法行政工作,就如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进行了研究部署,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省政府的贯彻实施意见,制定了本县的具体工作方案和实施办法,积极开展了坚持以落实《纲要》为重点、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的探索和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6.
曹康泰 《中国法律》2004,(6):8-11,61-68
今年3月22日。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系统规划了未来十年我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这是指导各级政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加强政府法制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纲要》的发布,是国务院贯彻执行宪法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7.
袁曙宏 《中国法律》2005,(3):15-17,69-73
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迫切需要,推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进程,国务院於2004年3月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系统规划了我国依法行政的实施蓝图,明确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8.
《法治与社会》2008,(5):8-9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成为中国政府施政的基本准则。多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切实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继1999年颁布《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后,2004年中国政府又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提出了此后10年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基本原则和要求,主要任务和措施。目前,中国各级人民政府的行政权力已逐步纳入法治化轨道,规范政府权力取得和运行的法律制度基本形成,依法行政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9.
2003年3月,新一届国务院组成伊始,就把坚持依法行政确定为政府工作的三项基本准则之一。2004年3月,国务院发布指导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的纲领性文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了全而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要求、主要任务和措施,确立了建设法治政府的奋斗目标。5年来,国务院以推动《纲要》的贯彻落实为主线,朝着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依法行政,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0.
陈菲 《政府法制》2010,(1):32-32
2004年,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确定了“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由此拉开了全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如今,时间过半,依法行政进展如何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主要问题之  相似文献   

11.
行政法律文化是行政法治的灵魂,一个国家的行政法律文化,直接影响着该国行政法治的水平。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我国的行政法律文化正处在由传统到现代的历史性嬗变过程中,即由权力本位逐步在走向权利本位;管理行政理念正在让渡服务行政理念;行政法治理念亦在渐渐取代行政人治理念,责任政府理念、民主政府理念、诚信政府理念等已成为民众的内心渴望和追求。现代行政法律文化逐步形成,并进一步繁荣、发展,推动着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我国行政法的发展面临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突出的问题是法制建设滞后和存在认识误区;不同的行政管理理念必然带来不同的行政管理效果,公众参与行政管理已成为当今政府管理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行政法正在稳健走向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法学界和实务界应共同做出创新努力,积极推动这一发展进程;行政公务人员应树立行政法治观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积极采用柔性管理方式,调动公众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以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胡可明 《中国法律》2008,(2):4-6,52-56
200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过去五年,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依法行政紮实推进.保障人民权益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加强。2003年3月本届国务院一成立,就把坚持依法行政确定为政府工作的三项基本准则之一.2004年3月22日,国务院发布了指导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的纲领性文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几年来,国务院积极推动《纲要》的贯彻落实,大力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4.
王晓初 《行政与法》2014,(11):25-29
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需要。因此,应加大政府法律顾问对政府工作的参与程度,建立以发现和预防为主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工作机制,准确定位顾问律师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保证顾问律师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5.
关于建设法治政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确立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要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转变政府职能 ,改变行政管理体制。只有科学界定和依法规范职能 ,才能真正建设“有限”和“有为”政府 ;只有改变行政管理体制 ,才能为依法行政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黄文艺 《法学论坛》2021,36(1):13-21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一个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法治理论体系,主要包括法治基本理论、法治推进方略、法治重大关系等三大理论板块。在基本理论板块,明确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法治中国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等一系列基本理论。在推进方略板块,明确提出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统筹推进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专业力量和群众力量相融合,坚持抓关键少数和抓绝大多数相结合。在重大关系板块,明确提出了正确处理政治与法治、改革与法治、政策与法律、发展与安全、活力与秩序、维权与维稳等一系列关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论行政主体义务的法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主体义务对行政法关系乃至于行政法治的走向起着决定性作用,它与行政法中的"权利"和"权力"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我国行政法学界历来重视对后两者的研究而忽视了前者,没有给行政主体义务以科学的定位,这不能不说是行政法学理论的一大缺憾。行政主体义务的成立,必须有法律或职权上的依据,有行政法上的义务形态,有行政法上的权利主体,有完成义务的行为能力;行政主体义务在法律表现上有其独特之处,它是一个复杂的义务链条,是管理义务与服务义务的统一,是积极义务与消极义务的统一,是职权义务与行为义务的统一,是法规义务与契约义务的统一;行政主体义务对行政职权定"责",对行政法关系定"性",对行政行为定"量",对行政救济定"度"有重要的法律意义。  相似文献   

18.
At the Four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the Decision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on Some Major Issues concerning Deepening the Rule of Law 2014 was passed and delineated the direction for the research of our nation’s construction of a government under the rule of law. For years, the government at various levels and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adhered to conducting work on the legal course under the CPC’s leadership, actively promoting administration according to law, and constructing a government under the rule of law, and have made enormous achievements. However, there many difficulties still co-exist, along with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By adopting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 approaches such as data analysis, normative analysis, interviews and investigations, questionnaires,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and case studi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and conducted systematic and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government under the rule of law from macroscopic, to microscopic aspects. This article outlined the basic contexts and realistic vision for China’s construction of a government under the rule of law, which can provide a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of construction of government under the rule of law with a basis in theoretical reference.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视阈下的法治政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上,法治政府成为政府自我角色的理性定位。和谐社会必然是法治社会,政府是法治的践行者,法治政府必将引领着和谐社会的建设,而政府更应在和谐社会视阈之下,从各方面来构建法治政府。  相似文献   

20.
法治政府的基本理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治政府是有限政府、服务政府、阳光政府、诚信政府、依法治理的政府和责任政府的有机统一.衡量法治政府的标准是由价值标准、职权范围标准、行政体制构造标准和运行机制标准四个方面所构成的完整的标准体系.当代中国建设法治政府应当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行政的高度统一,以人为本与维护宪法和法律的至上权威的高度统一,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高度统一,行政合法与行政合理的高度统一,开拓创新与循序渐进的高度统一五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